德里蘇丹國(四):賢王殞命
第一節(jié),爭論不休:
在對德干印度教徒成功進行特別軍事行動后,這一非凡的勝利沖昏了阿拉丁的頭腦。他現(xiàn)在渴望獲得德里的王位。他的追隨者一直慫恿他采取行動。他的家庭糾紛也同樣驅(qū)使著他當機立斷。仗勢欺人的刁蠻妻子與在宮廷里意圖謀害他的蛇蝎岳母,此二人讓他的私生活備受折磨。
回歷695年初(公元1296年),菲魯茲率領(lǐng)軍隊向瓜廖爾進發(fā),但他抵達此處并在這里停留的確切日期尚未可知。巴蘭尼只提到,此時在瓜廖爾“傳言”開始為他所知,阿拉烏德丁在德干大獲全勝,而且并未上報便返回到卡拉。
大約在菲魯茲抵達瓜廖爾的同一時間,阿拉烏德丁離開了德瓦吉里(Devagiri)。卡拉的馬利克·阿拉·穆爾克不斷向蘇丹傳遞捏造的消息,大意是王子正忙于征伐難以控制的王國,并將很快向蘇丹正式請愿。
蘇丹聽到.他侄子獲勝的消息非常高興,為了和他的好伙伴們分享他的喜悅,他舉行了酒會。與此同時,關(guān)于阿爾丁從德干帶來大量財寶的消息被接連不斷的報道所證實。據(jù)報道,這些珍寶遠遠超過了過去德里的任何一位君主所擁有的財富。
想到繳獲的巨額戰(zhàn)利品,菲魯茲不禁陷入沉思。王子行事獨斷專行,自己這個蘇丹威嚴何在?菲魯茲因為秘密探險愈發(fā)憤憤不平,但他希望獲得這筆巨大的財富。蘇丹認為,在回到封地之前,阿拉丁會先來找他。但在德里,阿拉丁會直接前往卡拉已經(jīng)眾所周知。
菲魯茲與他最親密的貴族如艾哈邁德·查普、馬利克·?法赫魯?shù)隆ざ 炱?、馬利克·卡馬魯丁·阿布·馬利,和馬利克·納西魯丁·?卡米進行了秘密磋商,他讓顧問團就這種情況下應采取的行動方針發(fā)表意見。他應該留在原地等待阿拉烏德丁來找他,還是在去卡拉的路上去見他?;蛘咚麘摶氐降吕?(艾哈邁德和法赫魯丁的詳細辯論之后會和那位語言大佬一起精修后放送)
現(xiàn)實主義者艾哈邁德·查普建議對阿拉烏德丁進行懲戒性的處罰,并告訴同僚們,擁有如此巨大的財富,此人未來必定是個危險人物,蘇丹被建議主動出擊前去逮捕阿拉烏德丁。艾哈邁德·查普的長篇大論“像刺梭羅一樣”刺痛了蘇丹事實上,他說得太坦率了,以至于別人誤解了他真誠的話語。
菲魯茲隨后向其他貴族發(fā)表講話,征求他們對這一點的意見。馬利克·法魯克丁不喜歡引起蘇丹的不快。他知道,哪怕說一句抨擊阿拉丁的話,菲魯茲都會感到厭煩。因此,他開始想方設法取悅蘇丹的事。盡管他知道艾哈邁德·查普的發(fā)言都是正確的,但卻為故意反其道而行之。
艾哈邁德·查普是一個忠心耿耿的臣子,他再也忍受不了法赫魯丁的虛偽,義正詞嚴的開始反駁。但是蘇丹不讓他發(fā)言,陛下說:“我把他養(yǎng)大,他對我太好了,即使我的兒子們反對我的統(tǒng)治,他也不會這么做?!碧K丹對阿拉烏德丁的信任是一成不變的,他希望阿拉烏德丁會主動請求寬恕,并把搶奪的財富送給他,沒有什么能阻止菲魯茲因為親情而護犢子。他離開瓜廖爾前往德里,不久后抵達卡拉。
第二節(jié),叔侄和睦:
