論文發(fā)表之——你真的會回答審稿人意見嗎?
論文發(fā)表說難不難,能收到返修通知就離成功不遠了,畢竟很少有期刊會浪費時間讓你一遍遍返修后還不予錄用的。那么,如果返修才能進一步提高錄用率呢?
規(guī)則1:提供概述,然后回復全套審稿意見
答復信一般包含兩大部分。第一部分是總結(jié)性概述(給所有審稿人看),第二部分是逐條回復該審稿人的每一條具體意見。
在第一部分中,總結(jié)有哪些(重要的)修改,指出是否新加入了圖和分析,以回應所有審查者最基本的一文??梢杂靡恍┎灰欢ǔ霈F(xiàn)在文章中的圖或者表格來說服審稿人。如果多名審稿人提出了同一個批評意見,可以在第一部分中指出來。
第二部分是逐條回復。對于逐條回復,先寫下審稿人的意見,緊接著寫你的回復。
規(guī)則2:禮貌并尊重所有評論者
即使你確信審稿人缺乏智力,向?qū)徃迦耍鞔_或暗示性地)傳達這種印象肯定不符合你的利益。請記住,如果審稿人未能理解某件事,錯誤很可能在一定程度上在于你沒有把要點說得足夠清楚。你的目標是讓所有讀者,而不僅僅是專家,都能清楚地閱讀你的論文。
在極少數(shù)情況下,你可能會覺得審稿人的評論是不禮貌的。不管怎樣,審稿人給你的粗魯?shù)呐u并不能說明你也可以用粗魯?shù)姆绞交貞?,這是因為,你的主要目標是發(fā)表你的科學成果(從而必須闖過審稿這一關(guān))。
規(guī)則3:使回應自成一體
你對文本或圖形進行了什么修改,一定要在答復函中指出來。如果可能的話,指出在什么位置(如第幾行)進行了修改。請注意,指出位置時,應該確定你是參考了原稿還是修改稿的位置。
一封自成一體的答復函讓審稿人更容易理解你到底做了什么,而不必在你的手稿和回復函之間來回翻動。
規(guī)則4:回答審稿人提出的每一條意見或評論
通常情況下,審稿意見會被審稿人組織成要點列出來。審稿人可能會在一個要點中提出兩個不同的問題。在這種情況下,一定要明確回應這兩個問題。對你來說,用幾條理由回應一個問題,就如同用多個攔截來打落一顆子彈那么有效。這樣做通常比一石多鳥,即試圖只在一段文本中對多條審稿意見做出回應要好。
規(guī)則5:使用排版幫助審閱者瀏覽你的回復
使用字體、顏色和縮進的變化來區(qū)分三種不同的元素:審稿人的意見、你對意見的回應以及你對稿件所做的修改。你可以在答復函的第一部分對這種區(qū)分方式進行交代。
規(guī)則6:在可能的情況下,你對每條評論的回應直接以“是”與“否”開始
盡可能回答“是”或“否”。當審稿人是正確的時候,請在回復中說明。
你的目標是向?qū)徃迦吮砻髂阏J真對待了他們的意見,你應該迅速傳達你對他們的評論的回應。接著你也可以提供一些背景信息支持你的回復。
規(guī)則7:指明有什么相對于前一版本發(fā)生了變化
當你對審稿人的評論做出回應時,有時很難向他們傳達這種改變的確切內(nèi)容。一個常見的錯誤是,作者在回復審稿人時會說,“這一點在稿件中是以如下方式解決的……”。這樣的回復沒有說明這些解決的內(nèi)容是在之前的版本中,還是作為修改內(nèi)容存在于新的版本中。在你的回復中,應明確提及你的稿件的先前版本和修訂版本,并解釋已經(jīng)在新版本中做了哪些修改。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