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知道下一句說什么?做這個!
哥們,
是我,成真。
很多哥們兒可能也有同樣的感慨:
跟別人交流的時候,往往沉默的時候比較多,好像不知道說什么,有時甚至干脆根本回避問題,不回應(yīng)?;蚋?,亂說話,沒話找話。?
這樣的哥們兒聊天的時候,最大的特點就是:
每句話的間隔時間,比較長。
這也許是他深思熟慮的性格特點的一種展現(xiàn),但我知道,根本還是那個“不知道說什么,怎么說”的問題。
你為什么會不知道怎么回應(yīng)呢?
難道你面對的都是考官嗎?
對方和你說的話,都是考題嗎?
一定不是吧。
今天我就來解惑這個困局——你為啥不知道說啥,不知道咋說。
不是聊說話的藝術(shù),那是另一個課題了。就說你為啥說不出來這個事。
我可以直截了當?shù)嘏卸?,你之所以不知道說什么而語遲,就是因為你害怕說錯。
害怕說錯讓你想很多。跟別人說話的你就像個心思細膩的文豪,時刻揣測你在別人心里的形象。
對女生、同事、朋友的反應(yīng)特別敏感,對方態(tài)度稍稍有一點變化,甚至比之前的熱情度稍冷一點,你就會有情緒,會想她怎么了??
會想:
是不是我說錯了什么話?做錯了什么事??
會很緊張:
緊張她的負面評價,緊張她的背后議論。
你可能會有的思考回路:
我在他面前是不是顯得有點弱氣,我這個問題是不是得回答的霸氣一點?
他這么問我是不是別有深意,我應(yīng)該順著他說嗎?
如果我這樣回答,會不會讓他看不起我?
如果我這樣說,他就會認可我/不認可我?
這樣的例子還有很多,相信你一定有過更加深邃的瞬間,可能還會順帶有一些有點痛的領(lǐng)悟。
這種思考回路沒有好壞之分,是人之常情,世人都希望別人更喜歡自己一點,這是人的天性。
但是,在這層正常邏輯的表面下,埋伏著一個心結(jié):
比起讓別人更喜歡你一點,你其實更害怕別人討厭你。
喜歡,和不被討厭,看似好像是一回事,其實完全兩碼事。
在“害怕別人討厭你”這個前提下,你根本沒在想“讓別人喜歡你”的事,以至于你根本不會在意對方,在意對方需要什么、喜歡什么、想做什么等等,因為你全部的腦細胞都用來武裝自己了。
也就是我視頻節(jié)目里一直提到的:
當你把聚光燈打在自己身上,那你就沒法把聚光燈打在對方身上。
你沒有余力去關(guān)心別人,你只能顧得上看看自己有沒有漏洞。這就相當于打仗只防守不進攻。當然你守護了自己,可是一輪談話下來,誰都不知道你到底是誰,你喜歡什么,你有什么樣的閃光點,
你有怎樣的人生,誰都不知道,因為你把自己捂得嚴絲合縫,沒有人能進入你的城池。
更糟的是,人家本來其實是愿意和你交流,交往,愿意了解你的。
但因為,咱怕她不喜歡我,怕說錯,每次回她的時候,總要想:
她現(xiàn)在希望我怎么說?
而她問你的話,其實就是真想知道你怎么想。
結(jié)果,你在猜她要的回答。
她要的是你的回答。
你倆就這樣惡性循環(huán),誰都得不到,誰都不滿意。
那你說這樣的交流能成功嗎?讓別人記住有你這個人就不錯了。而且,往往還是那種不順的記憶。?
那有的哥們兒可能就會想到,把“讓別人喜歡你”作為目的開啟談話模式不就行了嗎!
完全不是哦。
人想要得到別人的喜愛是本能,是人的社會性決定的。
你身上有這個本能,他只是被“不被討厭”等其他的東西包裹住而已,你的核心肯定還是“想被喜歡”的本質(zhì)欲望。
但是這種欲望是自發(fā)的,本能驅(qū)動的,不是你帶著目的去完成的。
試想:
沒有人老是挑別人不愛聽的,到人家跟前說吧?
