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復(fù)活》—— ——人性的墮落究竟是自我?還是社會?

《復(fù)活》是托爾斯泰晚年的作品,主要描寫男主人公聶赫留朵夫引誘姑媽家女仆瑪絲洛娃,使她懷孕并被趕出家門。后來,她淪為妓女,因被指控謀財害命而受審判。男主人公以陪審員的身份出庭,見到從前被他引誘的女人,深受良心譴責(zé)。他為她奔走伸冤,并請求同她結(jié)婚,以贖回自己的罪過。
《復(fù)活》取材于真實的案件,托爾斯泰的三大名著里幾乎上都會根據(jù)一些著名緋聞之類的進行取材。這個以后再說。

首先,我們所要了解的事情是:為什么男主人公要對卡秋莎(女主名字)進行誘奸。首先看一下男主人公的一開始的人設(shè)。

可以看得出來,男主一開始是一個思想健康,對于未來充滿希望的有為青年,而且對于社會問題,希望有一番作為。因為要來到姑媽家做客,卡秋莎和他第一次相遇了。
卡秋莎的身世也是不堪的,她是一個私生女,因為被男主的兩個姑媽同情才收養(yǎng)的。
于是卡秋沙就和我們的男主度過非常美好的一段時光。初戀時候的少男少女的愛情,總是那么的純潔。
之后,我們的男主人公便離開了,在他回去以后,便到了軍營之中生活,但是接下來,他開始走向了墮落。

我們的男主:聶赫留朵夫,他從前是一個正派青年,擁有著積極向上的精神。但是,現(xiàn)在他變了,開始沉醉于靡靡亂亂的生活之中,變成了一個好吃懶做,成迷酒色的人,碌碌無為地過著每一天。墮落了。

與其說是利己主義變得他墮落,倒不如說是可怕的集體主義所導(dǎo)致的,。聶赫留朵夫所生活在的軍營里是一種集體主義的集中所,而且是一個環(huán)境看來非常糟糕的地方,對于這樣一個地方,很容易就會被同化,最終迷失了自我。
男主試圖反抗,但是這個集體主義不允許他,最終只能乖乖妥協(xié)。不僅如此,男主的母親,作為擁有大量土地的這樣的一個貴族也是不允許他這么做的。相反,當(dāng)她得知自己兒子這樣的行為時候,顯得非常的高興。
錯的不是我,是這個世界。
就這樣,在男主第二次回到姑媽家時,最終釀成了大禍。

卡秋莎
第二次回家,男主對于自己對卡秋莎的情感,除了原來那種初戀所帶來的情感之外,還有一種就是他的“獸性”。最終對卡秋莎做了那種事情。
在大禍發(fā)生之前,講到了男主女主復(fù)活節(jié)在教堂做祈禱,這是第一次出現(xiàn)了復(fù)活。

之后的第二天,晚上,悲劇發(fā)生了。

第二天之后,男主對于昨天晚上的情況,竟然想到:這種事是常有的,人人都是這樣的,”他自己回答,接著就到房間里睡覺去了——
在從前男主對于卡秋莎,就像是賈寶玉對女孩子那樣,愛她們,尊重她們。但是,現(xiàn)在,他墮落了,居然認(rèn)為這種事情是如此正常。這種對比讓人感到一陣后怕。不寒而栗,最終社會把他變成了這樣。
接著,卡秋莎想去找男主,但是,他離開了。最終逃避了,留下了一個孩子。
卡秋莎懷著孩子,想去找他,但是他,離開了。

他拋棄我...
為什么。。。
她本來想去死
但是——
因為孩子讓他產(chǎn)生了活下來的想法。
最終,她開始對社會,對人產(chǎn)生了厭惡
她墮落了。
他害了他。
于是卡秋莎開始好吃懶做被趕了出來,最終淪落成伎女,但是她似乎很開始對于這樣的生活,而且開始嗜酒,墮落到了社會的最底層,仿佛變成了一具空殼。
命運總是奇妙的,男主卻和她相遇了,但這時,她卻被指控成了殺人犯。

一周目是初中時候看的,但是沒看懂,最近因為老師要求讀,所以重新開始二周目。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