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閱讀《好好學習》時獲得的收獲

今天我讀了一本新書,是在簡書的一篇文章里看到的推薦,然后我就找了資源閱讀。
我覺得這是一本不錯的書,我確實能感受到獲得了不少收獲 。
首先我明白了臨界知識的重要性,所謂臨界知識就是我們經(jīng)過深度思考后發(fā)現(xiàn)的具有普遍指導意義的規(guī)律或定律。
這類知識是核心,有一個法則叫做二八法則,最重要的核心部分往往只有20%,而這里所說的臨界知識就是這部分內(nèi)容,我們只要好好的掌握了重點部分的內(nèi)容,就能夠取得快速的進步,極大的解決問題。
還有一段文字是對于我們一生所要學習的事物的摘要:
對歷史感興趣就一定會研究到地理和人類文化,而研究人類文化就一定會進入心理學和傳播學的領域,如果對外語感興趣,也會從語法學習延伸到語言產(chǎn)生文化變遷等。
一但你的研究深度達到底層規(guī)律的層面,表面上看起來不相干的問題都會在底層盤根錯節(jié)地聯(lián)系起來。而將這些不相干的事情聯(lián)系起來的,正是臨界知識。
如果從這個角度理解能力,我們一生就需要學習三個級別的課程:
第一,公共基礎課:執(zhí)行能力
第二,專業(yè)必修課:專業(yè)能力
第三,通用必修課:結構能力
我們一生一共要學習這三個級別的內(nèi)容,我們可以把以下解釋進行詳細理解,然后反思到自身情況來做針對性應用。
?所謂公共基礎課,就是我們每個人每天用到的執(zhí)行能力,比如時間管理,資料保存,商務禮儀,溝通談判等等。
反思到我個人對于公共基礎課的學習情況,我的時間管理是主要使用各種APP和進行計劃來管理的,但是如果沒有一個目標在前面吊著我,我就會陷入停滯期,就像我最近四個月里基本沒有系統(tǒng)性的學習些什么,過的也都很沒有規(guī)劃,但是在我大三下學期末的幾個月,因為有了要考研的目標,這個目標激勵著我做了詳細的學習計劃,并且每天都過得充實,學習時間更是多到不可思議,所以客觀的講,我的狀態(tài)是很不穩(wěn)定的,我需要及時的反饋吊著我,還有時時刻刻多次的反思與自我反省,改變狀態(tài),重新開始認真學習,在簡書投稿也是這樣,鉆石資產(chǎn)的累積與等級的提升,再到每日投稿篇幅的限制都在激勵著我想不停的寫下去,而且我需要看得見的可視化的計劃,可視化的成果展現(xiàn),否則我的動力系統(tǒng)很難推進。時間管理方面我還是有太多需要學習的了,所以在生活中還是要多看其他人對于這方面的經(jīng)驗與總結,挖掘更好的時間管理方式,如果可以最好戒掉熬夜吧,一熬夜毀一天,任務都完不成,還打擊自信心。
至于資料保存,我之前就覺得存QQ里就可以了,誰想到QQ給我了個教訓,時間不長發(fā)文字的QQ會自動解散,我的10g資料也消失無蹤,而且還沒有提醒,所以我買了U盤,把重要的書籍內(nèi)容保存到了U盤里,硬盤也想買來著不過暫時還沒買,而且我手機的使用更高頻,挑選的U盤也是可以插手機的,就很合適。
還有記錄生活的視頻資料就是直接存B站,原創(chuàng)文章存在多個平臺,知乎存了一部分,我沒怎么太在意用知乎存文,主要存在了話本小說、簡書和B站專欄里,湯圓小說已經(jīng)不用了,它沒有話本小說給我的使用感更好,我不用這個APP看小說,只是用來投稿,但是這里面也有不少好的學習資料是可以挖掘的。
關于資料保存,我還在應用的平臺有石墨文檔、印象筆記(不常用)、最近發(fā)現(xiàn)的神仙APP有一知和flomo筆記,也用過拾柒,百度網(wǎng)盤也存了一些學習資料,今日頭條也存過文,但是效果不佳,不太喜歡這個平臺的使用感,所以也沒有再用了。公眾號也會投稿精品文章存檔,B站有視頻收藏夾,微博也有一部分收藏和關注的資料博主,至于其他的資料好像也沒什么了,我目前能想起來的也就是這些。
反思一下就是我的資料雜亂而多,好像各個平臺都有一些,但是沒有進行更細致的分類整理,這方面也還是有欠缺的,需要進一步提升。
像是商務禮儀溝通談判這些對于我一個學生來說更是接觸的很少了,也就是應用中文方向開設了一門關于這方面的課程,所以也學了一些皮毛,但是并不能真正掌握下來以應用。
好吧,這樣反思下來我的公共基礎課學的真的不算太好,各方面都有不滿意的地方,但是我知道我是如果真的想去做一件事就會立刻去做的,比如這一篇文章,我真的熱愛去做了很快就能做出很多來,文章字數(shù)也能寫出很多,所以說我打算最近完成一百萬字寫作的目標,也是為了讓自己重新樹立自信心,外加讓自己看到我也是一個有執(zhí)行力的人,而且只要能夠長久的堅持下去,不也是一種提升自己執(zhí)行力的事情嗎?
