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年漫漫修行路,郭磊與古琴的緣
? ? ? ?從初中開始,一直到大學(xué)畢業(yè)參加工作,郭磊老師一直在鉆研篆刻文化,而最早接觸古琴,是在一次朋友聚會上。
? ?? ? 彼時的郭磊老師已經(jīng)辭去了機(jī)械設(shè)計(jì)的工作,全身心投入到對篆刻文化以及篆刻技法的鉆研中。
? ? ? ?席間,熱愛傳統(tǒng)文化的郭磊老師與著名斫琴師黃開波先生談?wù)撈鹆斯徘傥幕?,二人一見如故?/p>
? ? ? ?黃開波先生對郭磊老師的篆刻才能十分欣賞,兩人還談到了篆刻與斫琴相通之技巧。
? ? ? ?談性正濃時,在場的幾個朋友提議,請擅長篆刻的郭磊老師為黃開波先生斫制的古琴刻上琴銘,取兩家之所長。
? ? ? ?琴銘,是指古琴的銘文、銘刻?!墩f文解字》有解釋:“銘,記也,從金,名聲,莫經(jīng)切”。琴銘中以記事、表達(dá)志趣的為多,有的記錄與琴的緣分,有的記述該琴的發(fā)現(xiàn)、收藏傳承、重修,有的表達(dá)主人的理想志趣。
? ? ? ?歷史上的名琴在琴體上都銘刻著獨(dú)屬于自己的琴銘,像是文天祥的“蕉雨琴”琴銘“海沉沉,天寂寂,芭蕉雨,聲何急,孤臣淚,不敢泣”,與其“人生自古誰無死,留取丹心照汗青”的名句相對讀,更是別有一番滋味。

? ? ? ?“在琴體上刻琴銘不比在石料上篆刻,稍有失誤便會在硬且滑的漆面上留下劃痕。”
? ? ? ?漆屑四濺,星月為伴。
? ? ? ?直到明月西斜,最后一刀抬起,郭磊老師感覺到,面前的古琴似乎自此有了更為豐富的靈韻。
? ? ? ?眾友人齊聚在燈光下,埋首仔細(xì)感受著這床宛若新生一般的古琴,感受著那股逐漸在狹小工作間彌漫開的美感。

? ? ? ?“自那以后,我徹底愛上了古琴,便在黃開波先生處,隨他一道研究古琴文化。”
? ? ? ?為黃開波先生刻了一段時間琴銘后,郭磊老師也對古琴的斫制產(chǎn)生了興趣。
? ? ? ?“每一床古琴都是獨(dú)一無二的?!?/p>
? ? ? ?雖然自己刻下的琴銘能賦予古琴更多的靈韻,但郭磊老師還是想親手斫制出一床最合自己心意的古琴。
? ? ? ?很快,在黃開波先生毫無保留的傳授下,郭磊老師從木工與漆工開始,走上了斫琴師的修行之路。
? ? ? ?這條路,一走就是十年。
? ? ? ?遵從古法,一絲不茍還原,十年來,每一次開始設(shè)計(jì),每一次推動刨刀,每一次調(diào)制大漆,郭磊老師都有一種跨越時空與古人交流的感覺。
? ? ? ?至于這一路走來,會不會感到枯燥與疲倦?
? ? ? ?郭磊老師說:
? ? ? ?“一切疲倦,都會被一床床古琴誕生時那種難以言表的喜悅沖刷走,所以我也總在經(jīng)歷一次又一次新生。”
? ? ? ?“我很幸福,能找到自己人生的意義,并為之而工作?!?/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