攝影,必須要拍清楚嗎?

攝影中的規(guī)矩很多,比如不能拍歪、不能拍抖、一定對好焦、一定曝光準、一定要構(gòu)好圖……
但是正如有句話叫:“先遵守規(guī)則,再打破規(guī)則”。在你了解上面那些之后,有時也可以打破它們。因為沒有什么規(guī)則是一定不變的,世界和攝影都是要變化的。
所以寫了那么多守規(guī)技法,今天就來聊聊打破 “拍清楚” 這條規(guī)則的事兒~



這些并不“清楚”的照片看起來還不錯,它們是怎樣打破規(guī)則的呢?接下來就聽本??展開聊吧~
///
1
俄博梁的人像
那還是幾個月前,我在青海旅行外拍的時候,那天傍晚時分,我們一行人趕到俄博梁拍日落。

雖然不是我主要負責的題材,但我也湊熱鬧拍了一下同行的模特。
然鵝,或許相機清楚我此行主要負責拍攝風光和創(chuàng)意,在我拍人像時自動對焦就直接崩了……只要畫面中有太陽,相機就怎么都對不上焦……(中畫幅還是不靠譜啊,具體品牌就不說了)
總之,那天逆光下拍的照片基本都是沒對上焦的模糊的……

我開始很沮喪,開始回放刪照片……但是,突然發(fā)現(xiàn)有幾張脫焦的照片意外的很吸引人。
或許是因為清晰的人像已經(jīng)見得太多了,這張似乎能看清身體輪廓和動作,卻又留有更大想象空間的模糊照片,一下子讓我覺得格外美麗。

當然,事后分析下,上面兩張照片之所以好看,也是有前提條件的:
第一,是以天空為背景且逆光,使畫面十分簡單;
第二,則是模特本身的身材和側(cè)顏很好,且有可辨識的肢體動作,而不是僅僅呆站在那。
所以說,拍模糊也不是瞎拍,該做到的地方仍要做到,模糊的僅僅是表面。
///
2
徠卡店的影子
前幾天去徠卡的咖啡店參加活動,偶然看到磨砂玻璃門上映出了兩個人影。幸運的是,他們背后不知是什么燈光,讓玻璃還染上了色彩。
一個抽象的色彩畫面就誕生了。

這個例子就是這樣簡單,下回你碰到像這樣的磨砂玻璃,背后又有彩色燈光照亮的(或者玻璃本身有顏色),不妨多停留下看有沒有人經(jīng)過。

順便一提,如果沒有豐富的色彩,那么這類模糊照片轉(zhuǎn)成黑白會更合適。因為轉(zhuǎn)黑白之后,人物輪廓與動作才會更加突出。

就像上面這張照片,就拍攝自我上班路上,一進樓道的瞬間。
///
3
夜市的燈光
如果說在第一個例子里,是因為相機自己對不上焦而“被動”拍出來的,那么在這個例子里,我想說的是其實我們有時可以更多去尋找失焦的畫面。
即使用的只是一臺手機,也完全 OK 。
本??很多年前的教程和課程里,就介紹過如何通過預(yù)先鎖定焦點到手掌,再去拍攝遠景的燈光,以獲得城市虛焦燈光光斑的效果。

如今具有調(diào)節(jié)焦點功能的 App 已經(jīng)多到數(shù)不清了,比如之前介紹過的 NightCap相機,就可以在拍攝界面的下邊緣左右滑動來調(diào)節(jié)焦點。

也就是向左滑動到最近對焦距離,畫面就朦朧了起來。這時去拍攝遠處的燈光,就成了一個個明亮的大光斑。



當然,如果你能找到有規(guī)律的線條和光斑,那么虛化后會更加好看。否則就只是一片亂七八糟的圓片片啦。
如果是安卓手機,那么可以進入專業(yè)模式去調(diào)節(jié) MF 的撥輪,效果也是一樣的。
///
總結(jié)
多一種表現(xiàn)方式
這篇文章是近期拍攝的思路方面的反思與分享,其實是想說明在攝影中,不必讓自己太累,遵從于各種規(guī)則。
探索不同的畫面形式,嘗試以往從未拍出過的畫面效果,才是攝影最大的樂趣之一。


你說是吧~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