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種花家務·化學】4-1-00有機化學引言——『數理化自學叢書6677版』
【閱前提示】本篇出自『數理化自學叢書6677版』,此版叢書是“數理化自學叢書編委會”于1963-1966年陸續(xù)出版,并于1977年正式再版的基礎自學教材,本系列叢書共包含17本,層次大致相當于如今的初高中水平,其最大特點就是可用于“自學”。當然由于本書是大半個世紀前的教材,很多概念已經與如今迥異,因此不建議零基礎學生直接拿來自學。不過這套叢書卻很適合像我這樣已接受過基礎教育但卻很不扎實的學酥重新自修以查漏補缺。另外,黑字是教材原文,彩字是我寫的備注。
【山話嵓語】『數理化自學叢書』其實還有新版,即80年代的改開版,改開版內容較新而且還又增添了25本大學基礎自學內容,直接搞出了一套從初中到大學的一條龍數理化自學教材大系列。不過我依然選擇6677版,首先是因為6677版保留了很多古早知識,讓我終于搞明白了和老工程師交流時遇到的奇特專業(yè)術語和計算模式的來由。另外就是6677版的版權風險極小,即使出版社再版也只會再版80年代改開版。我認為6677版不失為一套不錯的自學教材,不該被埋沒在故紙堆中,是故才打算利用業(yè)余時間,將『數理化自學叢書6677版』上傳成文字版。? ?

第一章烴
引言
【01】在前三冊里,我們研究過很多無機化合物。現在,我們要研究另外一大類化合物—有機化合物。
【02】我們平常吃的、穿的、用的直接來自動植物方面的東西,象糧食、肉類、蛋、油脂、蔬菜、棉布、木材等等,它們有個共同的特點,就是當受熱到一定程度時會變焦成炭,這種現象叫做碳化。這說明它們的成分里都含有碳元素。我們把含碳的化合物,叫做有機化合物(簡稱有機物),研究有機化合物的化學,叫做有機化學;并且,把不含碳的化合物,叫做無機化合物,研究無機化合物的化學,叫做無機化學。一般有機物的組成元素,除碳之外,還有氫、氧和氮;在某些有機物里還含有硫、磷、鹵素或金屬元素等。
【03】我們在前面已經學過碳的兩種氧化物(一氧化碳和二氧化碳)、金屬的碳化物、碳酸和碳酸鹽等,它們都含有碳元素,但由于它們的結構和性質都和一般的無機物相似,所以還是把它們歸屬在無機物里。
【04】有機化合物大量地存在于自然界里,而又長時期被人們加工和應用,象釀酒、染色、醫(yī)藥、造紙等都積累了幾千年的經驗,因此人們對有機物已有了一定的認識。不過以往對有機物的研究,還缺少完整的理論。真正把有機化學發(fā)展成為一門獨立的科學,還是近百年來的事。
【05】早在十七世紀后半期,人們把自然界的物質分為三大類,即動物的、植物的和礦物的物質。這就是后來為了便于研究,把來自動植物的物質稱為“有機物”的根據。當時人們之所以如此劃分,主要是由于錯誤地認為動植物的物質是“有生機的物質”。所以在十八世紀末期,瑞典化學家柏齊利烏斯提出了“生命力學說”,認為動植物體內有一種超物質的“生命力”存在,有機物只有在這種“生命力”的作用下,才能制造出來,不能人造。這種把有機物和無機物的界限絕對化的看法,顯然對有機化學的研究工作,帶來了嚴重的阻礙。
【06】后來由于科學的不斷發(fā)展,經過許多實驗,證明了所謂“生命力”是不存在的。其中最早的一個實驗是在1828年,德國化學家武勒在制造氰酸銨NH?OCN的某一次實驗中,得到了一種叫做尿素CO(NH?)?的有機物。尿素是人類和哺乳動物體內生成的物質,本來要從他們的排泄物——尿液中提取的,現在可以通過無機物制造出來。這個發(fā)現,開始給“生命力”學說以有力的打擊。后來又有其他科學家,陸續(xù)制出許多有機物來,象醋酸、脂肪、糖類等。
【07】1861年,俄國化學家布特列洛夫發(fā)表了有機化合物的結構理論,對有機化合物分子內原子的互相結合、排列和互相影響,作了很廣泛的論述(關于化學結構學說將在本書§1·4討論)。這一連串的發(fā)現,終于打垮了“生命力”學說,為有機化學開辟了正確發(fā)展的道路,證明了有機物的形成和變化,同樣服從于一般的化學規(guī)律。有機物和無機物之間,根本不存在絕對的界限。目前沿用“有機化合物”這個名稱,只是由于習慣,而并不包含有“生機”的意義。
【08】有機物可以從加工天然產物而獲得,或者通過人工方法來合成。到現在為止,人類利用的有機物已達百萬種以上,而且還在不斷制造出新的品種來。制造這些有機物的原料,主要是動植物體和礦物界的天然氣、石油和煤。這些物質的資源很豐富,可以生產炸藥、染料、人造纖維、合成纖維、塑料和藥劑等各式各樣的產品,應用的范圍非常廣泛。所以發(fā)展有機化學工業(yè),對發(fā)展國民經濟、加速社會主義建設、鞏固國防和提高人民生活水平,具有極其重要的意義。
【09】在下面的各個章節(jié)里,我們要按照分類,由簡單到復雜逐步研究各種有機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