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PC低頻授時碼(秋波/丘波)編碼格式
BPC低頻授時碼發(fā)射標準
?
在早一段時間BPC編碼便已在網(wǎng)絡上公布或接收后被解讀,但已有的文章對編碼格式描述的并不清楚,甚至與實際情況有所出入,因此自行分析后獲得如下信息,可用于BPC相關產品的開發(fā)或授時碼本身的改進。
BPC低頻授時碼(以下簡稱BPC)被設計用于在低頻無線電上發(fā)布時間信息,目前在商丘發(fā)射站以68.5kHz發(fā)波,其工作原理如下:
BPC信號為工作在某一特定單一頻率上的等幅波,因此做如下簡化:發(fā)射機全幅度振蕩為高電平,10%幅度振蕩為低電平,示意圖如下:

下文二進制數(shù)據(jù)表示同SystemVerilog/Verilog,格式為【位寬】'【進制】【數(shù)值】。如2'b10,即為2位寬的二進制數(shù)據(jù)1,代表十進制的2,即2'd2。
BPC每幀包含年、月、日、星期、上/下午、時、分和幀序號等字段和用于后期拓展的保留位,幀長20s,每分鐘共3幀,每幀起始點與該分鐘的0s、20s、40s對齊。幀內劃分為20段,段長1s,每段的下降沿(上圖中“簡化信號”由高電平變成低電平的瞬間)與UTC秒同步。除部分段外,每段依次為低電平、高電平兩節(jié),低電平的長度決定了該段所代表的2位數(shù)據(jù):0.1s為2’b00、0.2s為2’b01、0.3s為 2’b10、0.4s為2’b11;以下所有范圍均包含兩端:
第1段:幀起始位,全段高電平;
第2段:該分鐘內幀序號(0s起的幀序號為2’b00,20s起的幀序號為2’b00);
第3段:保留位(默認為2’b00);
第4~5段:12小時制小時;
第6~8段:分鐘;
第9~10段:星期數(shù)(以星期一為起始,值為4’d1);
第11段:高位為上/下午,低位為第2~10段的偶校驗;
第12~14段:日期;
第15~16段:月份;
第17~19段:年份的個位和十位;
第20段:高位為保留位(默認為1’b0),低位為第12~19段的偶校驗。
可見大部分字段均多于1段,BPC對此使用大端序傳輸(先發(fā)射的數(shù)據(jù)是更高位的數(shù)字)。
舉例:在某年某月某日某時某分內,BPC發(fā)射機振蕩的情況如下:該分鐘的25s~26s內先以10%的振幅震蕩了0.2s,再以全振幅振蕩0.8s;26s~27s內先以10%的振幅震蕩了0.1s,再以全振幅振蕩0.9s;26s~27s內先以10%的振幅震蕩了0.4s,再以全振幅振蕩0.6s。查表可知25s~27s為數(shù)據(jù)的第6~8段,即代表了完整的“分鐘”數(shù)據(jù)。分析振蕩幅度與時間可知數(shù)據(jù)分別為2'b01、2'b00、2'b11,按照大端序排序即為6'b010011,轉化得6'd19,即發(fā)射時的時間為19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