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行車賽事]2022環(huán)法專題——賽程篇


環(huán)法,自行車賽事中的無上榮譽,車手心目中的圣堂,車迷們一年一度最盛大的狂歡節(jié)……在環(huán)法身上,加多少個光輝的形容詞似乎都不為過。雖然可能是“路線最無聊”的大環(huán)賽,雖然近幾年場內外風波不斷,雖然今年的新冠陰云格外濃重,但無論如何,那都是環(huán)法,人們會永遠記住接下來的三周將發(fā)生的一切。
每年大環(huán)賽前夕,虎撲版主@coimbrawu都會撰寫非常詳盡的路線點評及基本知識科普專帖(可通過下面的中文討論帖鏈接進入),因此本文不再詳細介紹每個賽段的路線,而將對整體賽程和關鍵賽段作重點分析。
比賽時間:北京時間2022年7月1日至7月24日(包含3個休息日),每晚約23時結束
直播地址:中國體育(中文)、tiz-cycling-live.io(英文)
中文討論帖:https://bbs.hupu.com/54469442.html
一些基本分析
比賽路線:21個賽段,總長度3349.8公里,海拔爬升46409米
休息日:3個,分別為7月4日(第3賽段后)、7月11日(第9賽段后)和7月18日(第15賽段后)
計時賽賽段:2個(第1、20賽段),總長度53.9公里
高難度賽段:7個(第7、9、10、11、12、17、18賽段)
爬坡終點的中等山地賽段:3個(第6、8、14賽段)
普通山地賽段:3個(第13、15、16賽段)
平路賽段:6個(第2、3、4、5、19、21賽段)
最長的賽段:第6賽段,長220千米
海拔爬升最多的賽段:第12賽段,海拔爬升4660米(這個賽段設在7月14日法國國慶日,還會經過本屆環(huán)法最高山加利比耶山口,終點是大名鼎鼎的阿爾普迪埃,可謂是絕對的皇后賽段了)
比賽路線圖

更多路線信息可至procyclingstats.com或la-flamme-rouge.eu獲取
路線總評
一句話來說,今年的環(huán)法還是相當“環(huán)法”的。以長坡為主,高難度山地賽段不多,計時賽很長,總體來看是非常均衡的路線。不過,今年環(huán)法在路線設計上還是動了一點心思。相比去年,今年平路賽段的復雜度有所增加,多次經過橫風地帶和石頭路;中等山地賽段和下坡終點的比重有所減少(這種賽段一般都是突圍車手的樂園);爬坡的比例也有所增加,這些改變都能創(chuàng)造比賽的變數,減少無聊的局面(最好別再出現今年環(huán)意的景象了)。此外,這次環(huán)法的重點路線并未像過去一樣放在第三周,而是來到了中段,從第9賽段開始連續(xù)4個高山賽段,一直到第18賽段都沒有像樣的平路,能夠進一步積累車手的疲勞,創(chuàng)造更大的差距。
一些關注點
海外發(fā)車與全球化
經濟全球化了,賽事也要全球化。近幾年的自行車賽事為擴張可謂是操碎了心,一邊是UCI大幅擴張世巡賽版圖,另一邊就是傳統(tǒng)自行車賽事大搞“全球巡演”。今年三大環(huán)賽的發(fā)車都在海外舉辦,環(huán)意去了匈牙利布達佩斯,環(huán)西將要前往荷蘭的烏得勒支,而環(huán)法的起點則是放在了丹麥首都哥本哈根。

對于賽事主辦方來說,海外發(fā)車能夠吸引更多公眾的視線,從而增長賽事的全球知名度;而對于發(fā)車的海外承辦地,這也是一個宣傳城市文化、刺激旅游業(yè)發(fā)展的好機會。因此,大部分海外發(fā)車與其說是比賽,不如說更像一場“巡游”,車手們會經過哥本哈根當地的許多知名景點,而比賽的路線通常也不會設置得太難,車手們在頭三天的比賽后還能獲得一個額外的轉場休息日。

