楊靜 琵琶YANG Jing 1999在英國BBC音樂會現(xiàn)場


這個錄像來自楊靜 與bbc交響樂團,1999年應邀在英國BBC廣播電視舉辦的Proms 音樂節(jié)last Night Proms現(xiàn)場音樂會
在新世紀到來前,于90年代末,楊靜的琵琶絲綢路音樂會旅行到了歐洲。她的作品龜茲舞曲,九連鈺,品訴,夢斷敦煌等等,又為她打開了進入英國老牌的音樂節(jié)之路。在1999年應BBC Proms之邀成為了成為第一個使用傳統(tǒng)樂器演奏,登上了Proms Last- Night音樂會的音樂家。
并由此出現(xiàn)了楊靜在英國的音樂愛好者俱樂部。展開了及一系列有關楊靜音樂的活動,琵琶音樂出現(xiàn)在了電視,電臺,音樂會等。 楊靜也得到了許多樂評及觀眾的廣泛贊譽。
比如,在英國中部的一個當?shù)匾魳窂d,以楊靜的名字而命名。并于1999年初秋舉行了楊靜現(xiàn)場音樂會及揭幕儀式。英國電視及BBC電臺報道。
(這個錄像是英國朋友從BBC廣播電視中心全球直播時錄的盒式錄影帶,轉錄到了數(shù)碼版。轉制式使聲音受到了極大的損失。)
不過,感謝這個錄像,它讓我們看到在上世紀末1999年,楊靜年輕時不經(jīng)意地透露出的她那種獨特的,和善大方的談笑,高高的身材和長發(fā)飄飄的樣子。
不難理解,那年楊靜去英國為音樂廳揭幕時,當時的英國記者David為何一連串地驚呼:‘你是中國人嗎?真的是剛剛從中國來到?你能保證這些音樂是來自中國嗎?’ - 這些只屬于那個開放后不久的時代里,外國人望著如此健美又才華橫溢的女音樂家的內心驚嘆。
‘當然!這些曲子是我寫的。楊靜優(yōu)雅又干脆,毫不含糊的回答到。她又為好奇的記者深度地講解了樂曲和創(chuàng)作的想法。記者問:‘你敢去我們的學校,和學生們直接對話嗎?’。‘當然’!二天后,楊靜在英國BBC廣電記者David的邀請和安排下,在電視機和錄音機的陪同下,去到了中學和小學,去回答同學們的各種問題。同學們最喜歡的樂曲竟然是?九連鈺?。一個小學生對著鏡頭說:‘這樣的音樂,我想要白天和晚上不停地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