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賦和天才
前言:
今天聊聊我們的日常用語。

在我們?nèi)粘5谋磉_中,天才和天賦是很相近的詞語,它們表達的似乎是同一種事物——在某些方面格外厲害的人。
偶爾,我們可能會察覺到天才和天賦之間,似乎存在一些差別?但我們不一定能很好的識別這些差別,所以我們又會按照以前的步伐,將天才和天賦理解成同義詞。
這樣的做法并不會對我們的日常造成什么干擾,因為當我們想說某個人是天才或者有天賦時,對方也能大差不差的理解我們想表達什么,把這兩個詞當成同義詞近義詞,都不會影響我們的交流。
不過,有時候我覺得思考詞語的含義、不同詞語之間的差別,是一件很有趣的事。
因為它很有趣,所以就有了這篇文章。
進入正題。
在我的理解中,天賦是特質(zhì),天才是能力。
天賦是「天」賦予,天才是「天」生才。它們的前部分含義都是天,所以它們之間的差別,主要在于后半部分含義。
天賦,天賦予,天到底賦予了什么?
這是個問題,讓我們暫且擱置這個問題,先去思考另一個問題:天才,天生才,什么是「才」?
「才」是才能。
這一點非常清晰,由此我們找到了思緒。
不是所有的能力,都會被視作才能,只有那些格外非凡/超凡的表現(xiàn),才會被視作才能。
因此,天才的含義是:天生就擁有才能的人。
關于才能的定義,這里還有兩個更加細分的定義——個人定義和共識定義。
舉個例子,當我們因為一個問題而困擾時,我們的朋友突然提了一個建議,然后我們發(fā)現(xiàn)這個建議十分精妙、可以很好的解決我們正面臨的問題。
這時候我們就可能直呼“哇,你真是個天才啊!這個辦法真好!”
在此時此刻,我們稱其為天才,主要是表達TA在此刻展現(xiàn)出了很高的才能。
這個時候的「才能」,是個人定義下的才能。
我們認為這是才能,是因為TA的這個能力解決了我們的問題。而如果我們把這件事說給別人,別人可能不會認為這是什么才能。
也就是說,個人定義基本只是個人的主觀看法,它可能會得到其他人的認同,但一般不會得到認同。
而共識定義呢,就是人們廣泛的、在某些方面達成了共識。
比如當我們身邊的人基本都認為學習很重要、考高分很重要時,如果有人能次次考高分,成績名次一直是地區(qū)前幾名,這個人就很容易被大家認可為天才。
再比如當我們身邊的人基本都認為,某些技能/知識需要許多年才能較好的習得掌握,這時候突然出現(xiàn)了一個新手,這個新手不到半年就掌握了這個技能/這些知識,TA也很容易被認為是天才。
也就是說,當人們對「什么算得上是才能」這件事達成了共識,那么能力落在這個才能范疇之內(nèi)的人,就會被眾人稱為天才,天生的有才能者。
如果個人對「什么算得上是才能」有看法,那么能力落在這個才能范疇之內(nèi)的人,就會被該個人稱為天才。
這時候再讓我們回過頭去,想想剛才的“天賦予”,天賦予了什么?
這就是天才與天賦的區(qū)別。
天才是天生的有才能者,天賦是天生的任意特長者。
簡單來說,你必須天生的擅長學習,并且擅長各個學科的學習,你才會被眾人稱之為天才。
如果你天生只擅長某個學科,那么在這個學科上,你會被人們稱之為有天賦的人,但不會被人們稱之為天才。
除非你的天賦超過了某個臨界點,人們由此認為「僅靠這個天賦,你也有能力與天才一較高下」,這時候你就會被稱之為天才。
也就是說,天賦是擅長某個東西,對這個東西的擅長不必得到「有才能」的評價;天才是不僅擅長某個東西,對這個東西/這些東西的擅長,還必須得到「有才能」的評價。
這個「有才能」的評價,是天才和天賦的分界線。你格外擅長種樹,這常常不會被人們認為是才能。你格外擅長各個學科的學習,這常常很容易被認為是才能。
也正因如此,所以天賦是特質(zhì),天才是能力。
雙手修長是特質(zhì),它不是能力;思維能力非常靈活是特質(zhì),如果這種能力恰好利于各學科學習,它就可能被視作能力。
這就是天賦和天才的區(qū)別。
當我們理解了它們之間的區(qū)別時,我們很容易延伸出一些其他理解,比如因為天賦是特質(zhì),所以人人都有自己的天賦。
你在某個領域沒有格外突出、格外與眾不同的才能,這只意味著你不是天才,但不意味著你沒有天賦。
不是天才,只意味著你不容易用你擅長的東西掙錢謀生養(yǎng)活自己,但不意味著你無法發(fā)揮你的天賦、鍛煉你的天賦、給它更多的成長空間。
相反,如果天賦得到了足夠多的鍛煉,又有足夠多的知識和經(jīng)驗進行輔助、使它能得到恰當?shù)倪\用,它也是有機會轉(zhuǎn)化為能力的。
不過我個人覺得天賦沒必要必須成為能力,單純它作為一種特長和擅長也是很不錯的,這樣我們很容易從它那里得到純粹的樂趣。
這樣的樂趣對成年之后的生活來說,是很寶貴的。

我是若終有一天,今天是每日更新的第1074天!
覺得寫的不錯,就點個贊吧——據(jù)說專欄雙擊屏幕是一鍵三連~
看更多內(nèi)容,請關注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