皮膚健康人健康

皮膚是人體最大器官,除了有限孔洞,它幾乎完整的包覆著人體,我們與環(huán)境的永久互動都是由皮膚介導的,所以它提供了你對一個人的第一印象。并且無論是按摩、手法治療,還是親熱,都是通過皮膚對人產(chǎn)生作用。

健康皮膚的屬性
皮膚質(zhì)量在人類進化、心理學、美容治療和實踐以及臨床研究中的意識和重要性不斷提高,有助于識別健康皮膚質(zhì)量的屬性框架,基本3個類別:視覺、機械和質(zhì)地。
視覺屬性是純粹可見的,即使在完全消除皮膚上的質(zhì)地缺陷之后,也能通過光在皮膚上的反射來評估。比如色素沉著不均勻、較深色的皮膚、油性或干燥等。

質(zhì)地屬性通過觸摸感知并通過紋路圖像查看。包括平滑度或粗糙度、存在或不存在老化或光損傷、細紋或粗紋或皺紋的存在、毛孔粗大等。

機械屬性與皮膚的運動方式有關,可以通過物理操作或皮膚變形來測量。彈性或回彈力是皮膚的一種機械特性,它會隨著真皮彈性纖維網(wǎng)絡的完整性受損而降低。

健康皮膚的意義
一個人的皮膚外觀提供了關于一個人的大量信息。潔凈的皮膚是身體的“健康視覺證書”之一,反映了整體健康和活力,以及疾病和營養(yǎng)狀況。
皮膚的當前特征是在考慮到健康、疾病和性選擇的情況下進化而來的。人類的相對無毛是為了抵御寄生蟲并結合汗腺的發(fā)育以實現(xiàn)有效散熱的適應。豐富的血管網(wǎng)絡進化為支持皮膚的汗腺、毛囊和增殖細胞,而不同性別、年齡、皮膚部位和地理位置的多樣化共生微生物組會影響皮膚質(zhì)量的屬性。

可見的皮膚狀況也可以驗證生殖健康和生育能力。皮膚質(zhì)量的屬性(例如,質(zhì)地和均勻的顏色)有助于感知面部吸引力,可能與配偶選擇和交配成功相關,可能是因為一個人的皮膚狀況表明他/她的免疫系統(tǒng)質(zhì)量。

皮膚對心理的影響
外表和對吸引力的看法是多因素的,并且錯綜復雜地聯(lián)系在一起。皮膚作為一個人與周圍環(huán)境的主要界面,會影響他人對一個人的健康、性格特征、年輕程度以及情緒和心理健康的判斷。重要的是,自我認知會受到與他人互動和他人判斷的影響。
因此,一個人的皮膚質(zhì)量會對個人產(chǎn)生強烈的社會心理影響。皮膚質(zhì)量差、有損傷、疤瘢或皮膚病,尤其是當這些位于暴露部位時,會造成恥辱感、社交互動的障礙、自我認知等方面的負面影響。

皮膚老化
人體皮膚老化是一種由內(nèi)在(時間和遺傳)和外在(主要是環(huán)境)因素驅(qū)動的復雜現(xiàn)象,這些因素逐漸改變皮膚成分并影響我們皮膚的整體外觀。

最重要的外在因素之一是長期暴露在陽光下,通過比較經(jīng)常暴露在陽光下的皮膚區(qū)域和免受陽光照射的皮膚區(qū)域,可以很容易地看出其有害影響(光老化)。

臨床上,內(nèi)在或時間性皮膚老化導致表皮和真皮萎縮,皮膚干燥,皮膚彈性降低,出現(xiàn)細紋,皮膚和毛細血管脆弱,而外在老化的特征是出現(xiàn)色素斑,深皺紋和毛細血管擴張。組織學上,皮膚老化導致表皮厚度減少。

完美無瑕的皮膚是最普遍需要之一,它與人的幸福感緊密相聯(lián),它奠定美的基石,是面部吸引力的重要組成部分。
參考文獻
Pena AM, Baldeweck T, Decencière E, Koudoro S, Victorin S, Raynaud E, Ngo B, Bastien P, Brizion S, Tancrède-Bohin E. In vivo multiphoton multiparametric 3D quantification of human skin aging on forearm and face. Sci Rep. 2022 Sep 1;12(1):14863. doi: 10.1038/s41598-022-18657-z. PMID: 36050338; PMCID: PMC9437074.
Humphrey S, Manson Brown S, Cross SJ, Mehta R. Defining Skin Quality: Clinical Relevance, Terminology, and Assessment. Dermatol Surg. 2021 Jul 1;47(7):974-981. doi: 10.1097/DSS.0000000000003079. PMID: 34148998; PMCID: PMC8231670.
Olejnik A, Semba JA, Kulpa A, Dańczak-Pazdrowska A, Rybka JD, Gornowicz-Porowska J. 3D Bioprinting in Skin Related Research: Recent Achievements and Application Perspectives. ACS Synth Biol. 2022 Jan 21;11(1):26-38. doi: 10.1021/acssynbio.1c00547. Epub 2021 Dec 30. PMID: 34967598; PMCID: PMC87878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