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春永蝦蟹養(yǎng)殖技術分享:開塘、種草和肥水小技巧
新年伊始,萬物復蘇。蝦蟹養(yǎng)殖塘口也需要做好養(yǎng)殖前的準備工作了。中央農廣校蝦蟹養(yǎng)殖全國共享師陳春永來從塘口準備、水草栽種、肥水這三個方面給大家介紹一下。

1、塘口準備

正方形塘口的拋荒面積是比較大的,形狀越接近正方形,產量也會越低。相反,越是長條形,產量也越容易提高。主要原因在于:蝦蟹具有溜邊的習性,長條形的塘口易于滿足蝦蟹溜邊的需求,更適合蝦蟹生活。另外,正方形的塘口利用率也是比較低的。例如一個20畝的塘口,如果是正方形,它的養(yǎng)殖利用率只能占到70%,也就是真正發(fā)揮養(yǎng)殖作用的面積僅28畝,其余的相當于拋荒了。

建議可以將類似正方形的塘口改為2個塘,有些養(yǎng)殖戶會有顧慮,認為改成2個塘口后中間多出一條路,不是浪費了養(yǎng)殖面積嗎?其實不會。因為改為長條形狀后,產量可以得到有效提升,實際養(yǎng)殖的利用率也會提高。
2、水草栽種

平臺進行旋耕,把溝里的水位添加到與平臺齊平,之后在平臺干種草(平臺無水)時可采用以下方法:南北方向,行距和株距都以4米*4米的方式種2排,空8至9米后,再以行距和株距都是4米*4米的方式種2排,以此類推。這種干種草的好處是:橫看橫成行,豎看豎成行,水草栽種比較方便。一邊栽草一邊上水,待平臺種草結束,水位慢慢上升,水草不易掛臟,不掛臟的水草醒草較快,生長也較快。
3、肥水時機

水草栽種結束,什么時候肥水為最佳時機呢?很多養(yǎng)殖戶朋友習慣于在剛栽完水草時就立刻在草叢中撒入尿素或復合肥,實際上,這樣的方式是不推薦的。也有一些養(yǎng)殖戶會在剛栽完水草就進行肥水,這也是不科學的。那么,應該在什么時間段肥水是最合適的呢?水草栽好3-5天,發(fā)現(xiàn)水草已抬頭蘇醒,此刻可以抓出一把水草檢查一下,確保已長出新芽,吐出新須3-5公分,即可判斷水草已經移栽成活。此時才是肥水的最佳時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