那些年走過的城市
#漫談 好幾天沒有碼字了,主要是想調整一下作息時間表,想早點睡覺,然而沒碼字也并沒有實現早睡。碼字確實是把睡覺時間往后移了,但是不碼字并沒有讓睡覺時間前移。想要獲得持續(xù)不斷的碼字動力還是需要找到有說不完的話的主題,那就還是得去腦海中的記憶中去搜尋。 今天就先來聊聊我這些年生活過的大小城市,我是從小學升到初中后,就走出我那個小鄉(xiāng)村來到了家鄉(xiāng)的縣城上學。初一剛入學時是每周末都會回老家村里休息個一天多點的時間,由初一的時候不適應在縣城上學到升到初二初三后就慢慢習慣了,那個時候鄉(xiāng)鎮(zhèn)中學就開始走下坡路了,大家都選擇到城里上初中,一直持續(xù)到現在吧。眼下,我村里的那個小學也招生困難了,學生人數越來越少,我哥家的三個孩子都到安徽亳州市城區(qū)上小學了,她們也就在我們村那小學上到了三四年級。前幾天的開學季,我弟弟的大女兒入學了,去的是我們村的那個小學,估計會在這個小學上到畢業(yè)吧。 我初中三個年頭在縣城中學上學,是一直住校的,屬于封閉式管理,出校園到縣城里玩的機會不多的,也就熟悉我學校附近的那一兩條街道。我學校附近有個化肥廠,周圍空氣質量較差,這個化肥廠開的有挺長一段時間呢,大概有個至少二十年吧,我們縣里唯一有的一條河流是長年污水渾濁,綿延貫穿整個縣城,河水完全不能灌溉莊稼的。等到我2010年上大學后的幾年,縣里來了一位女縣委書記,這條河才開始治理,到現在效果也還行,比那二三十年的情況好多了,那個化肥廠也讓它破產倒閉了。 高中三年是在我們縣城最好的高中上的,在城區(qū)中心比較繁華的地段,不過學校也是封閉式管理,每兩周或三周休息一次,能回家一天半。高中的學習生活節(jié)奏很快的,大家都是按秒生活的,吃飯時間都只留10-15分鐘左右,中午基本不回宿舍的,及時偶爾需要回宿舍,也是跑步往返,把總時長控制在15分鐘左右。中午十二點在餐廳吃飯時,會在食堂窗口有家老板會開著電視,利用這短暫的時間看會中午的新聞30分,新聞開始時打飯吃飯,新聞還未結束就吃完飯火速離開食堂了。 后來上大學,我是考出了我們周口市,考到了河南的另外一個地級市許昌去上大學。走出高中校園,到了大學校園,那種在學習上爭分奪秒的日子就過去了,就可以勞逸結合地學習了,周末就可以成群結隊到城區(qū)逛街游玩了。許昌這座城市是個小城,環(huán)境綠化特別好,是個地級市,像我是從小縣城的小鄉(xiāng)村走出的學生,對它還是相當喜歡的。我大學室友他們有來自城市的,雖說可能不是很喜歡許昌這座城市吧,但也選擇了既來之則安之,也都好好度過了大學時光。最厲害的一位大學室友是來自河北張家口市宣化區(qū)的鳥哥,是個聰明的孩子,在大四的那年參加了研究生考試,并且一戰(zhàn)成功上岸,考到了北京一大學,礦大北京,升級為研究生。大四那年我也參加了研究生考試,報考的是武漢的中南財經政法大學,堅持到了最后參加完初試筆試,跨學科跨專業(yè)報考的市場營銷專業(yè),最終成績不到200分而落榜了。我選擇了二戰(zhàn)考研,在大學畢業(yè)的那年的下半年再次參加研究生考試,功夫不負有心人,有驚無險地順利考研上岸了,比我大學室友晚一年入學北京那高校,成為了他的學弟,與他再次成為了校友。 未完待續(x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