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活就是在創(chuàng)作


作者:LIAR
封面:《信蜂》集英社Comic文庫版第2卷封面
《眠兔》和《蓮華》的連載告一段落,到了 1995 年漫畫家淺田弘幸迎來了人生中的一大轉折點,也是他最初的“代表作”——《I’ll~夢幻籃球~》。
《蓮華》是在《月刊少年JUMP》的增刊《JUMP ORIGINAL》上以每年 4 回的節(jié)奏連載的作品,而在本刊《月刊少年JUMP》這的新作也正在籌備中,然而當《I’ll》的企劃正有個苗頭的時候,卻被編輯部說到,“現(xiàn)在這時候還在連載這類不起眼的漫畫嗎?”那時的《月刊少年JUMP》是一部每月發(fā)行量超百十萬部的主流雜志,從體制上來看,他們所需要的是“大熱的作品”,而不是“優(yōu)秀的作品”。
其實《I’ll》一開始也和《極速壞天使》一樣,并不是淺田想畫的作品。理由很簡單,當時正值 NBA 熱潮,蹭個熱度,因為《灌籃高手》火了,所以編輯就讓淺田也去畫籃球漫畫。明擺著就是告訴淺田,“《蓮華》這種不掙錢的原創(chuàng)時代劇已經不需要了,去畫一部賣座的漫畫?!?/p>
淺田最初是拒絕的,但畢竟是從出道以來就一直照顧著自己的編輯,而他也沒強行要求淺田去畫熱血漫畫,而是希望淺田能夠按照自己的風格來畫一部有趣的籃球漫畫。這讓淺田陷入了沉思,“要怎樣才能畫出屬于自己的籃球漫畫呢?”逐漸,淺田找到了突破口,如果不是以比賽和特訓為主的體育漫畫,而是以日常生活的描寫居多,將重心放在社團活動的青春群像劇,那就畫得出來,淺田這才有了想要下筆的心。
為了描繪出青春期少年們的心靈歸宿,就需要有個現(xiàn)實的舞臺作為基盤,于是淺田便將故事設定在現(xiàn)實中神奈川縣的國府津。這里也是《I’ll》的靈魂所在。
淺田雖然喜歡群像劇,在當時的少年雜志中卻很難行得通?!俺餐哪繕饲斑M的人最終聚在一起這個過程,不是很讓人怦然心動嗎?”就像黑澤明的《七武士》那樣,最讓人興奮的場面不是最后的戰(zhàn)斗,而是當七人聚在一起的時候。在創(chuàng)作《I’ll》時,淺田最初的印象也是一群性格扭曲的少年們,最終朝著籃球這個目標而聚在了一起。

其實因為與當時的編輯長喜好不和,《I’ll》還險些慘遭“腰斬”。淺田當時問到,“這個雜志還需要我嗎?”編輯長只給了個“嗯?”的回答。雖然《I’ll》在《月刊少年JUMP》的連載作品中是屬于單行本銷量能夠賣到第 1、2 位的,但在雜志調查問卷上的排位只能說是勉強能看。
因此,淺田決定背水一戰(zhàn),抱著即使在這完結了也絕不后悔的心情,在合宿篇里讓兩位主人公進行對決??蓱c幸的是,調查問卷的排位上去了,當時的編輯長不久后轉到了其他公司,連載也和過去一樣正常繼續(xù)。那會兒角色們的行動已經由不得淺田了,他也希望能把這個故事畫到最后。因此到了故事的最高潮,淺田給了主人公立花茜最嚴酷的試煉。
在 2002 年年末和 2003 年春季末,《I’ll》也以《I’ll/CKBC》為題改編為全 2 卷的 OVA 作品。對編輯部來說,動畫化的目標已經實現(xiàn)了,在這氣氛上,故事也該改拉下帷幕,為下一部作品做準備。淺田也認可這一決定。
淺田很久以前就想好了故事的結局。他們將如何跨過這道在同一屋檐下的伙伴們的痛苦。無論發(fā)生了什么也絕不放棄自己喜歡的事,淺田也希望每一位看著《I’ll》的讀者都能從他們身上找到自己的前進方向。


2004 年,《I’ll》的連載宣告結束。最終話以“立花他們的青春仍在繼續(xù)”為《I’ll》畫上句號,這句話也同樣表達了淺田的漫畫家人生。
到了 2006 年,真正意義上讓淺田弘幸聲名大噪的代表作《信蜂》開始連載。在《信蜂》連載前,雜志整體的銷量都開始回落,《月刊少年JUMP》也不例外。包括《I’ll》在內,淺田過去完全沒有過讓自己的作品帶動雜志銷量的意識。因此,如果《月刊少年JUMP》還繼續(xù)讓他在那進行下一部作品連載的話,就必須對雜志有所回報,他第一次有了這樣的念頭。
另一方面,長年畫著少年漫畫的他,過去卻沒有畫一部讓小朋友也能喜歡的作品,這對他來說也是一個嚴重的打擊。這時已經快要 40 歲的他,決定回歸初心,哪怕這是自己“最后一部少年漫畫”,也一定要讓它動畫化,成為一部家人們在茶余飯后也能夠享受的作品?!缎欧洹房梢哉f是他唯一一部希望能夠“一炮而紅”的作品,因此才加入了他非常不拿手的“戰(zhàn)斗”。另外,信是最能夠表現(xiàn)人們內心的事物,而送信的少年少女也是淺田筆下最為普遍的角色。這樣的題材對淺田來說可以說是再適合不過了。

