著作出版的流程是這樣的
【申報選題】:策劃編輯會根據(jù)熱點、市場需求等一系列情況列出幾個選題,擇優(yōu)而選,然后會匯報到出版社總編那里,緊接著審核該選題的可行性和創(chuàng)新性,再由策劃編輯監(jiān)督其計劃落地的進度。
?
【組稿審核】:策劃編輯拿到選題后跟作者聯(lián)系要文稿,然后將稿件交給責任編輯進行初審,之后策劃編輯復審,最后會交給編審室進行終審,也就是“三審”流程。
?
審稿階段主要是對稿子的整體質量、社會效益、語言風格、整體結構、文獻數(shù)據(jù)、是否侵權等方面進行審核,一旦出現(xiàn)問題就可能返回作者修改,甚至被斃掉。如果沒有什么大問題,稿子就可以開始安排發(fā)稿、排版事宜。
?
【下號審批】:三審之后是兩步走流程,其一就是下號審批。這一過程首先是責任編輯整理并向總編室遞交CIP、書號申請材料,總編室根據(jù)材料向新聞出版總署申請CIP和書號。
?
【排版校對】:三審后第二步操作是對書稿進行排版,這主要是美術編輯的任務。三校過了之后,文稿一般不會再出現(xiàn)什么大的問題,然后再加上版權頁,一本書稿的寫作和制作就已經完成了。切記:圖書校對完,還應再通讀瀏覽一遍,確保校對過程中修改無遺漏、無錯移、無串行等問題。
?
【裝幀設計】:這一步驟并非一個獨立的流程,而是在審稿的過程中反復修改提交。這一步主要是設計師來完成,同時也有責任編輯的參與。需要設計師確定開本和設計版式。
?
【印刷出版前期】:質檢完成就到了后期印刷出書階段,這時候應該核查印刷文件,還應由責任編輯再次核對一下,避免出錯。
?
【真正印制】:這一步主要由印務部和印刷廠完成,主要包含拼版-校色-印制-干燥-折疊檢查裝訂等印制流程。
標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