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迎秋】安睡之秋與溫暖棉被
我們這邊進了十月,只要氣溫有一天開始往下走——哪怕只下降了一點,到來年二月前,氣溫就像熔斷的股票一樣一跌到底,絕對見不到漲的。
天涼的突然,即便中午還能見到有幾個火氣盛的小伙子穿著半袖在室外晃悠,一到了下午,火氣再旺盛的少年郎都添上了一件外套。偶爾再來兩陣能把人刮起來的大風(fēng),洋洋灑灑地把樹葉往行人頭上撒,告訴他們趕緊回去穿秋褲。
于是秋天就這么來了。
秋天的存在感很高,他在出場之前,總會先讓秋風(fēng)把場地布置好。最氣的是春夏兩季好不容易攢起來的綠葉子,再過兩三天就要被秋風(fēng)先涂一層黃色,再從樹上撕下來鋪在地上,權(quán)當是迎接秋天的地毯,落葉樹木敢怒不敢言。撕完樹葉還沒結(jié)束,秋天對天色的要求也不低,他喜歡干燥的空氣,所以忙碌的秋風(fēng)又得把夏天的云霧趕跑。沒過兩天,粉藍的天空一下子變得透亮起來,高飽和度的天藍色過于純粹,南方的云彩見了,都不忍心踩過來半步。
不過秋天也并不是一個壞心思的家伙,對日照人來說,秋天可是位慷慨的先生。秋天一到,正是海鮮最肥美的時候。張牙舞爪的大梭子蟹肉質(zhì)最嫩,海里撲騰的皮皮蝦能有半個小臂那樣長。最值得稱道的還是海蠣子,這種南方稱為“生蠔”的水產(chǎn),秋冬季節(jié)正是它們長身體的時候。這時候去海鮮市場,就能看見大生蠔堆成了一座小山。你可以放心大膽地從里面挑選,因為每個生蠔里面都是飽滿的蠔肉,絕對是貼秋膘的大補品。
秋天的口舌之欲滿足后,身體也不能虧待。老話說:“春困秋乏夏打盹”,秋天氣溫驟降,四肢疲乏冰涼,躲在溫暖的棉被里最能安眠。棉被蓋在身上的瞬間,沉重的幸福感把身體整個都環(huán)抱住。等你閉上眼后,呼吸聲慢了下來,棉被就會和你一起去夢鄉(xiāng)歷經(jīng)一場大冒險。
不過,換棉被這件事也是要有儀式感的。
當秋風(fēng)乍起的時候,天氣最干燥,太陽光也很足。躲在柜子里夏眠了大半年的棉被,得讓它曬曬太陽,才好把他叫起來。
從早上九點開始,棉被開始慢慢從陽光中醒來,身上沾了一年的水汽和灰塵味道慢慢地從它身上抖落下去。太陽一點點往西邊挪動,被子身上的灰塵味也會變化成太陽光的味道(請知道這個味道本質(zhì)上是什么東西的朋友不要說出來謝謝)。到了下午三點多,把在外面曬了一天的被子搬回床上;再等太陽落了山,灶臺的煙火散了,星星在窗外偷偷看著人間燈光的時候,把臥室的燈一關(guān),迅速脫了衣服鉆進入秋后剛曬好的棉被里。
這個時候,我總要伸手抱緊被子的。盡管是蓋了十多年的老被子,每當太陽曬過它的晚上,它就又變成了一床新被子一樣,又松又軟——或許我蓋的不是被子,而是被子今天花了一天,采集來的陽光。
歲月更替,斗轉(zhuǎn)星移。人類的歷史長河中,總有些不變的習(xí)慣。先秦《詩經(jīng)》中的《七月》一篇寫到:“七月流火,九月授衣”,我們跟著四季、跟著節(jié)氣的腳步,做著一些和季節(jié)約定好的事——春日賞花,夏日看海,秋日拾葉,冬日掃雪……年復(fù)一年,我們對節(jié)令過于熟悉,有時反而忽略了他們的存在。
而這么一想,“儀式感”這個東西,其實也不見得是“秋天喝第一杯奶茶”這種消費主義的陷阱?!皟x式感”可以無處不在,就像每年和不同季節(jié)做不同的游戲那樣,迎接秋天的復(fù)雜工作,秋風(fēng)已經(jīng)幫我們辦好了。我們只消在秋日里,曬秋日的棉被,送走南遷的大雁,就已經(jīng)是與秋天打了聲招呼了。
你那里換上暖洋洋的棉被了嗎?如果你還處在夏天,希望你能享受夏日的余韻;如果你同我一樣,已經(jīng)蓋上了厚重的大棉被,那就祝你今晚做一個36°C的好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