揭秘閱兵部隊65集團軍:秋季反擊作戰(zhàn)
光明根據(jù)《窮光蛋集團》文章整理
93閱兵的重要部隊之一為65集團軍,是有名的捍衛(wèi)北京的御林軍。本人的新書《首都周圍的八大集團軍》對這個軍作了詳細的披露,特摘錄它在朝鮮的作戰(zhàn)情況,可見這支部隊的厲害。
1952年10月2日,志愿軍全線發(fā)動了秋季反擊作戰(zhàn)。在反擊作戰(zhàn)時,守衛(wèi)開城的65軍與敵兵三個王牌——美軍陸戰(zhàn)第1師和南朝鮮陸戰(zhàn)第1團、第5海兵隊在汶山以西的沿臨津江一帶較上了勁。他們與敵王牌軍在沙川河東岸三座山——67高地、紅山包和86.9高地上演繹了幾場“拔釘子”和“反拔釘子”的著名戰(zhàn)例。

(1)
1952年10月2日,黃昏時分,582團二營五連進攻67高地,同時三營七連進攻紅山包(西場里北山)。在我軍炮火掩護下,經(jīng)過勇猛頑強的戰(zhàn)斗,勝利全殲了守敵,占領了陣地。
?67高地并不高,但它在敵開城前線的右翼前沿,是美軍在沙川河東岸重要支撐點,像顆大釘子死死“釘”在他們的肉里頭,動彈不得,一動就痛及全身,就得哇哇叫。
戰(zhàn)前,美陸戰(zhàn)第1師做了一個“美好計劃”:奪取開城。這一預案分兩步走:一、先進攻板門店以東馬良山、高旺山;二、成功后,再迂回到開城左側,越過沙川河,沿開城右側攻城而奪城。但他們要過沙川河,就得要67高地“首肯”。因為奪城之路被卡住,第一步、第二步的勝利都是“浮云”。于是美陸戰(zhàn)第1師決定先“反擊”67高地,拔掉67高地這顆釘子。
出頭的釘子先挨砸。守護67高地是65軍194師582團。團長兼政委張振川并不怕,說:“釘頭碰著鐵頭,硬對硬了,就分個高低吧?!睉?zhàn)斗打響后,2營5連激戰(zhàn)一天一夜,打退大鼻子美軍。隨后,他們將陣地交給6連,準備去休息了。臨走前,他們交代6連說:“老弟,這是顆大釘子,釘?shù)妹绹刑焯於悄毻矗銈円睾冒。 ?/span>
“嘿,放心!你們守得住,我們更守得??!”6連老弟全是不服輸?shù)闹鳎瑳Q定堅決守住這塊陣地。
“嘻嘻,6連口袋裝釘子,個個想露頭?!?連扛著槍放心走了。
敵人接連失去三個陣地,把主要反擊目標對準了六七高地。6連接防后,第二日一早,敵飛機、大炮就使勁轟炸,很快將67高地原有的簡易工事轟平了,連指導員馬如林還沒開一槍就負了重傷,另外還有部分戰(zhàn)士也傷亡了,副指導員趙先友是全團有名的戰(zhàn)斗英雄,見這個情況,馬上找到連長李才說:“敵人火力太強了,山上又沒工事躲。釘子吃木頭,我們得學學?!?/span>
“什么釘子吃木頭?”
“就是我們這些釘子要扎進木頭去,靠屯兵洞這些‘木頭’去掩護。你看是不是陣地上少放人,把主力放在青山包下的屯兵洞內(nèi),必要時,就再往陣地增人?!?/span>
“這個主意好!你帶人下去,我守山!”
“不,你是連長,最艱苦的戰(zhàn)斗還得靠你,我先守,你隨時支援?!?/span>
李才連長同意了。趙先友只帶一個加強班守護67高地,李連長則帶連主力躲到屯兵洞了。隨后,2營營長王守忠把6連的安排報告團長張振川,并轉(zhuǎn)告了趙先友“釘子吃木頭”的話兒。團長聽了老半天,“什么釘子、木頭呀?”
