裃
原文http://t.cn/R7CSAwi裃-46681

日本大百科全書(Nipponica)“裃”的解說?
江戶時代(1603年~1868年 265年)武家服裝的一種。原本,同質同色上、下成對統(tǒng)稱為“上下”。室町時代?(?1336年-1573年),將素襖袖去除的肩衣和袴的組合公服化。到了江戶時代,像伸展肩膀一樣把褶子做得很深,作為禮服穿著。正式使用麻布制,后世,上流武家之間也開始使用絲綢。雖然沒有特別的顏色規(guī)定,喜好藍色、灰色等純色和碎花印染。另外,肩衣的兩胸和背部3處,袴的腰部加上家紋。采用長袴長裃,上流武家在殿中的禮服。半裃配切袴,一般武士的公服。后期作為老百姓等的禮服被廣泛使用。另外,將非上下同質的東西稱為“繼裃”,作為簡儀。另外,初期的肩衣沒有褶皺,肩寬也很窄。?
?
[高田倭男]?
[參考項目] |肩衣 |袴?
?

不列顛國際大百科全書 小項目詞典“裃”的解說?
?
寫作上下。江戶時代的武士中禮服,同時也作為庶民的禮服被使用。原本,上衣是直垂、素襖、大紋,與下衣的袴同質,同色,同紋的話意味著“裃”,17世紀以后,肩衣著袴(肩衣袴)是武士的出仕裝和日常裝,這似乎是所謂的“裃”。根據(jù)袴的長短,長裃、半裃有所區(qū)別。條紋袴是所謂的“繼裃”,簡裝、帶里子的叫做“襯裃”。布料麻為正式,其他為簡式,紋樣多為霰小紋、鮫小紋等小紋類。顏色是藏青色,憲法(黑茶色小紋染),茶色,萌黃等。兇事使用黑色和水淺黃無紋。?
?

百科全書Mypedia“裃”的解說?
?
寫作上下。指上衣肩衣和下衣袴共布的衣服。室町時代的肩衣袴進一步形式化,肩衣的形狀很大,用鯨須修剪形狀,裝飾褶皺,變得華麗。古時用繻子、緞子等,江戶時代的禮服、公服使用的是麻制單一小紋染,背和兩側附上家紋。另外裃有袴長的長裃和袴短的半裃,前者是身份高的武家禮服,后者是一般的公服。上下材質不同的叫“繼裃”,略裝用?!嚓P項目奈良曬|熨斗目|禮服 http://t.cn/A66jFWVi[/cp]
*個人翻譯 僅供參考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