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巴胺騙局
多巴胺是一種激發(fā)人類生命活力的生理因素,任何讓我們覺得高興的事物都會激發(fā)獎勵系統(tǒng),在正常狀態(tài)下會讓人免受消極情緒的困擾,但是如果在人類沒有消極情緒的時候讓人類面對過的的多巴胺刺激,就會陷入多巴胺騙局。 所謂的多巴胺騙局即為多巴胺刺激并非對準某個具體的目標,而是一種期待獎勵的感與沖動,且會在得到獎勵的那一瞬間消失,即多巴胺只會影響行動而非目標。 ?那么將多巴胺對準怎樣的目標便很重要了。平常生活中沒有多余的外部刺激,多巴胺對準的是我們的生理需求,但置身在商家進行創(chuàng)設的消費主義環(huán)境中,多巴胺對準的是在外部消費品、廣告宣傳、宣傳下神經(jīng)獎勵機制,即“即將也許會獲得的快樂”與“去獲得這一快樂的行動”,以及獲得目標那一瞬間的過程。這樣的行為并不會讓我們增加幸福感的體驗,因為上文已經(jīng)說過,多巴胺控制的是行為而不是快樂,它只會督促我們行動,而不負責真正的愉悅。 那么這意味著我們在多巴胺的操縱下關注到的只是為得到的焦慮和希望得到的期待,而非我們真正需要的事物,若非將多巴胺的期許有目的的引導向可以幫助我們實現(xiàn)幸福的目標上,否則我們就是在消費主義社會中被外界牽著鼻子走。更遑論有的時候我們在外界刺激物激發(fā)我們的多巴胺的時候我們可能會無法獲得獎勵和刺激的情況了 那么如果我們在多巴胺獎勵機制的帶領下沒有拿到期待的成果,會發(fā)生什么? 多巴胺激勵機制是有三個部分組成,第一個部分是外界刺激,第二個部分是期待獎勵,第三個部分是實現(xiàn)獎勵。外界刺激比如說香甜的食物,漂亮的衣服,當你行走在琳瑯滿謬的大型商場的時候,目之所及皆是對你多巴胺的刺激,讓你腎上腺素分泌過快,激發(fā)了你的購買欲,可是如果價格太貴或者短時間內(nèi)沒辦法獲得,或者干脆就沒辦法獲得,你又會怎樣呢?當一個人長時間處于外界刺激和將得未得的狀態(tài)時,個人會因為自身目標沒有達到而陷入焦慮狀態(tài)當中,在外界刺激的掩蓋之下,你忘記了自己也許根本不需要這些多余的食物和衣服,只是希望獲得他那一瞬間的喜悅感,但是因為種種原因沒有辦法獲得,你就會因此而感到焦慮,開始懷疑人生,甚至會產(chǎn)生一些迷惑的攻擊行為,這一切都是為了給自己在短期內(nèi)沒有獲得外部刺激物而產(chǎn)生的失落感的解釋而已;如果你意志力非常強大,克制住了不必要的外部刺激物的影響,沒有選擇去追隨擁有外部刺激物,那么你也可能回去用獲得擁有其他物品來進行代償,掩蓋自己面對外界刺激時產(chǎn)生得焦躁感。但是問題的關鍵也是棘手之處在于,一個人如果長期處于在外界的刺激之下,那么原有的需求會被不斷的刺激所掩蓋,只有能掀起更高神經(jīng)刺激的物品才能引起你的注意,慢慢的你會失去對一些最基本的情感、需求的注意力,因為只有更激烈的刺激才能引起你的關注。而一旦沒有辦法獲得這些刺激,你就會陷入到對于自己能力和獲得感的雙重否定的虛無中,這種虛無又會引發(fā)更大的焦慮和尋求刺激,而對于虛無的刺激的尋求并不會讓你到達自己真實的去求和目的,它駛向的一定是一個相反的方向。 多巴胺獎勵機制在現(xiàn)實生活中對我們的影響有哪些呢?無所不在的電視媒體廣告,商超里琳瑯滿目的商品,只需動動手指就能獲得的世界資訊,我們對于情緒價值和個人生活需求的滿足越來越高,只有更大的情緒刺激才能讓我們獲得滿足,可這滿足背后的并非是此心安住,而是對于更強烈刺激物的尋求,所以你開始不停的進入視頻軟件的豎屏模式,開始不停的逛電子商城和在大型商超里流連忘返,而慢慢迷失了自己的真實需求,甚至面對其實你已經(jīng)擁有的真實基礎需求不屑一顧,“因為自己看到了更好的”,不是嗎?尤其是手機短視頻,這幾乎是為了激發(fā)用戶體內(nèi)腎上腺素和多巴胺而精心設計出來的,我們在不斷追逐更強大的精神感官刺激的過程中精疲力竭的期待著什么,直到大腦像是一團漿糊一樣迷迷糊糊,直到心里負載能力超越上限,或者眼睛不適。被切割的支離破碎的思維能力和不斷追求刺激的感官神經(jīng)讓我們不能聚焦在真正重要的事物中,讓我們?nèi)諠u忘卻了自己還有心智模式這一強大的思辨能力和感官要素去實現(xiàn)我們的長遠目標,而只是留戀在視覺、聽覺、嗅覺、味覺的感官刺激中流連忘返。 那么我們應該如何正確使用多巴胺這一原生嵌套的生理系統(tǒng)?剪除不需要的欲望,減少外界刺激和多巴胺的過量分泌的一個非常好的方法就是弄清楚你的真實需求,降低你的生活水準,在你需要的和外界教唆你應該需要的之間清楚的劃分分界線。這需要讓我們不斷的明確我們的真實需求,追逐可視化的外界刺激物固然是簡易可得的,但是明確我們的真實需求是一件更重要的事情,因為前者是追逐和迎合外界為你創(chuàng)設的欲望,而后者是去探索你的真實需要,滿足你的真實想法。用分析檢索和內(nèi)視內(nèi)訟的方法不斷的明確自己的真實需求,不僅可以讓自己更明確自己到底想要什么,還能讓自己在外界的刺激中保持冷靜,不必讓自己陷入外界刺激。 以及可以做那種即時就可以獲得的反饋,比如拖地、洗衣服、做飯、寫作、看書,縮短目標和實現(xiàn)之間的距離,讓自己感受到穩(wěn)定受自己控制的反饋,即把自己受到怎樣的刺激,實現(xiàn)怎樣的需求全部掌握在自己的手里。不僅可以提高自己對于生活的掌控力,而且可以讓你在面對一些外部刺激物的時候更加游刃有余。 或者我們可以極富創(chuàng)意性的將多巴胺和拖延癥結(jié)合起來,用來功課拖延癥的課題。在我的認知中,拖延癥或者是注意力不集中主要是由兩部分構(gòu)成,第一部分是不想相信自己的努力可以推動事情的進展,第二部分是事情本身的壓力和周圍人的期許構(gòu)成了巨大的心理壓力,除非有保證只要我們動一下整個事態(tài)就會得到顯著的推動,但即便如此我們又會因為前者而遲遲不愿意有所動作。那我們就可以把目標和多巴胺進行鎖定,幫助我們更簡易方便的的推動我們自己的目標,而不是被多巴胺帶來的過度刺激迷惑了神智。 但是毫無疑問的是,要擺脫多巴胺的控制的前提是,我們要深刻的了解和認識多巴胺的真正含義與影響和我們的真實需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