史記 ? 司馬穰苴

司馬穰苴
史記,卷64,列傳4
注釋,多查詢自《漢語大詞典》《王力古漢語字典》
譯文,來自《二十四史全譯》
司馬穰苴者,田完之苗裔也。齊景公時,晉伐阿、甄,而燕侵河上,齊師敗績。景公患之。晏嬰乃薦田穰苴曰:“穰苴雖田氏庶孽,然其人文能附眾,武能威敵,原君試之。”景公召穰苴,與語兵事,大說之,以為將軍,將兵捍燕晉之師。穰苴曰:“臣素卑賤,君擢之閭伍之中,加之大夫之上,士卒未附,百姓不信,人微權(quán)輕,原得君之寵臣,國之所尊,以監(jiān)軍,乃可。”於是景公許之,使莊賈往。穰苴既辭,與莊賈約曰:“旦日日中會於軍門。”穰苴先馳至軍,立表下漏待賈。賈素驕貴,以為將已之軍而己為監(jiān),不甚急;親戚左右送之,留飲。日中而賈不至。穰苴則仆表決漏,入,行軍勒兵,申明約束。約束既定,夕時,莊賈乃至。穰苴曰:“何后期為?”賈謝曰:“不佞大夫親戚送之,故留。”穰苴曰:“將受命之日則忘其家,臨軍約束則忘其親,援枹鼓之急則忘其身。今敵國深侵,邦內(nèi)騷動,士卒暴露於境,君寢不安席,食不甘味,百姓之命皆懸於君,何謂相送乎!”召軍正問曰:“軍法期而后至者云何?”對曰:“當(dāng)斬。”莊賈懼,使人馳報(bào)景公,請救。既往,未及反,於是遂斬莊賈以徇三軍。三軍之士皆振栗。久之,景公遣使者持節(jié)赦賈,馳入軍中。穰苴曰:“將在軍,君令有所不受?!眴栜娬唬骸榜Y三軍法何?”正曰:“當(dāng)斬?!笔拐叽髴帧p谠唬骸熬共豢蓺⒅?。”乃斬其仆,車之左駙,馬之左驂,以徇三軍。遣使者還報(bào),然後行。士卒次舍井灶飲食問疾醫(yī)藥,身自拊循之。悉取將軍之資糧享士卒,身與士卒平分糧食。最比其羸弱者,三日而後勒兵。病者皆求行,爭奮出為之赴戰(zhàn)。晉師聞之,為罷去。燕師聞之,度水而解。於是追擊之,遂取所亡封內(nèi)故境而引兵歸。未至國,釋兵旅,解約束,誓盟而後入邑。景公與諸大夫郊迎,勞師成禮,然後反歸寢。既見穰苴,尊為大司馬。田氏日以益尊於齊。

