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那個男人”微笑的背后—Valve公司發(fā)展史
筆者一直持有一個觀點:游戲史上最不可思議的公司有兩家,一個叫Valve,另一個叫RockStar。如果說R星給人的感覺是“一款游戲竟然能做成這樣”,那Valve給人的感覺便是,“游戲竟然還能這么做”。

Valve軟件公司,俗稱V社,是一家專門開發(fā)電子游戲的公司。在V社20多年的發(fā)展長河里,玩家們見到了無數(shù)精致的游戲。比如:不會數(shù)3的《半衰期》(通稱半條命)系列,令眾多玩家沉迷開箱的《反恐精英》系列,以及3D暈眩癥患者痛心疾首的《傳送門》系列等。隨著STEAM在天朝的擁躉越來越多,大量的玩家被加布·紐維爾(下文稱G胖)的微笑所俘獲,如同蒙娜麗莎的微笑一般,G胖的微笑后面也藏著一個個90%off的秘密。

“紅色閥門”的游戲革命
那是1996年的西雅圖,那時候G胖的微笑還僅僅只是個微笑,他和師出同門的微軟程序員麥克·哈靈頓一同創(chuàng)建了Valve軟件公司。最初他們想要自己開發(fā)游戲引擎,在看過了FPS之父約翰·卡馬克用于開發(fā)《雷神之錘》的QUAKE1引擎以后,二人決定向id software索取授權,在該引擎的基礎上開發(fā)一款FPS游戲。二人通過在id software的朋友麥肯·阿伯拉什的引薦,順利的在大家都不看好二人公司的情況下拿到了授權,但是卻迎來了另一個難題。公司的名字叫什么?

年輕的G胖和哈靈頓冥思苦想,于是,Valve這個未來20年的業(yè)界巨頭誕生了。緊接著,G胖憑借著自己的個人魅力邀請到了在大學送外賣的約翰·古斯里和史蒂夫·邦德,二人隨后也都從大學里退學。公司基本成型以后,他們又開始到處挖人,就連老東家微軟也沒有逃過。待到人員齊備以后,有福的男人G胖又接到了Sierra(雪樂山)的橄欖枝。順便一提,這家公司上一個想要收購的對象正是提供了引擎的id software。不過雪樂山的要求確實很苛刻—“超越《雷神之錘》”。這在當時看起來確實脫離了現(xiàn)實,于是V社決定在游戲故事和代入感上下功夫。id追求的是射擊的速度感和娛樂感,所以約翰·卡馬克說過:“FPS游戲的背景就像A片里面的情節(jié),雖然要有,但是不是最重要的。”然而后面的故事大家都知道了,V社打破了這一桎梏,誕生了后來名震天下的系列—《半衰期》。

全稱即時演算的劇情演出,流暢自由的探索與戰(zhàn)斗,讓之前不看好《半衰期》和V社的人們都傻眼了。他們沒有想到這部作品的測試版本就能引發(fā)令業(yè)界如此震撼的效果?!栋胨テ凇窞閂alve贏得了無數(shù)的贊譽與壓力,同時也一舉奠定了V社在游戲開發(fā)界的地位。《軍團要塞》、《勝利之日》,不斷發(fā)布的新游戲似乎讓V社正以一個緩慢上升的姿態(tài)鞏固著自己的地位,但兩個年輕人的嘗試卻推動著Valve以騰飛的架勢直接沖上了山頂。而對于半條命來說,最具革命性意義的mod無疑出自兩個年輕人之手。杰斯·克利夫和李明閑來無聊做出的一個《半衰期》的對抗模式mod后來被大街小巷的玩家所熟知,這便是引發(fā)了又一次巨大反響的《反恐精英》(又稱CS)。G胖看好這個IP在未來的發(fā)展?jié)摿?,便邀請二人帶著《CS》這個mod一起加入了V社。就當一切都向著看起來順利的方向發(fā)展時,公司創(chuàng)始人之一的麥克·哈靈頓突然決定坐船帶著妻子開始環(huán)游世界的旅程。

不可阻擋的“物理學圣劍”
在麥克走后,G胖也沒閑著。2003年,一個跨時代的產(chǎn)物誕生了。集結了游戲的出版、網(wǎng)上對戰(zhàn)、玩家互動、游戲社區(qū)和更新的大型購物車“STEAM”平臺出現(xiàn)了,這可能是游戲史上又一個值得紀念的日子,也是90%off的起源。同年,G胖公開了《半衰期2》的發(fā)布日期,然而,伴隨著這次公布日期,開發(fā)半條命2的困難接踵而至。最基礎的引擎便出了問題,V社不再滿足于QUAKE引擎帶來的游戲效果,他們要完全放棄別人打下的江山,自己重新收拾舊山河。最終,他們選擇了自主研發(fā)引擎——“Source”引擎就這樣橫空出世。