王營長說:“趙先友這機靈鬼,大概是個比如吧。釘子,當然是我們。”
“那木頭呢?”
“那些大鼻子哪個不是木頭腦瓜子?!”
張團長覺得很有意思,說:“很好。王守忠,你要4、5連隨時準備支援6連,要保持6連在67高地上的戰(zhàn)斗力,這顆釘子,我們一定不能丟了?!?/span>
因為早晨敵兵轟炸的架勢,張團長預料到67高地一天戰(zhàn)斗的艱巨性,萬一它失守,就準備用4、5連反擊。他還怕不穩(wěn)靠,又通知1營營長張善交:“1營要準備支援2、3營的戰(zhàn)斗?!闭f完對通信股長曾文秀說:“你集中全團的報話機,保證67高地6連主力與營、團指揮所的通訊聯(lián)絡?!?/span>
67高地不足一平方公里,海拔只有67公尺,6連堅守在高地上。敵人拼命“拔釘子”,結果折騰了三天三夜,全是殘酷的激戰(zhàn)。張振川雖身經(jīng)百戰(zhàn),開始時一聽報告美軍反擊,心就緊張得要死。但三天三夜6連打退敵兵15次反擊后,他竟然笑了,說:“嘿,這個陸戰(zhàn)1師,我看在67高地是沒戲了!”
但美陸戰(zhàn)1師師長“拔釘子”之心不死,又下令重兵反擊了5次,還是失敗了??偣?0次還沒反擊下來,按說誰都死心了,但他一不做,二不休,派上全師精銳繼續(xù)反擊,一共反擊了29次,還是被打退下去,“釘子”仍在6連手中。美王牌陸戰(zhàn)1師編成下的南韓王牌一團,除了戰(zhàn)死無數(shù)官兵外,還累死十來個人。但是,激戰(zhàn)到最后,守方6連也犧牲嚴重,沒剩下幾個人,陣地上只有副指導員趙先友、通信員劉順武、戰(zhàn)士李富、王桂印4人活著。
張振川團長派一個班去增援,因美軍炮火太猛,在路上不死即傷。戰(zhàn)斗更加激烈起來,美陸戰(zhàn)1師有的是飛機大炮,重型B29轟炸機繼續(xù)用重磅炸彈“炸”,戰(zhàn)斗機用機關炮“掃”,還拼命拋凝固汽油彈“燒”,還有百門大炮“轟”,小小的67高地上不到兩個小時就傾瀉了數(shù)萬發(fā)炸彈,陣地成了一片火海。激戰(zhàn)到上午11時,趙先友已“打”得雙目失明,一腿受傷,完全成了“廢人”。盡管已是“瘸子”加“瞎子”,他仍然指揮著三個戰(zhàn)斗員守著陣地。通信員劉順武“做”他的眼睛,一有什么敵情就向他匯報,然后又“做”他的腿,他要行動,就背著他跑。在激戰(zhàn)中,最后兩名戰(zhàn)斗員李富、王桂印也犧牲了,只剩下五次負傷、雙目失明的趙先友指揮著小通信員劉順武。敵兵又沖上來了,兩人用沖鋒槍、手榴彈和蜂擁沖上來的韓軍拼命,在敵人沖上陣地時,趙先友便命令通訊員劉順武要求炮兵“向我陣地開炮”。團長張振川命令他倆立即進入防炮洞隱蔽,劉順武又急忙將趙先友背到了隱蔽部與敵人交戰(zhàn)。
他們進隱蔽部不久,劉順武報告:“副指導員,敵人又攻上來啦?!壁w先友喊道:“步話機!”劉順武立即遞上去,趙先友接過用嘶啞的聲音呼叫團指揮所:“團長!敵人上來啦,開炮打吧!”
