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是傳奇2》來了?看威爾史密斯新作如何破圈
北戴河桃罐頭廠電影修士會
有一部生存題材電影,成了我們許多人的啟蒙之作,甚至是心中神作,那就是從未在國內(nèi)院線上映過的《我是傳奇》。
影片相信許多觀眾都看過,對我來說即便時隔多年,關于情節(jié)的印象依然歷久彌新。
電影世界觀建立在人類被病毒感染的后啟示錄時代,由威爾史密斯扮演的軍方病毒學家羅伯·奈佛,因自身有自然抗體未受感染,成了整個紐約市唯一的幸存者。電影鋪設了兩種截然不同的結(jié)局,也是為大家所津津樂道的話題,在這里就暫不劇透了。
老實說,《我是傳奇》的劇情并不復雜,但能如此膾炙人口,我認為有許多值得探討的部分。
1.威爾史密斯塑造的“一人一狗”經(jīng)典符號
能被國內(nèi)觀眾稱作“史皇”,手捧奧斯卡小金人、頭頂國際影帝頭銜的威爾史密斯,歷來是好口碑的保證。在《我是傳奇》中,大量與愛犬山姆的對手戲——威爾為尋找山姆孤身涉險、山姆舍命護主,威爾含淚忍痛結(jié)束愛犬生命……從史皇的演技,到種種場景細節(jié),無不將孤獨與陪伴,愛與死亡,人與狗的情感詮釋得淋漓盡致,有緊張更有感動?!耙蝗艘还贰边@對組合也早已成為生存題材的超級符號,甚至是影史上的經(jīng)典形象,曾被諸多作品致敬。
2.對于生存世界充滿細節(jié)的想象
除劇情予以觀眾的思考與感動,另一方面則是電影通過海量細節(jié)編織出來的世界觀與生存場景,讓觀眾們徹底沉浸于其中。尤其對比2007年之前的生存電影,《我是傳奇》可以說是塑造了一種全新的表達形式,不再局限于無休止的戰(zhàn)斗。
紐約一改繁華景象,雜草叢生的鋼鐵叢林里,野鹿肆意奔跑,轉(zhuǎn)眼卻被獅子捕食。

空蕩蕩的街頭,隱藏著非常多的彩蛋,等待觀眾會心一笑,危險中也有詼諧。

除宏觀場景的塑造,回歸到威爾所飾演的主角本身,也有諸多可圈可點。
日復一日堅持不懈的健身鍛煉,是在這個危機世界里生存下去的本錢。

身為軍人和科學家,偶爾也會化身樂子人在戰(zhàn)斗機上打高爾夫,這種脫離現(xiàn)實的場景在電影中變得合理化,也體現(xiàn)了想象力。

而面對成群的“怪物”,即便威爾也不得不與愛犬蜷縮于浴缸,孤獨、害怕的心理描繪深刻且讓人揪心。

《我是傳奇》可供探討的細節(jié)實在太多了。生理上需要抵抗饑餓和疾病,心理上,孤獨與恐懼也無時無刻不在侵襲。但也正因如此,才成就了這部佳作。
這才是真實的生存,有血有肉的刻畫。
上映十余年后的今天,關于《我是傳奇2》何時到來的提問,依舊熱門。
甚至有許多的生存題材愛好者還另辟蹊徑,希望能找到比肩《我是傳奇》的游戲,以期體驗在危機世界求生、探索的樂趣。
何曾想就在近期,威爾史密斯竟然真的親自飾演了一部生存短片,這或許意味著《我是傳奇2》即將到來?

影片中,威爾史密斯恍若身處度假勝地,介紹起天堂般的自由之地:如果想要探險,你可以闖入荒野之中;如果想要豐盛佳肴,只要你能捕獲食材,燒烤、香煎還是煙熏,隨你料理;雙輪、大馬力的野馬,多種座駕,任你挑選……