所以我又收獲了一個新的思想,不是只有看別人學習的經(jīng)驗才是能夠提升我人生公共基礎課執(zhí)行能力的,我去切切實實的實踐、去真正的實操練習,只要真正的堅持到底完成了任務,那就也算是提升了這方面課程的能力!
至于書中中沒有說到的,我也想再延伸思考一下,公共基礎課執(zhí)行能力肯定不止是這三天,像是內(nèi)務整理、物品管理、資產(chǎn)管理、投資理財、人際交往、生活技能應用這些應該都包含在公共基礎課里吧,不過這只是我個人的想法,并不是書中作者的意思。
我想把一個人生存最基本的內(nèi)容包括在公共基礎課里,衣食住行,怎么挑選合適自己的衣服,了解自己適合的尺碼以及持有多少衣服合適,是選擇極簡主義還是什么樣的生活方式,食物的選擇,營養(yǎng)健康搭配的學問,運動健身的學問,居住環(huán)境的選擇,甚至是買房租房物品購買我覺得都算人生的公共基礎課,這類都是每個人要考慮的事情,是每個人都應該日常生活中用到的事項。
所以其實我現(xiàn)在在大學期間對于公共基礎課的學習真的是太多了,那么在以后的人生中,也都可以清晰的把我做正在接觸的內(nèi)容,學習事物的屬性做出清晰的歸納了。
而專業(yè)必修課就是我們所選定的專業(yè)方向,這個專業(yè)不是指學校劃分的專業(yè),而是指能夠打完整戰(zhàn)役,解決系統(tǒng)問題的能力。
這這個領域里,你要跨學科地思考,解決問題,一個人活成一支隊伍。而這種系統(tǒng)解決問題的知識往往是內(nèi)隱的,需要在不斷實踐思考的過程中,領悟到跨領域知識交匯的微妙之處,從而靈活地把多個學科之間的知識隨時調用,打贏一場戰(zhàn)役。在這個階段我們的思想認知更像是一個指揮官。
我的專業(yè)必修課目前暫定的是做一個斜杠青年,斜杠青年的定義,也并不是我之前所理解的做很多工作的意思,斜杠是提升認知深度的結果,而不是追求多元的結果。
我上面引用的一段話,能夠大致表達其含義:
對歷史感興趣就一定會研究到地理和人類文化,而研究人類文化就一定會進入心理學和傳播學的領域,如果對外語感興趣,也會從語法學習延伸到語言產(chǎn)生文化變遷等。
而我選擇的專業(yè)方向是跟中文、文字、教書育人、編輯、教師、自媒體、作者之類的字眼有關,所以后續(xù)我就需要在這些點里不斷的挖掘到更深,要做到把一個人活成一群人,不說別的,就說眼下我正在考的教資,就是有綜合素質和教育教學知識與能力兩個板塊,教育教學知識里不止有教育學的知識,還會延伸到心理學,只要研究的越深入,就會發(fā)現(xiàn)有更多需要逐步延伸學習的東西了。 不同學科的知識可以隨時調用在它們各自需要調用到的位置上,就是專業(yè)能力上我要努力的課題。
順利本科畢業(yè)、考教資、考四六級、甚至是考研、以及考其他的證,都是在發(fā)展專業(yè)能力的路徑,而我目前最需要的專業(yè)能力的證明就是教資證書。
通識必修課就是要掌握臨界知識,認知事物更加底層的結構與規(guī)律。
這個就是我讀這本書要解決的部分了,畢竟市面上對于這類知識的相關內(nèi)容并不多,我會好好研讀這本書,以獲得更多進步的,相信拿到這20%,一定會有一個更大的進步!
我還學會了要對讀書方法進行升級。讀書方法的升級,是在新舊知識間建立聯(lián)系。
閱讀加劃線或摘抄的讀書方法是把一本書拆分成了一個個孤立的知識點。這樣是不可取的,記錄讀書筆記不是僅僅摘記名言,而是描述讀書后受啟發(fā)的內(nèi)容,這些啟發(fā)和我過去的哪些經(jīng)驗相關。
我這篇文章文章就是把學到的內(nèi)容與經(jīng)驗相結合的一種嘗試寫作方式,總體感覺還不錯,對自己學到的東西有了更深刻的理解與認知。
書中還有一句話我覺得不分享不得暢快,這句話就是,我們把生活的點滴細節(jié)管理好,就是在管理我們的人生。
我現(xiàn)在就是在恢復管理自己生活點滴細節(jié)的狀態(tài),感覺人陽光積極多了,也充實快樂多了,管理人生的感覺真好啊,并不會因為約束而覺得過于難受,反而覺得充實與滿足,我希望我能夠繼續(xù)堅持下去,在日記里寫自己的見聞、反思、感受、體會以及思考收獲,加油,還是那句話,明天會更好!
寫作時間:47分鐘
全文字數(shù):3347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