紙缸作坊
????紙缸作坊在大隊部院子里,有三間房,有一道壁子間開,一面一間,一面兩間,中間有一道小門出入。只見領(lǐng)班老頭出出進進,我從來沒進去過,不知道里面是什么樣子。外面是裱紙的工作間,也堆放一些收來的廢紙和工具等雜物。 ????作坊平時有五六個人在工作, 領(lǐng)班的瘦小老頭叫廷羅,人很活泛,愛說笑話,紙缸作坊的氣氛和諧融洽。廷羅負責(zé)經(jīng)營,記工記賬,收購一些廢紙、紙殼,到了逢五逢十趕集的日子,他又推上成品紙缸進城去集上賣掉,賣錢收入都歸大隊,作坊里的人記工掙工分。 ????紙缸是住家過日子的主要儲藏容器,米面小麥玉米小雜糧等都可以放進去,每家都有幾個或十幾個的,紙缸怕水,不仔細使也容易壞,但輕便易搬動,又便宜,塊八毛錢一個,按大小論價,仔細用也能用很久,十年二十年也是它。 ????紙缸的制作過程不復(fù)雜,把廢紙、紙殼等物在水里泡軟,搗爛,制成紙漿,再加進黏土和勻制成稍硬一點的泥巴。紙漿黏土有一定的比例,紙漿多了松散不結(jié)實,黏土多了曬的過程中容易開裂,破碎。 ????把陶缸倒扣在地上做模具,大隊部院子一角擺著大大小小的陶缸。先在陶缸表面貼上濕布片,便于倒模,再把泥巴均勻拍打在濕布上面,都拍打好以后,用搟杖壓實搟勻。等太陽曬半干后,再用搟杖搟一遍,搟光滑,再曬。不能有裂口,發(fā)現(xiàn)裂紋再搟平,搟不動就抹點水,再搟,一直等到它干透。曬干的紙缸從模里倒出來,揭掉布片,收到屋里,準備裱紙。 ???裱紙需要漿糊, 把面粉和水和勻,倒進燒開的水里,不斷攪拌,再燒開就好了。打好的漿糊涼一涼,就可以用了。漿糊用刷子刷在紙上,一張一張裱上去,干了再裱一層,晾干,這樣里面的泥胚就看不見了,一個光滑質(zhì)樸的紙缸就橫空出世了。 ???收來的廢紙一般要先分類,大多都是書紙和報紙,白紙黑字,我是不認識的。劉謙滋大媽仔細的把干凈的、完整的、細滑的書紙撿出來存放,留著裱紙用,把不好的紙都統(tǒng)統(tǒng)拿去泡紙漿。這些紙里偶爾會夾一張半張彩色花紙,發(fā)現(xiàn)花花紙就像撿到寶一樣,劉謙滋大媽都會把好看的紙拿給我玩。 ???作坊里的活除了干不動的,我都試探干過,也從不耽誤大人干活。大媽們都很好,會從家里帶小玩具給我玩。有一天劉謙滋大媽送給我一只嶄新的彩色玻璃小雀,非常漂亮!是她在大城市里的親戚帶回來的,外面暗綠色,肚子里面是黃色紅色的繡球,下面色深上面色淺的漸變色,很好看很可愛,小雀拿在手里沉兜兜的,不玩的時候擺在桌子上很好看,它一直陪伴著我的童年。還有一個大媽帶給我?guī)字凰芰闲〖t金魚,用絲線系在銅錢上,放進裝水里,就像小金魚在水里游一樣,活靈活現(xiàn)的,很好玩,我很喜歡。 ????時間久了,作坊里的營生對我就沒有吸引力了,我溜出大隊部,去尋找新的好玩的地方,我媽干活也顧不上我。 ????出了大隊部大門,路南有一戶人家,家里有一個小女孩比我大兩歲,叫新蕓。新蕓媽媽長年臥病在床,臉色蠟黃,人也干瘦,好像有氣無力的,下床上個廁所都費勁,看上去風(fēng)一吹就倒了,每天靠喝一點炒地瓜面稀飯養(yǎng)命。長病沒孝子,新蕓好像一點也不在意。 ????我就經(jīng)常去她家找她玩,我手里有花花紙,她很稀罕。她心眼多,想要又不直接要,就說拿東西跟我換,什么一個花生、一個豆的,一會功夫就把我手里好看的花花紙熊去了,因為是換的,這東西就屬于她了,再不給我玩。有一次劉謙滋大媽給我一大張紅色的剪紙,圖案很好看,又一會兒的功夫,剪紙就到她手里,與我不相干了。我心疼了好長時間,因為僅此一張,以后再也沒有過,甚至有些懊惱沮喪。也許是劉謙滋大媽看我手里的紙一會兒就沒了,以為我不稀罕,再也沒有給過我。 ????后來就不跟媽媽去作坊了,也不去新蕓家玩,我要么去找光美,要么去找書賢。光美有姥姥,書賢有奶奶,一般不出來玩,我就去她們家玩。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