感染途徑㈡
2020-08-20 00:36 作者:細(xì)膩質(zhì)疑駁 | 我要投稿
⒈小孩與成人的差別。兒童服用苦杏仁苷的中毒劑量比較于成人,小的多。
⒉口服與注入的差別。
⒊物種的差別。像一些兔子吃顛茄無礙,如果你又去吃這只野兔,則中顛茄毒。
⒋中毒劑量越低,則越是劇毒。
⒌抗分解能力。
⒍入侵能力。
⒎全物種都不能抗這種毒!
⒏微生物毒素。
⒐隨著食物鏈蓄積。
⒑自身體內(nèi)蓄積。
⒑⒈瞬間形成的傷口,由一些蝦兵蟹將扎傷而感染海洋創(chuàng)傷弧菌,最近的報道鱸魚也會是一個媒介。
⒑⒉接觸了臟水,感染鉤端螺旋體,十分兇險。
⒑⒊麥角菌
⒑⒋椰毒假單胞菌 這個是最接近每個人的致命細(xì)菌了,但是又是最晚獲知的。泡發(fā)黑木耳太久容易產(chǎn)生毒素:米酵菌酸。窮人吃不起太名貴的食物,吃黑木耳的機會多。
⒑⒌黃曲霉菌? 這個也容易接觸到,谷物趁早吃完
⒑⒍肉毒桿菌
⒑⒎福氏耐格里蟲
⒑⒏鼠肺線蟲(蛞蝓險情)也比較容易遇到,家里的衛(wèi)生間一到雨天就有可能出現(xiàn)
標(biāo)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