論批判性思維
思維固化
是當代人顯而易見的特征,我們的教育場所
學校、家庭
日常所關心注重的事物中都不包括對
批判性思維
價值的關注,這也就導致了大多數人的思維本身存在著眾多
問題
,例如
成見、偏見、概念錯誤
這些都被
思維固化
涵蓋在內,如果想要改變
思維固化
那么就得學習并擁有
批判性思維
首先我們需要將三個方向的思維整合在一起,
現實主義、理想主義、實用主義
三者需要相輔相成,其意義分別是
看清事物本來面貌,想象一個更好的世界,采取有效手段達成目標
我們需要對自己的思維水平有一個更加直觀的認知,
思維層次
可以分為
三層,
這三層都圍繞著兩個字
自省
,想要學習
批判性思維
,第一步就是要學著
自我
批判
這樣才能以更加
客觀
的立場去
批判
他人
第一層也是大多數人的思維水準,
無反省
,這處于較低層次的思維,此類人常常依靠直覺決定事物,對于個人選擇無理由信任,也就是
自我蒙蔽性
第二層的人數則就相對較少了,屬于高級層次,
選擇性反省
,當然是自發(fā)性的反省,這類人在
詭辯
方面有些技巧
第三層也就是最高層次,這類人被稱為真正的
批判性思維者
,主要體現為
反省外顯化
,其含義可表示為以客觀的態(tài)度評價自身,同時在明確會對自身造成影響時,也毫不猶豫的將自身錯誤提出來并進行
自我
批判
批判性思維
還需要掌握
公允
的思想,這也是高低境界的門檻之一,人們常常認為
批判性思維
是一種貶低對方思維,指出觀點漏洞以此來將自己表現得能思善辯,這是一種錯誤的
定義
。
批判者
在
批判
對方觀點時的確會指出對方觀點的紕漏,但這只是一種手段,其根本目的是為了讓對方的觀點更加
完善
或者說更具有
說服力
兩個具有
高境界
批判性思維
的人在討論
主觀性話題
時,其目的并不是為了說服對方,并讓對方推崇自己的觀點。而是雙方共同指出對方觀點的
問題
,并吸收對方觀點的
思想
,以此來
完善
或者說
融合
觀點,從而獲得一個雙方共同認同的
真理
而
低境界
批判性思維
的人能看到對方觀點的錯誤,但也僅僅是看到罷了,他們常常指出對方觀點的錯誤,卻不提出
解決方案
,同時他們允許自己
批判
他人的觀點,卻不認同他人
批判
自己的觀點,這也就是
公允
思想的缺失
我們可以將觀點分化為兩種,一是我們
喜歡并認同
的觀點,二是我們
討厭且不認同
的觀點,常人傾向于貶低與之相沖的觀點,以此來證明自己的觀點更具有
說服力
,但實際上一個觀點如果足夠客觀,那它就能做到
不證自明
,所以在面對不同觀點時,第一步就是了解對方觀點的
合理性
,而后才是找到
紕漏
,這就是
公允
亦可稱為
公正性
想要成為
批判性思維者
則需要滿足以下幾點,這也是邁向其最
根本
以及
主要
的幾點:
認知謙遜
,我們要明白自己的
無知
,由于我們天生的
自我中心性
,這使得我們不能意識到自己知識的
局限性
,其導致的結果是在面對一些非自己專業(yè)領域的問題時,也會選擇提出自己的
觀點
,這也是俗語中的不懂裝懂,是
認知謙遜
的反面,
自負
。而具有
認知謙遜
的人對觀點會很
敏感
,讓我們更能注意到自己觀點中的
偏差、成見
,這也意味著我們不能假裝自己
學識淵博
認知勇氣
,這需要我們面對
不同觀點
以及
荒謬事實
時,能夠勇敢接受。例如一個有神論者和一個無神論者,雙方都認為對方的觀點有誤,由此不能心平氣和的看待對方觀點,甚至恐懼。這就是
認知勇氣
的反面
認知怯懦
,造成其的原因是
情緒化認同信念
,當然這也無可厚非,但我們得具備以平常的心態(tài)去看待與自己觀點不同的
言論
換位思考
,也就是設身處地站在對方的
立場
思考問題,從而理解對方為什么會提出此類
觀點
,它的反面就是
思維上的自我中心性
,這會讓我們將自我的得失放在
第一位
,對于他人的觀點只看到了與自己的
不同
,卻沒考慮到為什么
不同
,學會
換位思考
能讓我們更加全面的
思考問題
,在
批判
他人觀點時也能理解對方的
苦衷
認知一致
,這需要提到一個詞
標準
,對自己與他人都要持相同嚴格程度的
標準
,正如
己所不欲,勿施于人
,而
認知一致
的反面就是
認知虛偽性
,它的表現形式是自己對他人施加一個
標準
,自己卻不遵守這個
標準
,按如今的網絡用語又稱
雙標
,所以我們要做到
言行一致
,只有自身做好榜樣,才能讓雙方的討論更加接近于
實際
認知堅毅
,這與第二點中的
認知勇氣
類似,在進行某種任務時,會有
阻礙
,而具有
認知堅毅
的
批判者
會毫不猶豫的繼續(xù),在面對
復雜化
的問題時盡管不能第一時間想到
解決方案
,但能堅持的走下去,
認知堅毅
的反面是
認知惰性
,在面臨
阻礙
時第一時間選擇放棄,或者發(fā)表己見,如雙方是
不同主義者
,你卻因為了解對方
主義
太過麻煩,選擇以自己的
主觀想法
評價或者
逃避
信賴推理
,就是通過個人的
主觀
與
客觀
的
推理
,來判別一些
信念、主義
或者
態(tài)度
的好壞,但它具有兩個反面,一是
過度信賴
,例如我不加
批判
的信賴
資本主義
,或者我盲目的信賴
邪教
,這都是
過度信賴
或者說
盲目信賴
的體現。二是
懷疑推理
,它的體現是以自我為
中心
,缺少
理論支持
,導致觀點以及想法上的
紕漏
,但在一定情況下,這類
作風
是正確的
最后讓我們談談
思維自主
,這就是要我們成為一個
獨立的思考者
,
思維自主
加上
批判思維
需要我們將
客觀與主觀、感性與理性
達到完美結合,它的反面就是
思維從眾
,也就是網絡中的
跟風
現象,盲目的接受他人的觀點。在
批判
他人觀點時,我們首先用到的就是
主觀與感性
,站在自己的角度
解析
對錯,再而通過
客觀與理性
去反駁對方觀點,在這期間我們需要用到
第三人視角
也就是
第三人稱
,將自己與對方看做是一類人,同時以
路人
或者說是
不相關者
的思維去評判雙方觀點的
相同點
以及
不同點
,而后以自身的角度去
批判
參考文獻:思辨與立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