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千年調·宋代人物畫譜》——觀宋代孩童之樂,賞千年畫作之美
CGTN重磅推出的
《千年調·宋代人物畫譜》數(shù)字特展中
涵蓋了六大主題數(shù)字展廳
全面呈現(xiàn)宋畫人物中古人生活的場景
今天讓我們一起透過古畫
來看一看宋代孩童的豐富生活

“伴”
第一個展廳“伴”是以兒童游戲為主題的“嬰戲圖”,畫家以繪畫的表現(xiàn)形式,捕捉天真無邪的孩童生活,再現(xiàn)了萌寵之伴、玩具之伴、垂髫總角之伴、親情之伴……
展廳主界面呈現(xiàn)出5幅畫的局部圖,我們可以看到小孩子嬉戲的畫面,畫中有各式各樣的玩具,讓人不禁想一探究竟,其中孩童的衣服也同樣引人注目,宋代小孩子的穿著原來是這樣。

傳為北宋蘇漢臣創(chuàng)作的絹本設色畫,現(xiàn)藏于臺北故宮博物院,畫中描繪著姐弟二人在庭院中逗貓戲耍。
姐姐身著交領袍服,紅腰帶繡滿了梅花,頭上三鬟,插著金釵,手持一面五彩方格的小旗,旗桿頭仿紅纓槍去掉槍頭。
弟弟身穿對襟紅邊半袖衫、印花褲,戴金項圈,頭上均勻扎起十余小鬟,以紅線纏著孔雀羽毛,逗弄玩耍的花貓。
擼貓竟然不是當代人的特權,在宋朝的時候大家就已經(jīng)開始吸貓了,宋代養(yǎng)貓講究“聘”,用一袋鹽或糖去有貓的人家禮聘一只貓,像迎一位新的家庭成員。

本畫是北宋蘇漢臣創(chuàng)作的的一幅絹本卷軸設色畫,該畫作原是故宮舊藏,現(xiàn)藏于臺北故宮博物院。畫中姐弟二人正在繡墩上興致盎然地玩推棗磨。
姐姐身著白底暗花衣褲,梳雙鬟,戴金釵,裹藍色、紅色及珍珠發(fā)帶。
弟弟身著紅底金紋的對襟罩衫和白色印花褲,戴金鐲,頭發(fā)為“垂髻”發(fā)式,只保留額前一撮。

推棗磨游戲以秋季三顆熟棗、三短簽、一長簽制成。
在長簽左右兩端各插一顆棗,將剩下的棗削去半邊,露出棗核的一半用三短簽插在下方,固定在桌面,將制作好的長簽放在棗核上,輕推使其旋轉,圈數(shù)多的一方獲勝。

傳為周文矩創(chuàng)作的絹本設色畫,現(xiàn)藏于美國弗利爾美術館,描畫的是婦人給孩童洗澡的場景。
通常孩童身上穿戴的衣服和飾物,寄托著父母對子女的愛與期望。
嬰孩穿的中國傳統(tǒng)貼身內衣——肚兜,上覆胸下遮肚,紅布上繡各式各樣的圖案有著趨吉避兇的寓意,也表達母親對孩子的愛與希冀。
嬰孩戴的中國傳統(tǒng)配飾——長命鎖常以金銀為材,古鎖為形,以鎖住孩童生命,保佑其長命百歲,不受邪祟的侵害。
千年調

本次數(shù)字特展還有很多精彩的篇章,下一期阿羅將帶大家走近另一主題展廳——“俚”,看看宋朝時期的社會風俗與人文風貌。
更多精彩盡在《千年調·宋代人物畫譜》,掃描下方二維碼即刻進入!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