苗裔,①子孫后代。②引申指學(xué)術(shù)上派生之支流。--漢語大詞典
庶孽,妃妾所生之子。猶樹有孽生,故稱。--漢語大詞典
捍,字亦作“捍”。①護(hù)衛(wèi),遮擋。②抵御。④觸犯。--王力古漢語字典
閭伍,①⒈閭、伍均為古代民戶編次的單位,后以“閭伍”指平民所居。⒉借指平民。--漢語大詞典
旦日,①太陽初出時;天亮?xí)r。②明天,第二天。③特指農(nóng)歷初一日。--漢語大詞典
表,④⒈標(biāo)志,標(biāo)記。⒉又為準(zhǔn)則,標(biāo)準(zhǔn)。⑦古代天文儀器圭表(計(jì)時器)的組成部分,用以測量日影的標(biāo)竿。--王力古漢語字典
下漏,漏壺中的水下滴以標(biāo)記時刻。--漢語大詞典
仆,①向前跌倒。②⒉引申為自謙之詞。③駕車的人。--王力古漢語字典
決,①排除壅塞,引導(dǎo)水流。②斷絕。③⒈決斷。④判決。⑤處死。⑥辭別,告別。⑦副詞,必定。⑨迅疾貌。--王力古漢語字典
勒,①⒈馬絡(luò)頭。有嚼口的叫勒,沒有的叫羈。⒉引申為動詞。拉韁止馬(后起義)。②約束,統(tǒng)率。③強(qiáng)制(后起義)。④雕刻。--王力古漢語字典
勒兵,①治軍,操練或指揮軍隊(duì)。②猶陳兵,陳列士兵,陳設(shè)兵力。--漢語大詞典
申明,①鄭重宣明;闡明。②重申。--漢語大詞典
不佞,②⒈謙辭,猶言不才。⒉亦用作謙稱。--漢語大詞典
援枹,亦作“援桴”。手持鼓槌。謂隨時可以指揮進(jìn)軍。古時以擊鼓指揮軍隊(duì)進(jìn)擊。--漢語大詞典
枹鼓,①鼓槌和鼓。②指戰(zhàn)鼓。③指報(bào)警之鼓。④喻指軍旅。--漢語大詞典
懸,①掛。--王力古漢語字典
徇,①示眾。②奪取。④通“殉”。⑤通“巡”,巡行。⑦順從,曲從。--王力古漢語字典
振栗,顫抖。--漢語大詞典
左駙,古代車箱外左外側(cè)的立木。--漢語大詞典
左驂,古代駕車三馬中左邊的馬。后用四馬,亦指四馬中左邊的馬。--漢語大詞典
徇,①示眾。②奪取。④通“殉”。⑤通“巡”,巡行。⑦順從,曲從。--王力古漢語字典
次舍,①止息之所。②息宿;止息。--漢語大詞典
拊循,①亦作“拊巡”。安撫;撫慰。②護(hù)養(yǎng)。③訓(xùn)練;調(diào)度。--漢語大詞典
資糧,①糧食。泛指錢糧。--漢語大詞典
享,①⒈供獻(xiàn)。指把祭品、珍品進(jìn)獻(xiàn)給祖先、鬼神或天子。⒉引申為宴請。②⒈鬼神享受祭品。⒉按,供獻(xiàn)與享受祭品,是一件事的兩方面。引申為享受,享用。--王力古漢語字典
封內(nèi),①⒈天子或諸侯的領(lǐng)地之內(nèi)。⒉后泛指國內(nèi)或轄境之內(nèi)。--漢語大詞典
故境,原有的疆土。--漢語大詞典
兵旅,軍隊(duì)。--漢語大詞典
約束,②限制;管束。③規(guī)章;法令。--漢語大詞典
郊迎,古代出郊迎賓,以示隆重﹑尊敬。--漢語大詞典
勞師,②猶勞軍。慰勞軍隊(duì)。--漢語大詞典
已而大夫鮑氏、高、國之屬害之,譖於景公。景公退穰苴,苴發(fā)疾而死。田乞、田豹之徒由此怨高、國等。其後及田常殺簡公,盡滅高子、國子之族。至常曾孫和,因自立為齊威王,用兵行威,大放穰苴之法,而諸侯朝齊。

譖,①誣陷,說人壞話。--王力古漢語字典
齊威王使大夫追論古者司馬兵法而附穰苴於其中,因號曰司馬穰苴兵法。

追論,議論過去的事情。--漢語大詞典
太史公曰:余讀司馬兵法,閎廓深遠(yuǎn),雖三代征伐,未能竟其義,如其文也,亦少褒矣。若夫穰苴,區(qū)區(qū)為小國行師,何暇及司馬兵法之揖讓乎?世既多司馬兵法,以故不論,著穰苴之列傳焉。

閎廓,①博大。②廣闊。③寬宏。--漢語大詞典
竟,①⒈完畢,終了。⒉引申為終于。②從頭至尾?!锞故馈⒕固?。--古漢語常用字字典
揖讓,①⒈賓主相見的禮儀。⒉亦指禮樂文德。②禪讓。讓位于賢。--漢語大詞典
多,②推重,贊揚(yáng)。--王力古漢語字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