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滸里的吃喝66:一罐飯,一個窮人膽戰(zhàn)心驚的一生

李逵在黃昏時分走進了百丈村董店東,推開了闊別十年的家門。
母親已經雙目失明,而容顏更是衰老憔悴。李逵無比難過,唯有口中喊道:“娘,鐵牛來家了!”
得知小兒子鐵?;貋砹?,老母親又驚又喜,忍不住東一句、西一句地嘮叨起來:
兒子啊,你這些年跑到哪里去了?過得怎么樣???
兒子啊,你大哥太笨了,只能給人家做長工,勉強吃口飯,我的日子過得好苦啊!
兒子啊,我太想你了,天天哭哭得眼睛都瞎了……
李逵并不是會聊天的人,也不會哄老媽。他直奔主題說,我已經做了官,現(xiàn)在接娘了,你這就跟我一起走吧。
如此說走就走,實在讓人難以接受。李母遲疑道,我們總得等你大哥來,跟他商量一下啊。
李逵大概并不喜歡哥哥,不耐煩地說,等他干什么?我們直接走了算了。

便在這時,李逵的哥哥,“李達提了一罐子飯來”。日將西斜,他給母親送晚飯來了。
相比弟弟的強橫兇霸、到處惹是生非,李達老實巴交,沒有什么本事,只能長年給有錢人家做長工,靠著辛苦力氣養(yǎng)活自己和老娘。是的,在十年的日復一日中,他能給母親的,只有一罐子又一罐子飯。而且,這飯大概也就只是“飯”,最多有點素菜,肯定沒有雞鴨魚肉。如此寡淡的吃喝讓老娘很不滿意,更加思念小兒子。
但是,李達沒辦法??!他沒田沒地沒錢,只能過這樣的日子。不僅如此,他還深受那個弟弟的負累,十多年來活得膽戰(zhàn)心驚。李逵一時痛快殺人,殺完人他跑得蹤影不見,人家官府和苦主自然來找他說話,看他沒錢可賠,便折磨他,讓他“披枷帶鎖”好多天……
好容易人家放過了他,他依舊只能打長工為生,還得養(yǎng)活老娘,老娘還嫌棄飯菜沒油水,只念著那個能給他吃肉的小兒子。
李達已經不指望這個弟弟了。他認真做好自己的長工,和地主家結下了深厚的情誼;他每天給老媽送來一罐子的飯,習慣了她不停地嘮叨抱怨。
只要能這樣安穩(wěn)尋常地活下去就好,哪怕日子始終清苦呢。

誰料,那個十年沒有音訊的弟弟竟然又惹禍了。他在江州和人做下大案,然后上了梁山入伙。江州官府發(fā)公文到原籍追索,只能又著落在李達身上。幸好幸好,李達做工的地主家很仗義,一邊跟官府解釋說,李逵已經十年不歸了,兄弟沒有任何聯(lián)系。一邊又拿錢上下打點,才免了李達再一次的“披枷帶鎖”。
誰料,這時這個弟弟竟然大模大樣地回來了。如此,給自己招禍不說,弄不好還要連累好心仗義幫他的地主啊!
李達很生氣,對弟弟沒有一點好臉色。
傻老娘竟然還一臉歡喜地還對他說,你弟弟做官了,要來接我去快活呢。
他無奈道:我的娘啊,你聽他騙你吧。他當什么官啊,他是上梁山當了賊了!
李逵一聽哥哥都知道底細了,也不再隱瞞,當即邀請哥哥,你也跟我一起上山快活吧!
李達豈能不了解自己這個弟弟?不知道他有多不靠譜?他怎么可能跟他走?不僅不能跟他走,還得趕緊告訴好心待他的財主,別讓人家跟著吃官司。
他將手中的飯罐放在地上,轉身跑去地主家相告。地主讓他帶著十幾個莊客來拿李逵,卻發(fā)現(xiàn)李逵和老娘都已經不見了,床上放著一錠大銀子。

原來這個粗魯?shù)牡艿芤仓栏绺绲男量?,竟然留下了這么多銀子。這一瞬間,李達心軟了,對弟弟的怨恨一掃而光,忍不住想:我若是帶人追趕,將他抓送官府,他必然性命不保,唉,算了。他大概將娘背到山上快樂去了,那就讓他們快活去吧……
李達敷衍走了跟隨而來的莊客們,然后收好了銀子,坐在床上吃那罐帶給母親的飯,心中充滿對弟弟的感激,以及無限喜悅,繼而憧憬,用這些銀子買點什么才好呢?
然而美夢只做了一夜,他重新陷入了惶恐驚懼之中。
李逵在第二天就在前村被抓,隨即又被本縣都頭李云伙同梁山賊人救走,而在這個過程中,前村的眾多獵戶和押送士兵全部被李逵殺死,震驚鄉(xiāng)里。
李逵接母上山的計劃失敗了,他毫發(fā)無損,帶著朱貴兄弟和李云回到梁山,繼續(xù)喝酒吃肉去了。
他的哥哥李達怎么辦?官府還會來找李達要人嗎?好心的財主還能繼續(xù)保護這個老實的長工嗎?
便是官府放過李達,那些被李逵殺死的獵戶士兵,他們的親朋好友能不遷怒于他的哥哥嗎?
李逵留下的銀子肯定是保不住了,他能繼續(xù)辛苦做長工,每天吃一罐子清湯寡水的飯,不必每天都膽戰(zhàn)心驚,已是最好的人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