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種神秘生物,神秘莫測?有圖有真相!
1: 皇帶魚

皇帶魚(?Regalecus glesne),又稱布倫希爾蒂,俗名龍宮使者、白龍王、龍王魚、大帶魚、大鯡魚王、搖槳魚、胖魚、買牛、蠻、豬精、百牛、地震魚,是輻鰭魚綱月魚目皇帶魚科的其中一種。廣布于熱帶深海。它是海洋中最長的硬骨魚,體亮銀色,腹鰭紅色,槳狀,英文原意為“槳魚”。背鰭亦呈紅色,很長,始於頭頂如鬃冠。很少見于水面,有人偶爾見到,誤為“海蛇”。
2:麝香鹿

麝香鹿是一種膽小、非群居性的鹿,皮毛上有斑點(diǎn)、大耳朵、短尾巴且沒有鹿角。它是唯一生有膽囊的鹿,而且公鹿向下彎曲的犬齒也是鹿科中獨(dú)一無二的。麝香鹿棲息于從西伯利亞、橫跨韓國、延伸至喜馬拉雅山脈的山區(qū)中,海拔高度可達(dá) 2438 米。 公鹿的麝腺位于下腹部及生殖器之間,由于可產(chǎn)生濃烈但令人愉悅的氣味,是人類爭相取得之物,這氣味是來自于麝香酮。麝腺在摘除后,必須先干燥,并稀釋干燥后的糊狀物,才能提煉出香味。這通常用在香水中,因此是世界上最昂貴的動物制品。正因?yàn)槿绱?,盜獵是麝香鹿數(shù)量減少的主要原因。
3:一角鯨

一角鯨體長一般在4到5米,雄性略長于雌性。成年鯨平均體重800~1600公斤。一角鯨沒有背鰭,它們的脖子和椎骨的連接方式更像其他哺乳動物,與海豚和鯨魚反而不一樣。腹部呈白色,背部有許多深褐色或黑色的斑點(diǎn)。一角鯨出生時(shí)皮膚顏色很深,隨著年齡增長,皮膚變得越來越白,至性成熟時(shí),腹部出現(xiàn)許多白色斑塊,年齡較長的一角鯨體色又幾乎呈白色,所以可能與白鯨混淆。一角鯨最引人注目的特征是它們腦袋上伸出的長牙,那是從左上顎突出唇外的犬齒,長度可達(dá)2~3米,呈螺旋狀,因?yàn)殚L得像角,故而得名。牙齒平時(shí)除了打斗之外,還是它在家族當(dāng)中地位的一種象征,獨(dú)角鯨的牙齒越長、越粗,代表它在鯨群中的地位越高。
4: 大王酸漿魷

大王酸漿魷,又稱巨小頭魷,英文直譯巨槍烏賊。典型的深海巨魷,是同科動物里最大的一種,是世界上最大的無脊椎動物。比大王魷更重,但是體型稍短同時(shí)也是更活躍的掠食者。分布于圍繞南極大陸海域,偶爾向北方分布到南非外海,大多在南極海域周圍2000米的深海棲息。
5: 大西洋海神海蛞蝓

神海蛞蝓是海神鰓科、海神鰓屬的海洋軟體動物。體長3-8厘米。體型扁平,末端尖細(xì),頭部圓鈍,口腔周圍有觸須,齒舌具有鋸齒狀齒片,體側(cè)有一對極小的嗅角。背側(cè)銀灰色,腹側(cè)藍(lán)色。體內(nèi)有氣囊。其腹足邊緣兩側(cè)布有深藍(lán)色條紋,并由體側(cè)生出3-6枚附肢。附肢在末端分叉,以輻射狀排列,構(gòu)成了該種的露鰓,每根露鰓的末端均具有刺胞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