這時,在指揮所內(nèi),張振川團長聽到“開炮打吧”的呼叫一驚:你們不是還活著在陣地上嗎?!咋能下令開炮轟擊,不能自己炸自己?。〉w先友和他的小通信兵還在大喊:“為了勝利,向我們開炮??!”這一英雄氣概極度震撼了張振川這個參加過抗戰(zhàn)的老兵。就在這時,他聽到在6連隱蔽部方向響起了一陣激烈的槍聲和手榴彈的爆炸聲,爾后就沉寂了,于是轉(zhuǎn)過臉,紅著眼,幾乎是嘶叫著對炮兵群群長陳世勛喊道:
“——老陳!開炮打!”
大炮應著趙先友他們的呼叫,成噸的炮彈急速地射向67高地,陣地被奪回來了,但趙先友和劉順武犧牲了。
戰(zhàn)后,志愿軍19兵團發(fā)來賀電,稱我582團是光榮的開城保衛(wèi)者。志愿軍總部為6連榮立了特等功,并被授予“英勇頑強,守如泰山的鋼鐵連”光榮稱號,趙先友被追認為特等功臣。該連的劉順武追認一等功,戰(zhàn)士關景春、劉殿亮榮立一等功。

開城之戰(zhàn)勝利后,巴金作家到582團采訪,張振川團長含著淚水,向他們講述了趙先友等人的英雄事跡。在抗美援朝中,一共有兩位喊著“向我開炮”的志愿軍英雄,一個就是趙先友,一個是27軍73師218團通信連步話機員于樹昌。巴金以趙先友等的英雄事跡為素材寫出小說《團圓》,這部小說后又被改編成電影《英雄兒女》,趙先友是電影中的英雄“王成”原型之一。

“王成”式的英雄趙先友生前是河北省樂亭縣姜各莊鎮(zhèn)莊頭東村人,1947年新婚不久參軍,在部隊多次立功受獎。他犧牲的消息傳到家鄉(xiāng)以后,人人悲傷,年僅22歲的妻子陳蓮華,經(jīng)受不住這沉重的打擊,精神失常了。經(jīng)過醫(yī)生精心醫(yī)治后,她的病情雖有所好轉(zhuǎn),但生活仍不能自理,第二次送到醫(yī)院治療。兒子緒文留在年逾古稀的奶奶身邊。兩年以后,陳蓮華奇跡般地恢復正常,毅然地回家,照顧老人,培養(yǎng)孩子。后來,趙緒文和他的兒子都參軍,成為65軍582團特功6連的一員。孫子趙新民與父親一樣任過特功6連的副連長,還與爺爺一樣任過6連的副指導員。
這是后話。
這次戰(zhàn)后,65軍軍長兼政委王道邦豪邁地說:“美軍要打下67高地,板上釘釘子的是,它失敗了!”
參謀長阮平沉思了一會兒,說:“兩軍對壘猶如劍客相逢,勇者勝!我們解放軍歷來被外人稱之泥潭,凡陷入者無一善退,從8年抗戰(zhàn)、3年解放戰(zhàn)爭,到抗美援朝,無一不是敵對者黯然而退。我們有這樣的戰(zhàn)士,的確是勇軍?!?/span>
(2)
67高地爭奪戰(zhàn),是敵方“拔”65軍194師的“釘子”,而在86.9高地,則是65軍195師“拔”敵方的“釘子”。65軍反“拔釘子”與“拔釘子”,哪項本事更強呢?
在194師與美陸戰(zhàn)1師在67高地較量的時候,195師與李承晚偽軍在沙川河兩岸“拉鋸”。195師在北岸,李偽軍在南岸。沙川河是一條海河,漲潮時河道灌滿了水,退潮后只剩下沒腳脖子深的泥沙。雙方常利用退潮后的有利地形襲擊對方。而在沙川河南岸敵占區(qū),有個孤零零的小山丘,海拔只有86.9米,因此得名86.9高地。它由李偽軍陸戰(zhàn)第1團2營一個加強連占著,像座炮樓,監(jiān)視著對岸195師的一舉一動,195師前沿一有點行動,就被他們監(jiān)控,威脅太大了。?195師上下憋著氣,想拔掉這個“眼中釘”。代師長李金時找到王道邦軍長說:“人不如人,力不如人,我們自甘沉淪!現(xiàn)在我們完全有能力拿下86.9高地!咋不去變被動為主動,拔了這顆釘子!”