隨著游戲各個維度的成倍增長,劇本也在不斷變厚。而最令G胖憤怒的,莫過于03年的《半衰期2》源代碼泄露事件:一個叫做Alex G的德國年輕人利用郵件里的木馬盜取了即將開發(fā)完成的《半衰期2》的源代碼和開發(fā)工具,并且直接在網(wǎng)上公布了出來。然而更令人想不到的事情是,這名黑客直截了當?shù)谋硎荆@只是為了好玩,并且可以吸引其他人的注意。同時,這個年輕人希望V社可以因為他的才華為他提供一份工作。V社知道了以后,表示依然接受,然后通知警方逮捕了他。最直接的結果是,G胖不得不修改了計劃,做出了V社歷史上的第一次跳票。幸運的是,V社的良好口碑讓玩家們繼續(xù)著期待,甚至有些玩家直接當起了義工,一切都是為了《半衰期2》的早日推出。

2004年臨近年末,《半衰期2》出現(xiàn)在了公眾的面前,玩家們多年的等待并沒有白費?!栋胨テ?》是一部叫好又叫座的好游戲,獲得了幾乎一邊倒的高度評價。很難想象,一個游戲能夠在跳票多年以后以王者的姿態(tài)再度降臨,《最終幻想15》沒有做到,《毀滅公爵》也沒有做到,然而04年的《半衰期2》,做到了。早在2002年,雪樂山因為非法分發(fā)V社的游戲拷貝,開始和Valve對簿公堂。就在《半衰期2》公布的幾天后。在經(jīng)過了與收購了雪樂山的VUG的兩年的訴訟后,V社終于贏得了勝利,一切又一次向著V社有利的方向發(fā)展。

之后的幾年,V社又相繼推出了《傳送門》,《求生之路》這些家喻戶曉的游戲。《傳送門》與其他FPS不同,追求的則是利用空間的傳送,完成一個又一個的謎題。這樣一款FPS的出現(xiàn),對以往崇尚以射擊為主的FPS類型又是一次重大的啟示。而玩家和媒體的高評價則讓所有人再一次對Valve的創(chuàng)造力感到了震驚,從《半衰期》開始,V社的每一次創(chuàng)造都讓世界震驚。僅僅一年后,《求生之路》的出現(xiàn),又一次展現(xiàn)了Valve無與倫比的創(chuàng)造力。借助Steam便利的網(wǎng)絡機能,這樣一款多人聯(lián)機攻關的喪尸題材游戲,重新定義的共斗合作類游戲的概念。2010年,Valve正式宣布,風靡世界的競技游戲《Dota》的正統(tǒng)續(xù)作《Dota2》將于2011年登陸Steam平臺。這款曾經(jīng)只是《魔獸爭霸3》 MOD的作品,這情景像極了當年被V社收入麾下的《反恐精英》。V社在全世界的良好口碑,隨著一部又一部的作品不斷累積。V社的創(chuàng)作源泉究竟什么時候才會枯竭,這個問題似乎永遠沒有答案。

尾聲:感到疲軟的“蒸汽”
但凡事沒有絕對,最近一段時間關于V社的負面新聞似乎更多。從2012年到現(xiàn)在已經(jīng)過去足足有7個年頭,在這期間V社僅僅是發(fā)布了一款以《Dota2》為背景的卡牌游戲《Artifact》,由于其高昂的氪金內(nèi)容在短短幾個月就面臨暴死。以往的老牌IP也一直沒有續(xù)作的消息。除此之外,游戲《堡壘之夜》的開發(fā)商EpicGames也建立了自家的游戲平臺。比起Steam平臺更便宜更合理的合作模式,許多入駐在Steam的發(fā)行商與開發(fā)商紛紛選擇跳槽。許多老用戶表示“G胖光在家里數(shù)錢,光想著賺錢就行了”。這是否意味著這位時代的“巨人”即將隕落,現(xiàn)在下結論還為時尚早。畢竟不管怎么說,G胖還是掙了蠻多的錢的。但如果“那個男人”選擇一直無所作為,那么我們最不想看到的情況,遲早還會發(fā)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