撕開謊言的偽裝,里面盡是齷齪骯臟


現(xiàn)在是2023年4月4日,明天是清明節(jié),今天是離“過峰”兩個月后的,
平常的一天。
“明天你回家嗎?”
“不回,我工作都沒找到呢,沒臉回去?!?/p>
問了問身邊仍在找工作的朋友,他的神情多少有些落寞,我知道他已經(jīng)兩年沒回家看看了。
朋友的父親在2021年走的,走的時候他沒回去,不是他不想,
而是他的家人說,你工作要緊。
現(xiàn)在,沒了工作的他還是不回去,
這一次不回家,不是不能,而是不敢。

“生活因努力而美好,工作是獲得美好生活的前提?!?/p>
之前去過一家公司做市調,進廳的時候,聽到他們在早會上說了上面這段話,
說的人慷慨激昂,底下的人表情如何我不知道,只是在話音剛落時,便聽到了淅淅瀝瀝的掌聲,而后便是一聲“散會”后,椅子被推來推去的聲音。
那很刺耳,很急促的噪音,從會議室里躥了出來,那是一種不情不愿,又迫不及待的發(fā)泄,從推搡的椅子之間,碰撞出的無名怨氣。
為什么是無名的?因為有名的話,會給自己惹麻煩。
我已經(jīng)數(shù)不清有多少次聽到類似這樣的講演,也不知道多少次聽到了隨即而來的憤怒感,有時候是桌椅之間,椅子與地面之間的摩擦,有時候是急促的低語,亦或是干脆簡短的叫罵,無名的,有名的發(fā)泄,沒有麻煩的,有麻煩的發(fā)泄一直在職場中上演。
后來我漸漸意識到,這樣的事情,不止在職場中上演。
有時候走在路上,看到矗立在道路兩旁的,試圖營造出一種“赫然醒目”的文字與圖片,那上面布滿了密密麻麻的,有關于希望,前行,堅持等激勵的辭藻,
有時候是婉轉的,似有似無的暗示著人們應該怎樣活,不應該怎樣活,有時候則是多少有些催促性質的表達,甚至在其中還有一些“危險”的味道。
在這些高大的東西下面,是人來人往的道路,道路上走著的人們大多匆忙,我從未見過他們之中的一員,會刻意在高大的下面停下腳步,然后抬頭張望。
當然,那些高大的東西始終存在著,那些低矮的靈魂也始終來來往往,他們在一個世界中擦肩而過,各自走出了兩種不同的方向。
奇怪的是,這樣似有似無的相悖與矛盾,并不影響這兩者的存在,后來我發(fā)現(xiàn),高大的東西看透了低矮的“偽裝”,低矮的存在也明白高大背后的“真相”,他們雙方都認為彼此是不夠誠實的,但彼此對雙方的存在毫無辦法。
所謂和睦相處,便是強行將兩者捆綁在一起之后“拍個照發(fā)朋友圈”便得以交差的活計,就像是某些企業(yè)在團建時的合影留念,拍照的人和照片里的人,都不關心這照片究竟如何重要,他們只要交差,為了生活本身而留下一個所謂存在的交待:
這里面是齷齪的還是骯臟的,沒有人在乎,
或者說,他們曾經(jīng)想在乎,但卻無能為力。

那些意料之外情理之中的骯臟,并不會讓人們顛覆固有的認知,也不會因此改變?nèi)藗兛创F(xiàn)狀的立場,
事實上,在那些見怪不怪的諷刺與加深矛盾的鬧劇背后,人們對于謊言的偽裝不再抱有任何積極的期待,當人們開始意識到“這一切可能也就這樣了”這個想法必然成為現(xiàn)實的那一刻起,與其去試圖改變什么,不如直接改變自己:
誠然,人們希望生活在越來越好的世界里,
但如果事與愿違,
他們要我們出汗,
我們就要他們出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