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AHX】三國殺新概念全點評·五(作廢)

本期點評:作廢、終止結算、強制結束

5 作廢(風)
和風包另外幾個混得風生水起的新概念相比,長期以來作廢這個概念就像被選擇性忽視一樣默默無聞,乃至規(guī)則集都沒把作廢單列出來,而是使用了模糊的“終止此牌的使用流程”。這也難怪,在此之前有仁王盾的無效,在此之后有國戰(zhàn)的取消目標(這個和〖奔襲〗的增加目標都是【方天畫戟】的自然延伸,不講),二者的泛用性都高到讓作廢無處插身。并且一旦開始使用流程,其中可能的插結就不可預測,強行終止會出很大的結算問題,丕儒仁然之后,設計師對終止結算更是唯恐避之不及,作廢從此再也無人問津。
但不管怎樣,作廢仍然是一個必須講的新概念。從本質上看,作廢就是“終止此牌的使用流程”,我們不妨看看官方是怎么確定時機的。于吉〖蠱惑〗中作廢的時機是使用結算開始時(已經確定按什么方法對誰怎樣使用牌,早于【朱雀羽扇】),我們就將其定為作廢的標準時間點。在實際描述中,我一般寫成“聲明使用牌時”,以保證和后面的“聲明使用牌后”(【朱雀羽扇】的時間點)不發(fā)生錯亂。事實上,往前一點則牌都沒說好、更談不上作廢,往后一點則有插結問題。這也是作廢的唯一一個安全時機。
之后我們就可以把作廢與另兩個相似概念剝離了。由于作廢時還沒有觸發(fā)使用流程,被作廢的牌會跳過所有此流程中的結算,包括計數。玩?zhèn)€梗的話,這就是“如用”——到底用沒用?如用。拋開這個刁鉆的時機,作廢的畫面感也是很好的,讓你浪費掉一張需要用的牌,卻給你一次重新再用的機會。作廢最常用的方法是削弱無效的巨大挫敗感,也可以用于表現處事隨機應變或者狡猾,甚至可以在選項中加入作廢,玩出博弈。作為新概念中的元老,作廢值得被我們重新關注。
我把作廢和接下來的終止結算一起講,是為了糾正一個傳統(tǒng)誤解,即丕儒仁然罪在朱然。實際上,當時的環(huán)境引入朱然并不會發(fā)生結算問題(朱然沒有能力在瀕死時造成傷害),真正的問題出在過度插結的李儒和曹仁。作廢包含的終止流程發(fā)生在一個安全的時機,多數情況是“自娛自樂”,這也是終止結算的少見正例。
創(chuàng)新性:低,除了時機大幅提前,基本相當于無效+不計入次數上限。
泛用性:中,這個時機比較刁鉆。
周全性:高,沒有問題。
?
5-1?終止結算(虎牢關)、強制結束(階段/回合)(手殺SP)——剪不斷、理還亂
之前講到廢除實際上就是終止使用流程,而這并不是終止結算給大家的第一印象。鑒于舊朱然(規(guī)則集都不敢寫)以及丕儒仁然大陣的名氣實在太大,終止結算的另一些情況長期以來都是冷知識。當年規(guī)則不完善也是造成這種現象的一大原因,朱然開南〖膽守〗后祝融收不收也成了一個爭議問題(放現在來看,這張南就直接卡處理區(qū)下不來了)。實際上,終止結算不都是吊瀕死這樣的雷區(qū),它的應用范圍也遠比大家想象中廣泛。
第一個終止結算其實并不是朱然,而是兩年前的虎牢關模式設定(虎牢關出過實體卡,算成正統(tǒng)模式),神呂布體力值減少到4及以下時終止一切結算換狀態(tài)。后來OL的多關活動場多數也延續(xù)了這一設定,只有少數是打死BOSS再切。另外,官方早就把朱然定性為黑歷史武將,后面的新將更是各種插結層出不窮,也都不會考慮朱然的事。這就導致在龍舟、年獸等多關模式,玩家是可以利用這個機制搞事情的。正好衛(wèi)瓘就可以搞出瀕死砸傷害,卡在這個時機就能搞出吊瀕死(av428170443),博君一樂。
說去說來,朱然只不過是把這一機制轉正,同時正好碰到了幾個插結武將而已。在插結大行其道的今天,復活老朱然已經不現實,但這不是放棄這個概念的理由。當然,像手殺皇甫嵩那樣搞出插結公式(各種原因讓鄧艾判屯田,司馬懿改黑桃,皇甫嵩終止判定火殺鄧艾,傳給謀楊婉,然后就可以講故事了)肯定是不合理的,3d圈在插結和終止中選擇了后者,就不可避免地被迫避讓官方。
其實官方已經有一些終止結算的正例,比如上一節(jié)的作廢,還有應用廣泛得多的強制結束。和上面類似,我們在使用強制結束時一般會加一個“于當前結算結束后”,這就讓這個概念的字數偏長。由于官方已經出現多個強制結束階段的武將,我們大可以默認結束階段一定是等結算完后再進行,以省下幾個字。另一個方法是進行封裝,“止步”“鳴金”這種詞都能體現這個畫面感。作為一個常見概念,封裝一下也是有必要的。
官方對強制結束的用法(手殺孫魯育、OL神張遼)多為結束出牌階段,這就是一個很強的debuff。結束其他階段適用范圍比較少,一般是配合特定的技能使用;結束回合則是在debuff的基礎上加一個跳棄牌,有一點細調強度的意味。同時這兩者的畫面感也有一定的差別,一個偏禁錮,一個偏保存實力,大家可以自行體會。
說回終止結算本身。為了避免結算問題,現在的終止結算一般只能在“私密”的時間點搞,且無特殊情況僅終止一層,最好再給原來的結算加上收尾應付一下,屬實無奈。不過在原結算只有一層時,這個限制就沒那么大了。舉個例子,“當你受到多目標牌的傷害后,你可以終止此牌結算并棄置之”,這個結算就沒什么問題。為了防插結,受到傷害后是傳統(tǒng)意義上的私密時間,我正好拿給自己用,合情合理。同時棄置此牌也是合理的收尾,不會出現卡處理區(qū)的問題。綜上所述,終止結算這個概念大有可為,希望大家不要有刻板印象、覺得終止結算都是朱然一樣的bug制造機。
創(chuàng)新性:終止結算低,本質擺爛;強制結束低,和跳過階段如出一轍。
泛用性:終止結算高,畫面感非常豐富;強制結束中,基本綁定出牌階段或整個回合,前者中樂的debuff太強,后者有疊甲過的風險。
周全性:終止結算低,分分鐘搞出奇怪的結算;強制結束高,自帶防插結補丁,沒有問題。
接下來的第六章很長,我盡量保證一天寫一節(jié),還請耐心等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