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本人打電話時,為什么說“もしもし”?
大家在看日劇的時候,經(jīng)常聽到日本人打電話時先說「もしもし」,相當于中文的“喂,喂”。但是日本人為何打電話會說“もしもし”而不是其它的什么呢?
這個「もしもし」中的「もし」來自「言う」的謙語「申す」。「申す」本來是向長輩或上司打招呼的用語。「もしもし」是「もうし」的重疊「もうしもうし」,因縮短了音節(jié),變成了「もしもし」,有略顯著急的語氣。

「もしもし」早在江戶時代就已經(jīng)使用了。不過,它一般多用于打電話的場合。
電話是19世紀70年代由美國人發(fā)明的。日本是1890年(明治23年)開始電話接線業(yè)務的。剛剛開通電話通訊的時候,人們打電話并沒有使用「もしもし」來呼叫對方,而是使用「おいおい」。當時,要讓話務員人工接通線路之后才能通話,所以,打電話的人和接電話的人都直呼「おいおい」。人們普遍感覺到這種打招呼的方式不太文明。
1902年(明治35年),日本的話務員全部換成了女性,她們最先使用了「もしもし」。從此以后,說「もしもし」的人漸漸增多了。

關(guān)于「もしもし」的來歷,還有一種非??蓯鄣膫髡f:據(jù)說在很久以前,有個鎮(zhèn)子上出現(xiàn)了很多妖怪,他們會假扮成人的樣子并模仿人說話,在門口叫著屋里的人,然后在人們打開房門的瞬間,跳進屋內(nèi),襲擊人類。當時的妖怪口中模仿人們的話語就是「もし」,為了與妖怪區(qū)別開,大家開始說 「もしもし」,因為這句話妖怪學不會,后來就被人們固定使用在電話問候中。
進入21世紀以后,手機已經(jīng)普及了。手機鈴聲響了,一般在接聽之前就已經(jīng)知道是誰打來的了。因此,「もしもし」就很少說了。不過,在手機信號不好的時候,人們也許還要使用「もしもし」來呼叫。這樣,「もしもし」就成了呼叫、確認的用語了。
?
不過,在公司的業(yè)務方面,一般是不使用「もしもし」的。例如:「いつもお世話になっております。○○會社の○○(名前)と申します」。
另外在打電話時,除了「もしもし」的使用外,還有一些禮儀也是你必須要知道的:絕對不要先于對方掛電話。一定要等到對方掛了電話以后再掛電話。不然會顯得很失禮或者給對方留下不太好的印象。
福利課程領(lǐng)?。?/span>
1、十節(jié)深度體驗課:戳這里領(lǐng)取
2、夢子小課《看動漫,學日語》:戳這里領(lǐng)取
3、0元日本留學服務:戳這里領(lǐng)取?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