主人公拉格·辛谷,是一名信蜂,在這人工太陽照射不到的危險地域——“琥珀之地”上,國民把他們的“心”寄托于重要的“信”中,而傳遞信件就是信蜂的工作。拉格是個活潑開朗的少年,他那直爽的性格和他的努力也吸引了許多的讀者。
在當時的少年漫畫中,像拉格那樣“率真的男孩子”已經不常見了,因此淺田刻意將這最正派的好孩子作為漫畫的主人公。在這個時期,淺田深刻感受到其實編輯和讀者們更需要的是作品的“毒性”。然而,淺田偏要反其道而行之,他希望拉格是個光明磊落、心地善良的角色,一直到最后也不會改變。還有,當時特別是在《月刊少年JUMP》上,開始流行以強勢的女孩子作為主人公,這點也是淺田與之反抗的部分。目標是王道漫畫,與現(xiàn)實中的各種進行抗爭而誕生的漫畫。

《眠兔》的時候,擔當編輯也對他說過,“你無論畫什么都很奇怪,倒不如試試畫畫最標準的漫畫?!比欢敃r還是 20 歲出頭的淺田對編輯當時的這句話毫無感觸,直到開始連載《信蜂》的時候,他才反復回想起這句話。
《信蜂》第 1 話的連載就在雜志的調查問卷上取得了第 1 位的成績,這也是淺田第一次取得調查問卷第 1 位,連《I’ll》都沒拿過,淺田當時和擔當編輯通完電話后,就一個人默默地在作畫桌上哭了起來。
在發(fā)行量上苦戰(zhàn)的那會兒,《月刊少年JUMP》上的作品第 1 話如果沒進 3 位以內就有可能直接被斬了。原本就抱著要讓這部漫畫成為大熱作品的淺田為這結果感到甚是高興?!白约航K于有希望回報雜志了?!比欢呀浲砹?,沒過多久《月刊少年JUMP》就宣布休刊,約半年后,集英社又創(chuàng)辦了《月刊少年JUMP》的后繼雜志——《JUMP SQ.》,《信蜂》也幸運地搬遷到了《JUMP SQ.》上。很順利,《信蜂》如淺田當初所預料的最終被改編成 TV 動畫,不僅是漫畫的忠實讀者,也吸引到了一些小學生的目光。

近些年,逐漸與漫畫連載有些疏遠的淺田表示在《信蜂》的時候仍有未完成的心愿,對少年漫畫也還有些留念,不過下一部作品應該不是少年漫畫。少年漫畫是從自己的腦海中誕生出的,之后必須要成長到幾十倍、甚至何百倍。淺田說到,這樣的工作強度從年齡上來說已經很難支撐下去了。往后的作品不會是將自己所構思的擴大下去,而是反過來去更加精細地打磨。角色塑造方面不會有太多的變化。淺田一直希望能讓那些沒能成為主角的角色們也能受到青睞。就拿《I’ll》的兩位主人公來說,其實他們就很沒有主人公的特色。拉格身邊的信蜂們也是。正因為有他們在,當聚在一起的時候才能體現(xiàn)出強大。

在漫畫業(yè)界摸爬滾打了 30 余年的淺田更多考慮的是更符合現(xiàn)代、更為現(xiàn)實的工作方式,而不是像過去那樣請幾位助手像合宿一樣整整一個月拼命工作。對于出版界不濟的現(xiàn)在,雜志和單行本等紙上媒體在今后也會逐漸縮小。但還是想要畫的時候該如何是好呢?淺田回應到,當下需要摸索的是,比起經濟條件上,更應當考慮為了將來自己的表現(xiàn),現(xiàn)在所能做的。
習慣用紙上作畫的人換成數(shù)碼設備后究竟能做到什么程度,如果能有自己滿意的形式,那就必須去發(fā)現(xiàn)。淺田現(xiàn)在又是開原畫展,又是接手動畫的角色原案,又或者自己來制作周邊商品,這些與他的漫畫并沒有太大的影響,同樣是“創(chuàng)作表現(xiàn)”。

所以,漫畫家在沒有漫畫連載的時候還是漫畫家。即使沒有在進行漫畫連載,淺田自己一直在想著將自己所感受到的事轉化為更加美好的事,將眼前的人、建筑、眼里映出的一切在自己的筆下該如何表現(xiàn),買東西的時候盡量讓左手提著重物,不讓用來畫畫的右手感到疲憊……這些早已習以為常。當看到患上了癌癥的大林宣彥監(jiān)督還一如既往地從早到晚都待在拍攝現(xiàn)場那一刻,淺田更加確信“生活就是在創(chuàng)作”??傊瑒?chuàng)作不會停息。堅持畫自己認為好的事物,創(chuàng)作沒有可以抄的近路,自己撥動琴弦比什么都重要,磨練技術固然重要,但更重要的是將這份技術轉換為“表現(xiàn)”,否則誰也不會注意到。
《I’ll》中有句這樣的臺詞,“花ひとつ咲いてねぇ道なんてつまんなくて歩けねーぜ”(一朵花也不開的路也未必太無趣了吧,我才不走這樣的路……)淺田認為,堅信自己認為正確的事,探究自己所認為的開心的事、有趣的事,無論多大年紀也不讓步,哪怕被人瞧不起,哪怕不被人放在眼里,也不能看不起自己,總會有想走的路。相信還有想見的、沒見過的景色在等著自己。這就是創(chuàng)作。

【參考資料】
1UP:漫畫を描いていない時も漫畫家は漫畫家(後編)| クリエイターズ?サバイバル アーティストの戦略教科書 第1回 淺田弘幸(https://ichi-up.net/2019/34)

本文僅供Anitama發(fā)表,任何單位或個人,不得以任何形式刊載本文的部分或全部內容。
原文地址:http://www.anitama.cn/article/af614cbd643d905f
官方網站:http://www.anitama.cn/
合作郵箱:bd@anitama.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