所以千萬別去想著轉(zhuǎn)換思維,把腦回路換成“我說這個她愛聽”,然后去跟人交流。
首先,除了工作場合要求精密性質(zhì)的交談,其他場合你還要帶著目的跟人交流,這不叫交流,這叫折磨你自己。也折磨對方。讓女生沒法和你聊下去。
其次,在學《瞬間自信》課程的哥們可能有印象——
當你在你的本心外包一層外衣的時候,你就遠離了本心。
就算你好像一場談話下來好像表現(xiàn)得很圓融,得到了一些目光,但是本質(zhì)上你本心沒出來,你還是得不到真正的滿足。
有的哥們兒之所以有害怕說錯話,讓對方不喜歡他這種困擾,可能跟他一直失控于跟自己的周邊有關(guān),所以時刻戰(zhàn)戰(zhàn)兢兢。
什么是失控于自己的周邊?
比如說:
嬰兒被母親把屎把尿。不是只有嬰兒需要排泄的時候才被幫助排泄的,有時候因為一些時間關(guān)系(趕路、睡覺),他會被要求提前排泄。這時候嬰兒就失控于自己的身體了。
類似的失控疊加,比如說:
被強迫選擇自己不喜歡的專業(yè)、被要求改變自己的生活習慣,等等,你會開始質(zhì)疑自己的合理性,是不是我做的都是錯的,這時,你開始失控于你的本心。
然后修飾就開始了,因為你不相信你能做對,所以就猜測別人的選擇,照著這個猜測修飾自己的語言裝飾自己的生活。
結(jié)果,就是你有了上面的思考回路——你回答別人的問題要把心腸轉(zhuǎn)幾百遍,害怕說錯,害怕選錯,害怕因為一句話對方會討厭你。
我想告訴你的是:
你做的這些努力,除了讓你被自己傷害以外沒有任何作用。
人起碼得先認可自己,你在別人面前才能被看見。
你得先相信自己,你沒有你想得那么多漏洞,你不用堵那些你臆想出來的漏洞。
而且,最關(guān)鍵的是,跟你對話的也是人,除了數(shù)學老師的問題回答錯了可能有再算一遍的風險,其他的交談你沒有必要考慮容錯率。
你只要不是故意找茬去罵人的,說錯話了,說得不好聽了之類的對方?jīng)]有你想的那么在意。
大家都是普通人,你有的不好意思他也有,他有的社交規(guī)矩你可能也有,別把人當考官,別把聊天當上刑。
那是不是會說話的人更占便宜呢?
要是把原本的自我展現(xiàn)出來是不是會吃虧?
咱們這種慢熱內(nèi)秀是不是跑不過?
講話確實是門藝術(shù),但它存在的前提是真誠的內(nèi)核。
你嘴里這么說但是心里沒這么想,心口不一,很容易破談。
可當你是真誠的,講出來的話都是自帶加分的。也只有在你真誠的時候,修飾才不會成為矯飾。
回到害怕被傷害,不敢表達這個事情上來。
慢慢來,一切都慢慢來,你不知道說什么也可以,說錯也可以,起碼在我這,我會等你,等你說出來,說什么都行。
你的哥們,
成真
2021.04.26
P.S.
如果上面這一大段,記不住,沒關(guān)系,下次碰到不知道怎么回,不知道說什么的時候,就記住這句話:
不知道說什么的時候,不要想,去感受。
如果這句話還覺得太長,再方便點,就記兩個字:
感受
可以感受她,也就自然做到了聚光燈打在對方身上;也可以感受你自己內(nèi)心,是緊張,是焦慮,是擔心?
你感受了她,就可以把你感受到的她的情緒或者她在表達的意思,說回給她,這個自然就是最正確的回答。
比如,你找她幫忙,她沒幫到,然后一個勁地給你解釋,說了很多話。你感受到她這些話其實是表達歉意和在乎你,那你直接就可以回應(yīng)她這份歉意和在乎你。
你感受自己,就可以把你感受到的你自己的情緒或者你其實是想要表達什么,說給她聽,這個自然就是最正確的回答。
她很努力對你表達歉意,表達了很在乎你,你收到后,覺察到自己聽到她這么說覺得很溫暖,很開心。那你就直接可以告訴她。
這就是戀情。
你不能在這個點開玩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