有點棘手的平路賽段
環(huán)法歷來是對沖刺手最友好的大環(huán)賽,今年也不例外。純平路賽段有6個,剩下3個以平路結尾的中等山地賽段也不是沒有機會。不過,這屆環(huán)法的平路賽段大多不是能“一帆風順到終點”的類型。第2、3、4賽段的最后幾十公里都在海邊進行,第2賽段更是要跨過長達數千米的大貝爾特大橋,海邊的橫風將對大集團提出嚴峻的挑戰(zhàn)。

另一個挑戰(zhàn)則是第5賽段的石頭路。上次環(huán)法出現石頭路是在2018年,當時的賽段(除了不停爆胎的巴代)倒是很平靜,但比賽的劇情往往受車隊的具體策略影響,如果有去年環(huán)意白路賽段英力士那樣的拉扯,石頭路能造成的破壞就會成倍放大了。在環(huán)法的平路賽段,你也許贏不了多少,但要輸掉很多卻不是什么難事……
從ITT到中等山地賽段,從頭殺到尾的雙范對決?
今年范德普爾在環(huán)意的山地賽段玩了個不亦樂乎,顯然是要“以賽代練”備戰(zhàn)環(huán)法。今年“三驕”中的阿拉菲利普落選環(huán)法陣容,環(huán)法的中等山地賽段便成為了“雙范”的表演舞臺。第6、8和14賽段最后的爬坡就非常適合這二位,再加上第1賽段的短距離計時賽和第5賽段的石頭路大戰(zhàn),我們應當能看到不止一次的“雙范對決”了。當然,在比較難的爬坡上(比如14賽段的芒德),波加查、羅格里奇這樣的超級爬坡手也能和他們掰一掰手腕。



名山大川
環(huán)意的特色是長難坡,環(huán)西以短陡坡見長,而環(huán)法的爬坡多是名山大川,氣勢如虹。在第一周的后半段,車手們遇到的第一個難關便是環(huán)法近幾年頻繁造訪的美少女高地(第7賽段)。這個爬坡最后幾公里極為陡峭,每次都能拉開一些差距。如果有人狀態(tài)不好,那么在這里就有可能輸掉比賽了……


從第9賽段開始,則是連續(xù)4個高山賽段,設置在法國國慶日的第12賽段則是這一連串考驗的最高潮,車手們要經過加利比耶山、鐵十字山和阿爾普迪埃等大名鼎鼎的爬坡,這一天的爭奪想必會比較瘋狂。


經過幾個中等山地賽段的“修整”之后,第三周的最后兩個高山賽段將會是爬坡手最后的機會。第17賽段的終點是佩拉居代,終點前幾百米的坡度陡峭,2017年弗魯姆一個沖刺就輸掉幾十秒;第18賽段車手要在最后的80千米中征服“三座大山”,如果有大車隊的爬坡手在這里落后,他們完全可以把這個賽段搞得相當艱苦(就像2018年環(huán)意天空車隊策劃的80千米大進攻)。


計時賽很長,但是……

過去幾年的大環(huán)賽中,靠一個計時賽完成翻盤的事情發(fā)生了不少,嘗到了甜頭的賽事主辦方也把“最后安排一個計時賽”的傳統(tǒng)延續(xù)了下去。不算之前幾年還存在的團隊計時賽,今年環(huán)法的個人計時賽總長度達到53.9千米,單個賽段長度(40.7千米)創(chuàng)了2014年(54千米)之后的新高,理論上來說確實能創(chuàng)造巨大差距。不過正所謂“上有政策,下有對策”,今年的參賽車隊基本都把自己計時賽最好的爬坡手帶來了,一群高手之間能拉開多少差距,還真就不好說……
下期將帶來對環(huán)法參賽名單的分析。祝各位觀賽愉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