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Q到底對混音做了啥以及怎么利用EQ的原理來處理問題
EQ會改變頻率信號的分布
三個要素
頻率點,增益數(shù)值,以及Q值(頻率的影響范圍)
穿插一個傅里葉變換

一段聲音經(jīng)過人的大腦,大腦是能很快并且精準(zhǔn)的分辨出說話的人是男是女,發(fā)出聲音的機器是什么機器,甚至在熟悉的人聊天中,你沒有看到對方的容貌卻能具體說出說話的人是誰
比如低頻多的是男聲,高頻多的是女聲,更高頻率的有可能就是噪音,那么比如在菜市場里面,各種嘈雜的聲音都有,但是如果你想具體聽到哪個地方哪個男聲或者女聲,是能做到的,
這是因為你可以在大腦中快速的做傅里葉變換,然后進行濾波,區(qū)分出你想要聽到的聲音
回到EQ
第一步,衰減EQ創(chuàng)造出清晰度
衰減EQ在頻譜上的不同部分制造出分離
它不僅衰減了它所在的頻率,還會更加凸顯出兩側(cè)的頻率

那么應(yīng)用的話,比如

兩個分別占據(jù)了相鄰頻率范圍的聲音,能通過衰減他們中間的頻點,使他們更明顯
我們感知頻譜中一部分的方式,取決于它周圍所發(fā)生的事物
一個經(jīng)典的擱架式EQ

在增益前的小凹陷
為衰減點前后制造出了更多分離度
衰減掉越多的頻率(這里是相對來說,并不是直接意義上的越多越好),就能留出更多的頭部空間,用來給你的飽和效果器,壓縮器與限制器
衰減EQ還有一個原因就是
凸顯出一個聲音,只需要把你不需要的部分去掉就可以
如果我有一個分布于整個頻譜的聲音,我可以通過衰減一兩個頻點,就能在混音中把他推的更靠前,之后再進行電平校準(zhǔn)
但是這些衰減頻點需要精心放置
第二步,明白哪一部分的聲音是需要的,哪些是不需要的
有時候了解如何衰減EQ是很困難的,尤其是聲音本身就很不錯,但是放在混音中卻不合適的時候
聲音包含兩個主要的頻率部分
一個是基頻,一個是高頻諧波

如果你使用高通濾波
把基頻和頭幾個諧波濾除掉的話

剩下來的就是聲音的紋理
但不會有與之相關(guān)的強勁的根音
一般來說,位于頻譜上越高位置的諧波,對你所感知的音符影響越小,那里更像是聲音的味道
這是由于諧波列越往上走,無調(diào)音會越來越多

這就是聲音的音色
這些高頻的紋理諧波,就是我們區(qū)分吉他,鋼琴,笛子等聲音的原因,這其中是有基頻的,只是我們很難聽出來
辨別出你不需要的聲音的方法是,播放全部的聲音
然后在頻譜上滑過一個衰減的EQ

如果你發(fā)現(xiàn)衰減掉某個頻率并沒有顯著地改變聲音的音色,就可以放心衰減掉。
前提是在做衰減時,你需要在整個混音中聆聽這個聲音
當(dāng)你故意要填充頻譜一部分的時候,把某個聲音或配器嵌到混音中,還是十分困難
這就來到了第三步
通過增益來找到聲音能嵌進混音中的位置
如果你想把一個聲音嵌到混音中,但是無處下手,先把音量拉低5db(不一定,根據(jù)實際情況用合適的數(shù)值)
用一個增益EQ在頻譜中掃頻,來找出聲音在混音中存在的位置(這個聲音它的重點應(yīng)該是放在哪個頻率范圍,通常意義上的不跟別的樂器打架,突出自己的優(yōu)點,正確的擺位等)

這個技巧也可以用來找出你的混音中空缺的地方,如果你想把它塞得更滿
學(xué)習(xí)EQ最重要的就是聽
不要被頻譜分析儀所欺騙,所以閉上眼睛來做EQ