蘇東坡、納蘭容若、梁元帝都寫過回文詩詞, 回味悠長
所謂回文詩詞,就是正向讀過去是詩詞,倒著讀也是充滿韻味的詩詞,雖然有點像文字游戲,但卻很見功力,回味悠長。相傳蘇伯玉妻《盤中詩》是最早的回文作品。
大文豪蘇東坡寫過回文詩,比如下面這首《題織錦圖》:“春晚落花余碧草,夜涼低月半枯桐。人隨遠雁邊城暮,雨映疏簾繡閣空?!?/p>
而倒著讀就是:“空閣繡簾疏映雨,暮城邊遠雁隨人。桐梧半月低涼夜,草碧余花落晚春。”不愧是大文豪,非常的巧妙。

清朝的納蘭性德(也就是納蘭容若)也寫過回文詞《菩薩蠻》:“客中愁損催寒夕,夕寒催損愁中客。門掩月黃昏,昏黃月掩門。 ?翠衾孤?lián)碜?,醉擁孤衾翠。醒莫更多情,情多更莫醒?!?/p>
看上去是8句,實際是只有4句,只是正讀倒讀的區(qū)別。重復(fù)回環(huán)的語調(diào)將一個在旅途中的傷心人寂寞憂愁模樣刻畫的惟妙惟肖。

南北朝時期梁元帝也寫過回文詩《后園》:“斜峰繞徑曲,聳石帶山連。 花馀拂戲鳥,樹密隱鳴蟬?!钡怪x就是:“蟬鳴隱密樹,鳥戲拂余花。連山帶石聳,曲徑繞峰斜?!?/p>
品味這些回文詩詞,我們可以看出詩人的獨運匠心,還可以體會到傳統(tǒng)文化的博大精深,獨樹一幟。
標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