抗抑郁藥怎么吃才更有效?什么時候才能停?怎么才更安全?
“抑郁癥”是一種會影響情緒、思考、行為及活動力等的疾病,低落的情緒會持續(xù)表現,影響個人的日常生活與人際關系。癥狀包括常感到情緒低落、沮喪或失望,對日?;顒邮ヅd趣或樂趣,體重顯著減輕或增加、疲倦等。
根據最新研究發(fā)現,疫情會對全球心理健康產生重大影響。加上現在的經濟環(huán)境和全球局勢影響,使得抑郁和焦慮人數悄悄上升,導致全球每年新增超5千3百萬人患抑郁癥。

現階段仍未確切了解抑郁癥的成因,普遍認為與血清素與腎上腺素等神經傳導物質的濃度太低有關。一般而言,輕微抑郁癥,可以采用非藥物治療,如心理治療、催眠療法、認知行為療法來幫助病人用正向眼光看待事物。如果嚴重影響到工作、生活、課業(yè)表現,醫(yī)生一般會加你心理咨詢合并藥物治療,被認為是最佳的組合。
對于使用藥物治療抑郁癥,很多人可能會有疑惑,抗抑郁藥要吃多久?什么時候才能停?有哪些副作用?如何吃才能更安全?今天,心理專家、催眠師榮新奇教授帶大家來了解一下這些問題。
服用抗抑郁藥,通常需要一到兩周才開始見效。服藥6到12周,藥效才能完全發(fā)揮出來。如果2到4周仍未見改善,建議與醫(yī)生討論是否需要調整治療計劃。
服藥過程中,有任何問題、都應該如實和你的醫(yī)生說明,這里給大家一個建議,很多醫(yī)院對于患者可能都是“流水式”作業(yè),建議患者在看診時,不要怕麻煩醫(yī)生,多和醫(yī)生講出自己的感受,這樣醫(yī)生才能對你的病情更加的了解。

許多病人擔心服用抗抑郁藥會上癮、戒不掉,所以抗拒服藥。其實,抗抑郁藥并不會成癮。榮新奇教授提醒大家:切莫貿然停藥。尤其是已經服用超過四周以上,猝然停用,一到兩天內有可能會發(fā)生停藥癥候群,例如:焦慮不安、失眠、頭痛、疲倦、易怒、類流感癥狀、惡心或抑郁癥復發(fā)。
常見的副作用有腹瀉、惡心嘔吐、性功能障礙、嗜睡和體重增加。如果無法忍受副作用想換藥或停藥,應先與醫(yī)生討論,通常需要數周的時間逐步減量,讓身體慢慢適應。
服用抗抑郁藥應注意與食物的交互作用
如果正在服用抗抑郁藥物,尤其是單胺氧化酶抑制劑,建議避開富含酪胺酸的食物,例如:經過發(fā)酵、腌漬的加工品,包括起士乳酪、腌漬肉品(臘肉、香腸、培根)、優(yōu)格、酒類、味精等。

酪胺酸是一種幫助人體調節(jié)血壓的胺基酸,會受單胺氧化酶調節(jié)與分解。服用單胺氧化酶抑制劑(MAOIs)則會抑制單胺氧化酶作用,如果攝取高酪胺酸的飲食,體內酪胺酸會快速累積,引起嚴重高血壓危象。
因此,如果正在服用抗抑郁藥,榮新奇教授建議:
(1).應與醫(yī)師或藥師確認,服用的藥物是否為單胺氧化抑制劑?如果是的話,用藥期間應避免吃富含酪胺酸的食物、節(jié)制飲酒,或者堅持嚴格按照健康飲食、作息來生活。
(2).如果同時出現以下數種癥狀,有可能是高血壓危象,應盡快就醫(yī):?嚴重頭痛?惡心與嘔吐?胸痛?身體出汗?視力發(fā)生變化?心悸?呼吸急促?流鼻血?意識混亂。
心理專家榮新奇教授提醒抑郁癥患者,應遵醫(yī)囑按時服藥,千萬不要自覺癥狀好轉,擅自減藥或停藥,容易使抑郁癥復發(fā),甚至惡化。如果服藥后出現不適或副作用,應盡速回診就醫(yī),唯有正確使用藥物,康復之路才會走得更順暢。
原文原創(chuàng)自榮新奇教授催眠心理工作室,如需轉載,請取得許可并標明出處。有任何疑問,可以點擊頭像私信聯(lián)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