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什么音名用CDEFGAB表示,而不是ABCDEFG?
貝多芬85、為什么音名用CDEFGAB表示,而不是ABCDEFG?

音名(百度漢語)2:
…音、名、音名:見《貝多芬84》…
?
音樂上各個基本音律的名稱。
…音、樂、音樂:見《歐幾里得146、147》…
(…《歐幾里得》:小說名…)
?
…基、本、基本:見《歐幾里得2》…
…律:規(guī)律…見《歐幾里得42》…
?
七個基本音律的名稱為C、D、E、F、G、A、B。

[ 現(xiàn)代音樂用七個英文字母C D E F G A B(或其小寫)來標記音名。
7個基本音級不斷循環(huán)反復,構成整個樂音音列。
從C音開始到其高八度C之間的音列,稱為一組。
通常以低音譜表第2間的C音開始,排列成的一組音,用小寫拉丁字母c、d、e、f、g、a、b標記,稱小字組。
由此向上各組依次稱小字一組、小字二組等;
向下各組依次用大寫拉丁字母標記,稱大字組、大字一組、大字二組等。
——《貝多芬84》 ]

為什么音名用CDEFGAB表示,而不是ABCDEFG?——網(wǎng)友提問
2009-08-14,hamo7788521:據(jù)陳歌辛《音樂史》的記載:“以往,任何國家、任何民族的記譜法,大多使用文字來表達聲音,或者用簡單的符號來表示聲音的升高和降低。
在聲樂中,則以歌詞為中心,在其字傍或字上記下簡單的符號。
以文字表達音名的方法在古希臘和中國古代都曾使用過?!?br>…史:見《歐幾里得111》…
…譜:見《牛頓79》…
(…《牛頓》:小說名…)
?
…文、字、文字:見《伽利略23》…
(…《伽利略》:小說名…)
?
…聲、音、聲音:見《牛頓96》…
…簡、單、簡單:見《伽利略13》…
…符、號、符號:見《歐幾里得160、161》…
?
…聲、樂、聲樂:見《貝多芬62》…
…方、法、方法:見《歐幾里得2、3》…
現(xiàn)在,音名稍有不同。
英語從下至上使用A至G,中文地區(qū)沿用這叫法,德語以H代替B,意大利語和法語則基于《圣約翰贊美詩》(Ut Queant Laxis)的歌詞,從下至上稱為Ut、Re、Mi、Fa、Sol、La(對應的英語音名為C、D、E、F、G、A),意大利語再把Ut改作Do,La之后又加上Si(英語音名為B),而俄語則照意大利語的準則。日語中是使用伊呂波從下至上稱為ハ、ニ、ホ、ヘ、ト、イ、ロ(對應的英語音名為C、D、E、F、G、A)。
…準、則、準則:見《牛頓75》…
…伊呂波(いろは ):是一種將日語假名排列次序的方法。
它來自日本平安時代(794年–1192年)的《伊呂波歌》。
這首詩歌最早見于1079年。
「いろは」是該詩歌的首三個音。
「いろは」大致相當于英語的「ABC」一樣,指最基本的意思…
其中流行最廣泛的要屬英語音名。
?
有人猜測英語音名是愛爾蘭人發(fā)明的。
…發(fā)、明、發(fā)明:見《牛頓84》…
?
這種猜測是有道理的,因為愛爾蘭民族的音樂風格就是以“l(fā)a”為主音的小調風格,自然,這樣的音名順序在他們看來再合理不過。
…順、序、順序:見《牛頓210》…
?
倘若不是如此,音名由蘇格蘭人發(fā)明,也許我們現(xiàn)在課本上寫著的就是ABCDEFG了。
?
“1234567對應的音名是CDEFGAB,為什么不把對應的音名表示為ABCDEFG呢?這樣更方便記憶?!W(wǎng)友提問
請看下集《貝多芬86、人類的本質是懶鬼》”
若不知曉歷史,便看不清未來
歡迎關注嗶哩號“中國崛起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