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5年駐伊大使,為救8名福建同胞,穿防彈衣帶4名武警冒險談判
2005年1月18日,有8個中國公民在伊拉克被挾持。中國駐伊大使楊洪林得知這一消息后,迅速啟動了應(yīng)急機制。在綁匪限定的48個小時內(nèi),如果無法談判成功,這8個同胞都兇多吉少。為了營救這8個同胞,他還闖進當(dāng)?shù)厝硕己ε碌奈kU之地去談判,在極度危險的情況下,成功營救了8個同胞,他是怎么做到的,遇到過什么驚心動魄的險情?
【8名被挾持同胞】
2003年,美國發(fā)動伊拉克戰(zhàn)爭,伊拉克的局勢發(fā)生了重大變化。在伊拉克動蕩最劇烈的2004年到2005年之間,楊洪林在伊拉克度過了危險而緊張的大使生涯。美軍在伊拉克首都巴格達和附近地區(qū)都投下了上千噸的貧鈾彈,伊拉克很多設(shè)施都被破壞。中國駐伊拉克大使館也在這場浩劫中遭到嚴重破壞,不僅建筑受到波及,里面的物品也被附近的盜賊洗劫一空。我方人員只能在當(dāng)?shù)氐?/span>曼蘇爾飯店租用一些房間,作為臨時的辦公室和住所。
這家飯店離兩個地方很近,一個是美軍司令部,一個是伊拉克過渡政府所在地。這下可以說隨時都在水深火熱之中,有好幾次都被伊方的炮彈給誤擊了,還好沒有造成人員傷亡。美軍的“黑鷹”直升機經(jīng)常飛臨巴格達上空,還能看到里面的美國大兵手里都握著機槍,隨時都在準備對地面發(fā)起攻擊。在槍炮聲和爆炸聲中,我方人員仍一絲不茍進行日常的工作。沒想到,一場危機正在漸漸靠近!
既然我方的使館人員都已經(jīng)身處這樣的危險中,那么營救這8個被挾持的中國同胞自然比平時還危險。幸運的是,出于對我方人員的安全考慮,中方派出武警力量來到伊拉克,保護我使館人員。2005年1月18日,楊洪林得知8個同胞被挾持后,迅速啟動了應(yīng)急機制。與相關(guān)部門迅速通報情況,盡快組織營救班子,核實8人的身份。劫持組織放出狠話,限定中方在48小時內(nèi)說明這8人來到伊拉克的意圖,否則后果自負。楊洪林接下來主要遇到了三個難題。
【楊洪林連夜打電話請求各方援助】
楊洪林遇到的第一個難題,就是當(dāng)時巴格達很多基礎(chǔ)設(shè)施都已損壞,電話很難打出去,那幾天還正好是當(dāng)?shù)厝说墓?jié)日長假,要找人來調(diào)查簡直是難上加難。1月19日,楊洪林先打通關(guān)系,向媒體宣讀了營救聲明,讓輿論了解我方的態(tài)度。然后他動用了各方資源,經(jīng)過多方打聽,各種消息源源不斷涌進來,
原來,這8個中國人都是福建人,從國內(nèi)來巴格達打工的,但是對這邊的工作不滿意。正好快過年了,就決定從陸路經(jīng)過約旦回國,準備和家人團聚。沒想到,卻在伊拉克到約旦的高速公路上被武裝組織劫持了。此時48個小時的期限馬上就到過去了,但還沒有8個同胞的消息。
楊洪林遇到的第二個難題,是在1月23日上午,一個電話打到我方使館,讓楊洪林大使在這一天下午1點,去150公里以外的一個地方接收人質(zhì)。那個地方在費盧杰,有很多反美武裝聚集在附近,而且也經(jīng)常發(fā)生劫持人質(zhì)的事件。當(dāng)時楊洪林大使的好友勸阻他不要去,但是他還是毅然前往。楊洪林帶上另一個使館人員,還有4個武警官兵一起前去。
武警官兵嚴陣以待,帶上了沖鋒槍、手槍還有班用輕機槍。一行人全部穿上防彈背心,戴好頭盔。離開之前,楊洪林大使交代了臨時托管人選,以及8個人質(zhì)回國的事宜,所有人的表情都很悲壯,目送楊洪林一行坐車離開。楊洪林到了目的地之后,與劫持組織的代表進行了解釋,表明這8人只是普通的老百姓,并不屬于任何勢力。下午3點,一輛小面包車運來了8個同胞,8個人下車后熱淚盈眶,不停感謝我方人員。
楊洪林遇到的第三個難題,是當(dāng)時8個同胞只能坐飛機回國,只有一條25公里的公路通往機場,因為經(jīng)常發(fā)生爆炸,被叫作“死亡之路”。荷槍實彈的美國大兵在路上嚴格把守,任何人不聽美軍的指揮都會立即被槍擊。1月25日,經(jīng)過多方的努力,8個同胞終于成功登機。這次營救工作,僅歷時一個星期,成為了海外援救人質(zhì)的范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