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條狗引發(fā)的血案,牽出一個令人毛骨悚然的殺手宇宙!
今天我想給大家推薦一個基努·里維斯近些年主演的系列電影《疾速追殺》。
關注電影的朋友可能對這個系列比較熟悉了,畢竟《疾速》系列的第一部電影《疾速追殺》早在2014年就上映了,這之后分別在2017年上映了《疾速特攻》,在2019年上映了《疾速備戰(zhàn)》。
目前該系列已經(jīng)上映的三部電影,豆瓣評分一部比一部高,這種現(xiàn)象是很少見的。

從豆瓣參與評價的人數(shù)來看,還可以看出《疾速》系列的兩個特點。
一個是國內(nèi)觀影人數(shù)并不算多,但也絕不稀少。
這是因為《疾速》系列是R級犯罪片,不能在國內(nèi)院線上映,因而觀影人群和引起的關注度都相對較??;但該系列也由于優(yōu)質(zhì)的口碑口口相傳,因而觀影人數(shù)還是遠超過部分豆瓣上只有幾千人參與評價的電影。
另一個是豆瓣參與評價的人數(shù)非常穩(wěn)定,每一部都在八萬多人。
這是由于《疾速》系列的故事相當吸引人,每部電影間的劇情都聯(lián)系緊密,使人看完一部,就想把這個系列都看完。
雪夜就是周五晚上看了第一部《疾速追殺》,然后大呼過癮,又熬夜連著看了第二部《疾速特攻》。
周六上午睡醒后,我又把《疾速備戰(zhàn)》追著看完了,然后馬不停蹄地寫了這篇推薦。

我們再看下《疾速》系列的英文名稱。
《疾速追殺》的英文名稱是《John Wick》,翻譯過來就是《約翰·威克》。電影名稱就是主角的名字,簡單直接,也點出了這個故事就是圍繞約翰·威克這個人講述的。
而第一部的官方美版海報的風格同其名字一樣的簡潔,沒有過多花哨的元素,就只有一個殺神(殺手之神)——約翰·威克。

而《疾速特攻》的英文名稱是《John Wick: Chapter 2》,翻譯過來就是《約翰·威克:第二章》,繼續(xù)圍繞約翰·威克這個人講故事。
官方海報也同樣延續(xù)了簡潔的設計,只是這里的約翰滿臉帶血,顯得更加憔悴也更加可怕。

第三部《疾速備戰(zhàn)》的英文名稱是《John Wick: Chapter 3 - Parabellum》,翻譯過來就是《約翰·威克:第三章-備戰(zhàn)》,這次的片名除了繼承以前的形式之外,還增加了一個副標題。
根據(jù)基努·里維斯介紹,“Parabellum”來自于一句拉丁語名言“si vis pacem, para bellum”,全句翻譯過來意思就是“汝欲和平,必先備戰(zhàn)”,這句話就是本片后半程的點睛之語。
而官方海報的設計也是除了延續(xù)約翰·威克的特寫外,還加了一句話“Every action has consequences.”意思是每個行為都有后果,這也是片中的一句點睛之語。
有因必有果,《疾速》系列恰恰是通過因果循環(huán)推動情節(jié)的發(fā)展。

“Parabellum”和“Every action has consequences.”都喻示了第三部與前兩部的不同之處:
前兩部主角都是陷入到了別人的設計之中,被仇恨和規(guī)則所限制,身不由己;而第三部主角開始覺醒,開始想辦法從不停殺人的處境中解脫出來,想辦法打破規(guī)則的束縛。
《疾速備戰(zhàn)》是《疾速》系列的轉(zhuǎn)折點。

《疾速追殺》最開始講的僅僅是一個殺手復仇的故事(很多影迷戲稱為一條狗引發(fā)的血案)。
這之后經(jīng)過《疾速特攻》和《疾速備戰(zhàn)》的不斷完善,《疾速》系列已經(jīng)形成了一個龐大的殺手宇宙。這個殺手世界的觸角延伸到了全球各個角落,其能力和實力都令人毛骨悚然,細思恐極。
我們期待,約翰·威克能在第四部中給我們帶來新的驚喜,打破規(guī)則下的宿命。


最后補充一下關于《疾速》系列電影的訊息:
《疾速》系列電影由獅門電影公司投資發(fā)行,查德·斯塔赫斯基導演(第一部導演還有大衛(wèi)·雷奇),大衛(wèi)·雷奇擔任制片人(第一部制片人還有基努·里維斯,第三部制片人還有查德·斯塔赫斯基),德里克·科爾斯塔編?。ǖ谌窟€新加入了三個編?。?。
獅門電影公司是北美票房市場份額占比排名第六的電影公司,代表作《電鋸驚魂》系列、《暮光之城》系列、《饑餓游戲》系列、《林中小屋》系列等。
導演查德·斯塔赫斯基是特技演員出身,后長期擔任很多好萊塢大片的B組導演。《疾速》系列賴以成名的動作戲都由導演親自把關,他擅長把武打動作編排得力量與美感俱佳。
制片人大衛(wèi)·雷奇,導演代表作《死侍2》、《速度與激情:特別行動》。
編劇德里克·科爾斯塔的代表作就是《疾速》系列了,目前的上映的三部都由他編劇。
主演基努·里維斯代表作《黑客帝國》系列、《魔鬼代言人》、《生死時速》、《康斯坦丁》、《疾速》系列等。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