又快到雙十一了,有哪些數(shù)碼產品值得剁手?
iPhone 14 Pro
學弟在購買之前還是用iPhone12 64GB,換機最大的原因是原手機容量太小,不敢拍照片、不敢錄視頻、不敢下游戲,使用起來戰(zhàn)戰(zhàn)兢兢的,當容量快滿的時候系統(tǒng)還會卡頓,體驗賊差。
所以當iPhone 14 Pro發(fā)布后,學弟也是第一時間進行了搶購,也很幸運的搶到了當天的首發(fā)。為什么退貨了呢?攝像頭有瑕疵!換貨就沒有了嗎?換貨還有瑕疵,我真是服了,算了就這樣吧,換來換去太費時間了。
選的銀色 256GB版本,不太喜歡今年的基佬紫配色,覺得還是銀色干凈舒服,就是邊框不太耐臟,而且臟了之后特別難看。
靈動島是外觀方面最大的升級,目前使用起來其實感覺挺一般,并沒有發(fā)布會上看到那么驚艷,目前也是只有Apple自家的幾款APP可以登島,99%的第三方軟件都還不能登島,還需要第三方應用程序猿盡快適配呀~
除了外觀升級,攝像頭也終于從1600W升級到了4800W。并且加入了Pro RAW格式,使用這個格式拍照你能獲得最佳的拍照效果,當然一張照片也高達60MB。
除了拍照之外,我覺得運動防抖功能也很棒,太穩(wěn)了。
PITAKA凱夫拉磁吸保護殼
因為今年iPhone 14 Pro在重量方面依舊是開倒車,206g的重量很壓手,比上一代13 Pro還重3g。如果使用常見的TPU材質保護殼,再加上鋼化膜的重量,基本上到了半斤了。
所以我還是咬牙買了PITAKA這款凱夫拉材質的MagSafe磁吸保護殼,這款保護殼最大的優(yōu)點就是輕薄耐用,僅17.3g,不到1mm。
盡管這款手機殼已經如此輕薄了,PITAKA依舊內嵌了MagSafe磁吸模組,能做著這種程度,我覺得還是有兩把刷子的。
除了輕薄以外,讓我最有感觸的是手感好?!癉”是凱夫拉的衡量面料纖維的單位符號,D越大表示紗線越粗。一般情況下1500D的間距做手機殼就足夠了,而PITAKA這款升級版凱夫拉磁吸手機殼達到了600D,紋路更細,手感也是更細膩。
因為iPhone 14 Pro的攝像模組更大更厚了,所以PITAKA在鏡頭框方面也做了升級。官方稱為深井式鏡頭框,實際上卻是還是挺深的,能夠完美的包裹住鏡頭模組,貼合的很緊,沒有曠量。
在手機殼的邊角處,也做了相應的優(yōu)化。很多人之所以不愿意用手機殼,是因為手機殼的邊角處會卡到手機貼膜。而PITAKA這款手機殼使用了圓角卡扣式設計,既不硌手,也不會影響貼膜,這點我覺得還是很棒的。
除了貴點之外,這款手機殼還真沒什么毛病。我從iPhone8的手機殼開始,到iPhone X、iPhone 11 Pro Max、iPhone12,到現(xiàn)在的iPhone 14 Pro,一直在用PITAKA這個品牌。
KTC電競顯示器
這款顯示器的推薦理由很簡單,那就是千元HVA面板2K電競屏!
高對比度一直以來就是VA面板與生俱來的優(yōu)勢,而KTC這款H27S12金字塔底座版的HVA面板對比度標稱都有3000:1,要比IPS面板強太多了,當然跟我MBP的mini oled屏還是沒法比的。
顯示器背面有充滿數(shù)字游戲感的線條設計,打眼一看還有點機甲風。背面的兩道深槽是用來散熱的,深槽內還有電競風格的紅色裝飾,濃濃的電競味一下子就上來了。
OSD菜單按鍵隱藏在顯示器右側背面的一個小凹槽里,從圖上看明顯也是設計過的,不過初次用這款顯示器得摸一會才能找到。OSD按鍵時全功能的,兼顧了電源鍵和上下左右菜單功能,用起來真的是賊方便。
我還發(fā)現(xiàn),KTC H27S12搭載的這塊面板均勻度還不錯, 要比我之前測試過的VA面板強太多了。
極空間新Z4
機身方面,極空間Z4采用了磨砂處理器的全金屬外殼,金屬邊緣也經過打磨處理,質感優(yōu)秀的同時也不會硌手。之前看到好幾篇評測說金屬邊緣割手,我收到的這臺機器邊緣處理的很好,估計是批次原因。
極影視功能給了我很大的驚喜,相信不少人搞NAS就是為了存電影,這是我比較看重的功能。之前用過的NAS對影音管理起來太麻煩了,需要各種設置,最后片源的匹配率依舊不高。而極空間的Z OS的影音管理功能用起來就很簡單,就算一次都沒用過NAS的小白也能輕松搞定。
將磁力鏈接復制到迅雷里,會自動識別要下載的資源。
極影視能自動識別影片資源,并對現(xiàn)有影片進行分類,也會給影片加上封面。
不僅自動匹配電影封面,還能自動給影片打上導演、演員、簡介,甚至還有電影評分。
實際體驗上,自動識別的成功率非常高,偶爾也會遇到識別不成功的。這時需要我們手動進行匹配,在海報右下角更多選項里面選擇“手工修正匹配”。
視頻觀看方面也很流暢,Intel J4125處理器的解碼速率很快,不管是4K片源還是1080P偏遠都能輕松解碼,進度條可以隨便拖動。
播放4K原畫視頻時,設備的CPU占用率并不高,在5%到9%之間徘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