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信醫(yī)學講解骨折后如何盡快消腫
1、抬高肢體
抬高肢體,是消腫最快,也是最有效的方法。因為肢體腫脹的“水”,不可能直接蒸發(fā),只有流回心臟才能達到消腫的目的,所以骨折部位最好要高于心臟水平。
2、固定骨折,并制動
骨折后如果不進行有效果的固定,斷開的骨頭斷端之間會不停的發(fā)生相對位移。不僅會引起患者劇烈疼痛,斷裂的骨折尖端還會不停的損傷周圍組織,引起出血并加重腫脹,有的甚至表皮會因為腫脹而出現(xiàn)水泡。因此,不管是從骨折治療本身來說,還是為了防止腫脹的進一步加重,對于骨折局部一定要固定。

3、包扎不能過緊,要松緊適度
骨折后,由于手術或打夾板,需要繃帶包扎,看似簡單,實際也是個技術活。不僅要好看,更重要的是松緊適度。松了,達不到固定效果;緊了,就會影響血液循環(huán)。一般在保證固定效果的前提下,繃帶能插進一根手指即可。
4、局部冷敷
千萬不要熱敷,低溫能收縮骨折周圍的血管,減少出血、滲出和水腫,也能降低炎癥反應的程度,減少疼痛感。
在腫脹明顯的時候開刀無論是感染風險還是手術縫合難度,都會增加。所以,一般情況下,骨折病人如果來得及,就在傷后幾個小時內(nèi)急診開刀,如果錯過了這個時機,就最好先消腫,等到腫脹明顯消退后再手術。所以當骨折或手術以后,肢體發(fā)生腫脹時,需要做到:抬高患肢、固定制動、包扎別太緊、局部冷敷。
標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