如果你足夠細心,影片中也埋藏了許多彩蛋:魔方與威爾·史密斯的另一部經(jīng)典電影《當幸福來敲門》有所關聯(lián),而野馬汽車折射的則正是《我是傳奇》。
然而下一秒畫面一轉(zhuǎn),路人情侶面對兇狠“鄰居”的“敲”門,幸福落荒而逃,美好轉(zhuǎn)瞬即逝,世界已被“污染者”占領。威爾新角色——特雷·瓊斯正式登場,化身“傳奇幸存者”,為人類的延續(xù)和未來,再一次挺身而出。
看完短片,或許你已經(jīng)發(fā)現(xiàn),這部“我是傳奇2”其實是光子工作室群自主研發(fā)的開放世界生存大作《黎明覺醒:生機》的代言廣告片。
為了拍出生存“正統(tǒng)”以及大片感,整個拍攝團隊陣容堪稱好萊塢頂配——《金剛:骷髏島》導演喬丹·沃格-羅伯茨親自執(zhí)導,威爾·史密斯作為品牌代言人領銜主演,順帶一提,這也是威爾首次代言電子游戲。
其實在之前,已有許多生存題材的移動游戲,但均難以企及《我是傳奇》的高度,你可以說出100個原因,但最根本的還是——沒有威爾·史密斯,不對味。
如今,威爾真的來了!這款對味的“正統(tǒng)”生存游戲是否能如我們所期待的,令玩家和所有生存愛好者眼前一亮?
生存題材可以虛構(gòu),但一定離不開真實。
而真實感的本質(zhì),就是把細節(jié)做到極致。
若以電影的視角來分析游戲,無外乎——品質(zhì)(產(chǎn)品技術(shù)、畫面質(zhì)感、場景服化道)和內(nèi)容(劇情敘事、游戲玩法)。
首先是品質(zhì)。在該產(chǎn)品的研發(fā)紀實片中我們了解到,《黎明覺醒:生機》采用了虛幻引擎4(UE4)制作,這是大片中經(jīng)常被應用的引擎技術(shù),諸如《火星救援》、《星際大戰(zhàn)外傳:游俠索羅》、《西部世界》、《權(quán)利的游戲》等背后制作都有其身影。
基于虛幻引擎4,配合后期處理便能達到電影級的效果,包括環(huán)境立方體貼圖、環(huán)境遮擋、高級泛光、顏色分級等,都有震撼視覺的表現(xiàn),尤其對于開放世界的承載與呈現(xiàn),可以說是一大助力。

得益于此,此前《我是傳奇》的場景更多是局限于紐約,但在《黎明覺醒:生機》高達100平方公里的無縫地圖里,包含了城市、沙漠、雨林、海洋等多種地形地貌,甚至還有晝夜更替、實時動態(tài)天氣系統(tǒng),像沙塵暴、雷雨、酸雨等氣候災害也都在不同的環(huán)境中呈現(xiàn),對玩家的生存提出種種挑戰(zhàn)。

這里補充一下,所謂的無縫大地圖就是游戲玩家口中常說的“沒有空氣墻”,玩家可以從最南邊的科勒礦山與金色沙漠出發(fā),來到中部平原與賽恩斯丘陵,橫跨紅木森林一路北上,最終到達奧利雪山。

公路電影的浪漫、速度與激情的狂飆,基于虛幻引擎4打造的無縫大地圖,這些都可以在游戲中實現(xiàn)。
其實早在研發(fā)階段,光子團隊就已經(jīng)為打磨游戲品質(zhì),專門邀請了首批登頂珠峰的登山運動員桑珠、東南大學建筑學院教授周琦、中國社會心理學會會長汪新建等不同領域?qū)<?,對游戲?nèi)的生存、建造和社交等多個系統(tǒng)進行深入探討。這也是為什么該作的場景足夠震撼的原因,對于細節(jié)還原,他們著實下了苦功。
虛幻引擎4的強大毋庸置疑,而如果將其比作骨頭,那建模就是血肉。在研發(fā)紀實片中可以看到,《黎明覺醒:生機》里人物模型面數(shù)達到62000面,威爾的胡須和皮膚質(zhì)感都被高精度還原,甚至于法令紋、頸紋都清晰可見。

同樣超擬真的還有服化道,設計組在參考《我是傳奇》后,為威爾升級配備了頂級生存裝備:5.56 x 45mm的全自動突擊步槍;以GORA- TAX面料為設計核心,防水透氣內(nèi)層帶軟質(zhì)碳纖維的長款風衣;輕便容量大,隨時應對特殊情況的單斜肩戰(zhàn)術(shù)背包;以及防滑、防割、保暖護手的防御型戰(zhàn)術(shù)手套。全方位武裝,可以說是把威爾的戰(zhàn)斗力直接拉滿。

