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

作者:
余華 長篇小說非常出名,憑借著《活著》、《許三觀賣血記》等獲得了很多獎項。他的文字有其明顯的特點,語言精練有趣,非常接近現(xiàn)實,有些創(chuàng)作都是以文革為背景,真實勇敢的揭露當時的社會。以最簡潔的語言獲得讀者最飽滿的共鳴,甚至催人淚下。
創(chuàng)作:
《第七天》是在《兄弟》之后時隔七年才創(chuàng)作出來的,用荒誕的筆觸和意象講述了一個普通人死后的七日見聞:講述了現(xiàn)實的真實與荒誕;講述了生命的幸福和苦難;講述了眼淚的豐富和寬廣;講述了比恨更絕望比死更冷酷的存在。比《活著》更絕望,比《兄弟》更荒誕。
內(nèi)容梗概:
作者之前的文章都是寫生前的故事,這次選擇了一個死后的角度。以一個剛剛?cè)ナ赖乃勒邨铒w作為第一人稱敘事者,講述死后七天里的所遇、所見、所聞之事與往事。
主人公楊飛是主環(huán),先寫楊飛的故事,然后引出他的妻子李青,以及李青的后夫;從楊飛引出他的養(yǎng)父楊金彪和生父母一家;在楊飛死后遇見的鼠妹和武超;兒時給他喂奶親似養(yǎng)母的李月珍以及他死后身后跟的二十七個嬰兒等。都是以楊飛為主環(huán)引出一個又一個感人至深的故事。
但是故事的開篇非常的有趣,整個故事的背景都非常的荒誕,就是在荒誕中有很認真的故事讓人讀起來非常的諷刺。開篇主人公就已經(jīng)死了,可笑的是他自己都不知道是怎么死的,他拖著疲憊的身體前往“火葬場”準備火化安息,可是他沒有墓地,在死的世界與生的世界出乎意料的相似,只有花錢買了昂貴墓地的死者才能享受尊貴的額服務(wù),而他們沒有墓地的窮人只配得上普通服務(wù),等待叫號,排隊火化,可是因為“偉大”市長大人,導(dǎo)致火化也無法進行。于是主人公死后去了他生前和前妻住過的地方,引出他前妻的故事。他走著走著迷路了,看見了他人的故事,并且找到了組織——所有人都沒錢買墓地的組織,于是逐漸展開一環(huán)套一環(huán)的故事。殘酷卻溫暖。
讀后感受:
讀到中間的時候有些納悶,為什么作者筆下的這些悲慘的死亡并且沒錢買墓地安息的當時人們在這個世界仿佛很快樂,每個人仿佛并沒有后悔死的可惜,并且我會忍不住思考有錢買墓地的那些人是怎么生活的,會不會更好?慢慢讀到后面,發(fā)現(xiàn)這個世界的人們看似貧窮,實際富有,他們擁有太多現(xiàn)實世界的人們沒有的東西,這個世界善良、平等、和諧、不分貧賤與富貴、沒有悲傷與仇恨。人人生而沒得到平等,在那個世界,卻做到了人人死而平等。
“那是什么地方?
死無葬身之地?!?/p>
作者最后的兩句話,給人深刻的回味。
選取死后的角度,好像離現(xiàn)實非常遙遠,但是余華說:“這是距離現(xiàn)實最近的一次寫作,以后可能不會有這么近了,因為我覺得不會再找到這樣既近又遠的方式?!彼宰髡咚茉斓慕笆澜缡乾F(xiàn)實世界,遠景世界是死者世界,其現(xiàn)實世界是一個荒誕的、冷酷的世界;死者世界是一個至善的、溫暖的世界。正如他所言,“在寫的時候感到現(xiàn)實世界的冷酷,寫得也很狠,所以我需要溫暖的部分,需要至善的部分,給予自己希望,也想給予讀者希望?,F(xiàn)實世界令人絕望之后,他寫下了一個美好的死者世界。這個世界不是烏托邦,不是世外桃源,但是十分美好?!蓖ㄟ^兩個世界的對比,每一個故事的講述,無不勾勒了人性中殘忍、黑暗、丑惡。
或許在每個人心中也都幻想過死后究竟是什么樣子?作者對死后的描寫也許給了我們新的憧憬。
想起一個動畫片:尋夢環(huán)游記。在這個故事里,死后也是在另外一個世界,死后的家人們也會遇到,每年都有一個特殊的節(jié)日,死后的人們可以回到生前的世界與后嗣們相見。回去的通行證是人們的記憶。
“死亡不是終點,真正可怕的是被人遺忘?!?/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