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汽車三大件變成彩電、冰箱、大沙發(fā),我們該高興還是悲哀?
在燃油車身上,我們常常說買車要看三大件,那時候的三大件指的是發(fā)動機、變速箱、底盤,但是在新能源車型上,似乎改變了。
變速箱沒有了,發(fā)動機被電機取代,或者變成增程器,底盤依然存在,但是似乎重要性沒有那么高了。而國產(chǎn)品牌的新車發(fā)布會上,大屏幕、自動駕駛、冰箱、語音控制等等,成為了宣傳的熱點,這個超寶馬,那個完勝奔馳,因此有網(wǎng)友調侃,汽車的三大件,已經(jīng)變成了彩電、冰箱和大沙發(fā)。
理想L9就是典型的代表,同級別最好的沙發(fā)、同級別數(shù)量最多的屏幕、同級別獨有的冰箱,這些配置的出現(xiàn)成為理想L9的賣點。雖然很多人嘲諷這款車是堆配置,但是銷量表現(xiàn)卻狠狠打臉,上個月,這款車的月銷量突破了一萬輛,作為一臺售價近50萬的車型,這個銷量表現(xiàn),可以說是十分出色了。
話說回來,為什么燃油車上面的三大件,會變成彩電、冰箱、大沙發(fā)?歸根到底還是因為新能源汽車的同質化越來越嚴重了。
傳統(tǒng)燃油車的所謂駕駛質感,其實大部分普通消費者的感知都是來自于變速箱,動力匹配是否平順跟腳,是我們判斷一款車好不好開的關鍵,但是在新能源汽車上,取消了變速箱變成電機驅動之后,這種差異化就無限趨近于零了,電機的響應性和平順性,是再好的變速箱都無法媲美的。
再來看新能源汽車上其他的大件,電池幾乎都是來自于供應商,寧德時代、LG等等,大家都是供應商的整合商,也談不上誰比誰更強。
而底盤幾乎是唯一能夠體現(xiàn)出各家新能源汽車機械素質的地方了,但是普通消費者對于底盤的機械素質感知是比較弱的,這就導致各家車企不得不在其他地方,體現(xiàn)出自己的差異化。
卷完理念卷硬件,卷完硬件卷體驗。而彩電、冰箱、沙發(fā),是最能被消費者直觀感受到的地方,自然也就成為了廠商們爭搶的高地。
對于這樣的現(xiàn)象,無論我們持什么態(tài)度,都是無法改變的,就像最初的手機拼的是信號和續(xù)航,如今變成了拍照、NFC、紅外、屏幕色準等等功能,你可以覺得這些功能不是一個手機最核心的功能,但是它們也確確實實影響我們的使用體驗,新能源汽車也是如此。
糾結三大件到底是什么,其實并不重要,最重要的是好用、實用、舒適才是根本,科技的進步本身就是在不斷刷新我們的認知,如果一臺車開起來不差,還有舒適的乘坐體驗,好用的大屏幕和系統(tǒng),甚至冰箱,何樂而不為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