軍長王道邦說:“既然這樣,還嘮叨什么?就堅決拿下來!”
隨即,王道邦軍長決定組織40門大炮,用1萬發(fā)炮彈,把它“拿”下!“拿”的戰(zhàn)術是“集中轟炸”,時間是40分鐘,“拿”的戰(zhàn)法是“以迅雷不及掩耳之勢迅速攻占86.9高地”。
這是65軍入朝以來第一次集中如此多的火力打一個“彈丸之地”。195師火炮營當之無愧地承擔了這“光榮而重要”的任務。悄悄地,40門大炮運到了離86.9高地不遠的隱蔽地方。然后,各炮點秘密地、精確地測量著方向、距離、高低。炮擊由營長指揮,但連干部全下到各炮陣地,名義上是“檢查”,實際上是“督戰(zhàn)”——督促各炮班長做好一切炮擊準備。連長們說:“每門大炮40分鐘內(nèi)要打200發(fā)炮彈,想想吧,12秒內(nèi)就要打出一發(fā)!我們是不是先得把一切都準備得好好的?”
“有備無患,我們知道!”戰(zhàn)士們說。
準備工作做得好好的。炮擊開始了。炮彈一發(fā)接一發(fā)射向869高地。火炮被放在坑道內(nèi),沒排煙口,通風不好,打起來炮聲震天,硝煙彌漫,即使震不暈也被嗆暈了。但戰(zhàn)士們情緒高漲,個個大喊叫著:“痛快,痛快!”
他們從沒一下子打過如此多、如此快的炮!就像過春節(jié)放鞭炮一樣,越放越來勁,喊著“痛快,痛快”,又喊:“過癮,過癮!”但這畢竟不是放鞭炮,是你死我活的激戰(zhàn)。他們緊張重復著裝填、發(fā)射,瞄準手隨時修正發(fā)射方向和距離,每個人忙得汗流浹背,張著大嘴,喘著粗氣,鼻子黑黑的,臉灰土土的。連干部只是看著表,算著時間,計著彈數(shù)。因為時間太重要了,一分鐘都不能錯,40分鐘后,步兵就要沖上去,如果繼續(xù)發(fā)射,會傷著自己人。
大炮的瞬間轟炸,敵兵防不勝防,被炸得血肉橫飛。86.9高地上硝煙彌漫,濃煙翻滾,火苗噴吐,十分壯觀。
40分鐘后,炮擊結束了,步兵沖了上去。南朝鮮精銳王牌團沒任何反擊,高地上只有殘留的焦土,殘肢斷臂,燒焦的破衣碎片和幾個帶著窟窿的鋼盔。195師突擊隊輕輕松松地占領了高地,然后連夜挖上坑道,由“客人”轉(zhuǎn)換為“主人”,準備防守。
在以后四五天里,南朝鮮精銳團以4個連兵力,進行幾十次反撲,但都一一被擊退,高地牢牢地控制在195師的手里。
67高地戰(zhàn)斗,僅趙先友率領6連就斃敵500余人,也是65軍在朝鮮戰(zhàn)場打得最漂亮、最出色,由炮兵支援步兵最成功的一次防御戰(zhàn)。86.9高地被奪取后,反過來成了65軍楔入敵兵的“釘子”。戰(zhàn)士們自豪地說:“我們就是不準敵兵在我們身上插釘子,在他們身上釘個釘子還是可以的!”
來自:新浪博客
http://blog.sina.com.cn/s/blog_12bffdefc0102vqms.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