解讀甄嬛傳:皇帝知曉安陵容害死眉莊后,為何置之不理
安陵容故意傳消息還眉莊難產(chǎn),皇帝了然于心,為何卻不追究呢?是因為安陵容在皇帝心中的分量比沈眉莊重么?其實不然,皇帝一直扮豬吃老虎,他心中自有算計和想法,那他內(nèi)心究竟在想什么呢。
1恢復(fù)后宮的風平浪靜
眉莊小產(chǎn)是在滴血驗親之后,此時后宮已經(jīng)風云涌動,皇帝心中兼顧前朝已經(jīng)十分疲憊,自然不想再為后宮之事操心。雖然安陵容確實派寶娟假傳消息,但終究不是她直接動手導(dǎo)致,所以多一事不如少一事,不如息事寧人。

皇帝這樣的想法其實并不是第一次出現(xiàn),以往妃嬪之間的小摩擦,只要不涉及到甄嬛華妃這種放在心尖上的人,他都是睜一只眼閉一只眼。要知道皇帝后宮中耳目眾多,那些妃嬪間的勾心斗角他怎么可能不知道,只是懶得插手罷了。
2念及純元,保住皇后的勢力
滴血驗親是皇后聯(lián)手安陵容、祺嬪的一出好戲,如果皇帝真的動怒追究,那誣陷皇子清白可是大罪,這群人一個也跑不了??苫屎蠼K究是純元的親妹妹,太后的親侄女,顧及這些情分,皇上都不好撕破臉。

況且此時已經(jīng)處置了祺嬪,如果再對安陵容動手,那么對于皇后而言便是斷了她的左膀右臂,這樣一來后宮之中必然是甄嬛一人獨大。這樣的局面也不是皇帝想看到的,畢竟萬物萬事講究平衡,所以皇帝自然不會在此時追究安陵容。
不過此時,皇帝心中早已看清了皇后和安陵容的真面目,日后恩寵必然有所減少。
3安陵容人微言輕,不足為懼

縱觀甄嬛傳,我們可以發(fā)現(xiàn)皇帝極少親自處置妃嬪,一般是假借皇后之手,幾次當面處置都是因為嬪妃家事涉及前朝。比如華妃,要不是年家功高震主,年羹堯不知收斂,皇帝也不會對華妃如此心狠。包括甄嬛出宮也是因為父親被誣陷有異心,這次惹得皇帝盛怒,將其一家流放寧古塔。

所以在皇上眼中,嬪妃之間的爭斗只是女人家的把戲,不涉及前朝,他不會放在心里。而安陵容的家世實在拿不出手,所以對于皇帝根本造不成任何威脅,這樣的妃嬪,皇帝也懶得自己動手懲治。

況且,沈眉莊與甄嬛交好,情同姐妹,皇上不出手,甄嬛也定然不會善罷甘休。所以倒不如留著這只會唱曲的黃鸝,自然有人懲罰她。所以安陵容也知曉,皇帝對她從無半點真心,一直是召之即來,揮之即去,毫無尊嚴可言。

人人都說君心難測,帝王之愛本就難得,又何必過于執(zhí)著。在皇帝心中關(guān)心的永遠只有前朝利益,他眼光長遠,深諳制衡之道,自然不會去懲治一個小小的安陵容。這也更增添了安陵容這個角色的悲劇色彩,她的一生都是不受尊重的,任人取樂的,何其可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