電影表演中講究聲臺行表,游戲同樣如此。而如何將游戲人物角色做到不生硬不出戲,保證生動擬真?這里不得不提及《黎明覺醒:生機》另一項重要科技——動作捕捉技術(shù)。這也是影視制作中經(jīng)常使用到的尖端技術(shù)。
據(jù)了解,騰訊光子工作室群早早便擁有了自己的動捕團隊,甚至從全球網(wǎng)羅擅長此項技術(shù)的專家。所謂動捕,就是一種可以對人或動物的行動和移動進行捕捉并將數(shù)據(jù)轉(zhuǎn)移到3D角色上的技術(shù)。
得益于威爾本身過硬的演技和演繹生存電影經(jīng)歷,配合技術(shù)力加持,游戲中“傳奇幸存者”特雷瓊斯無論是表情,抑或是動作表現(xiàn)力可以說是100%還原了威爾,絕對足以稱得上是生存專家了。


而除了威爾的角色模型如此生動,每一位玩家在進入游戲之初,都可以捏造出如此精致的人物模型,超高精度的品質(zhì)可謂“整容級”。這也大大加強了玩家的代入感,實現(xiàn)了開放世界里的“千人千面”。

以上種種,可以說都是基于技術(shù)力帶來的生存游戲體驗革新。
雖說限于篇幅,單從場景、人物說品質(zhì)、談技術(shù),難免有些管中窺豹,但從專業(yè)游戲評分來看,《黎明覺醒:生機》頗受玩家好評,其在TAPTAP評分高達8.0,好游快爆評分也擁有8.1。


觀影先看分,玩游戲也一樣。
而除了品質(zhì)之外,內(nèi)容是另一個評判游戲好壞與否的重要標準。對于生存題材,我將其劃分為受限和不受限,唯有同時實現(xiàn)這兩點,才能稱得上是出色的生存作品。
首先是受限。生存不像純槍戰(zhàn)的影視或游戲,“活著”才是此題材的內(nèi)核,而活著并不是件容易的事,看過《我是傳奇》的觀眾應該對此印象深刻,威爾為生活所需不禁屢次涉險,可以說是絕處逢生。而《黎明覺醒:生機》模擬人體所需,設計了12項生存指標,從身體、精神到衛(wèi)生,都需要玩家自行解決,需要不斷探索世界。

當然,這也是最有意思的地方。
因為幾乎所有生存題材的精彩劇情都是圍繞探索展開。
在100平方公里的地圖上,光子團隊預埋了2000+個彩蛋,玩家就如同在《我是傳奇》電影中,不經(jīng)意間就能發(fā)現(xiàn)某一幀彩蛋的驚喜。

另外,代言人威爾史密斯也將與游戲深入聯(lián)動,化身為“傳奇幸存者”,與玩家開展一系列驚心動魄的劇情任務。這種娓娓道來的線性敘事,一方面可以幫助玩家快速上手游戲玩法,其次也是了解游戲世界觀,感受游戲人文表達的最好方式。
我相信,這種精心鋪設的路徑,不僅可以滿足玩家此前希望與威爾同行的想象,也可以從中不斷獲得內(nèi)心觸動以及對于生存的思考。
內(nèi)容的另一方面即所謂的不受限。是指在開放世界中,我們所能做的事:手持加特林橫掃怪物固然痛快,《黎明覺醒:生機》的戰(zhàn)斗系統(tǒng)也確實足夠出色,但蘿卜青菜各有所愛,威爾也不是一直在戰(zhàn)斗。
生存之外,也應該有生活。
無論是廣告片,還是玩家UGC內(nèi)容中,都能看到《黎明覺醒:生機》多樣化的玩法。

你可以在風景絕勝的美地,在3600平的超大地基上構(gòu)筑自己的夢想家園,超過1200種家具為你的棲居地裝飾一新,呈現(xiàn)不同風格。
你可以釣魚、砍樹、挖礦等,游戲設有多種多樣的職業(yè),對應不同增益屬性,都能幫助你在巨變后的世界求生。

你甚至還可以把游戲當作一個社交工具,與好友在營地里開啟篝火晚會,聊聊彼此最喜歡的生存題材作品,分享彼此的見解。
我甚至不禁想到,在《黎明覺醒:生機》里的威爾,是否會因為遇見非常多的玩家摯友,從而彌補他在《我是傳奇》中只能與塑料模特對話的遺憾。

游戲也被稱為第九藝術(shù)。某種程度上,無論是制作技術(shù)、故事敘事還是情感體驗,電影與游戲之間都有著相似性。好的游戲必然像好的電影一樣,品質(zhì)卓越、內(nèi)容豐滿、情感動人……有廣度,更兼具深度。
如果說,在《我是傳奇》里,我們只是見證傳奇的旁觀者,那么在《黎明覺醒:生機》這部堪稱“正統(tǒng)”的游戲續(xù)作里,我們或許真的能做自己的傳奇。
設計/視覺:壯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