與此同時,阿爾丁經(jīng)過風馳電掣般的急行軍后,于回歷695年6月28日(1296年6月2日)回到了卡拉。自從他離開卡拉大約三個半月以后,他和蘇丹之間就再也沒有通信了。他自然害怕那些知道他的計劃的人會在他外出時向國王告密。
不少宮廷貴族已經(jīng)知道了他野心勃勃的計劃。但只有艾哈邁德·查普清楚地表明了他的懷疑,并因其坦率而受到指責。然而,根據(jù)葉海亞的說法,一些背叛者已將阿拉丁的計劃泄露,讓他非常謹慎地對待老國王。
因此,當他到達卡拉后便給叔叔寫了一封信,表明他對菲魯茲的愛與忠誠,和請求其原諒自己未經(jīng)允許的軍事冒險。在這封信中,阿拉丁表達了他對遙遠且未知的敵人的陰謀的恐懼。最后他答應把自己從德干得到的所有珍寶和大象都交給蘇丹,只要后者給他一份保證。在蘇丹自己的簽名的文書中,表明他已經(jīng)原諒了他侄子的所有過錯。
在阿拉丁寫下這封意味深長的信的時,他就計劃帶著他所有的財寶逃往塔克那烏提,以防菲魯茲帶著軍隊向卡拉進軍。預料到這樣的緊急情況,他派遣扎法爾·可汗前往東方,安排一支龐大的艦隊穿越薩如。
菲魯茲在到達卡拉幾天后就收到了阿拉丁的信,德里的大多數(shù)貴族和其他顯要人物都知道阿爾丁在玩一場背信棄義的游戲。他們聽說過阿拉丁在孟加拉獨立建立自己的事業(yè),但他們害怕在愚蠢的蘇丹手里受到不公正的待遇,所以他們拒絕告知他事情的真實情況。
菲魯茲給他的侄子寫了一封非常甜蜜和安慰的回信,原諒了他的不完美,并重復了他對他無限的愛。然后,他委托他的兩個最機密和最信任的仆人馬利克·伊瑪·杜爾穆克(Malik ' Ima dulmulk)和馬利克·齊武丁(Malik zivuddin)運送該郵件。
當這兩個貴族抵達阿拉丁的營地時,他們震驚地看到他們無辜的主人是如何被他的煽動性和忘恩負義的侄子愚弄的。他們徒勞地試圖向蘇丹發(fā)出警告,因為阿拉丁已將他們置于嚴密的監(jiān)管之下。
第三節(jié),刀光劍影:
與此同時,阿爾丁又寫了一-封騙人的信,這一次是寫給 他在宮廷中擔任“皇家首席大臣”(akhur bek)職位的兄弟阿勒馬斯·貝格。他在信中寫道,他不服從國王,對國王不忠,對自己的行為感到羞愧,他隨時都可能結(jié)束自己的生命。他還說,只有蘇丹親自來到卡拉身邊,把他帶到宮廷,他的恐懼才能消除。
阿勒馬斯·貝格立即將,信交給蘇丹,蘇丹因其侄子和女婿的不必要的恐懼而悲痛欲絕。
菲魯茲立即派遣阿勒馬斯·貝格前往卡拉安慰阿拉丁,并表示很快會跟隨他。
阿勒馬斯·貝格在一周內(nèi)到達卡拉,他一到達,阿爾丁就下令敲鼓歡呼在命令阿爾馬斯向卡拉乞討后不久,國王就帶著一些他信任的貴族和一千名騎兵去見他的侄子。在達海,他為自己和幾個同伴打了幾場仗,而艾哈邁德.查普被命令走在陸地軍隊的前頭。
齊沃?。╖ivauddin)寫道,在那個河流泛濫、暴雨傾盆的時代,死亡“拽著菲魯茲的頭發(fā)”,帶他去見刺客人們是在公元695年7月17日(1296年3月20日星期五)在卡拉看到這些船只的。阿拉丁帶著 他的財寶和大象離開了卡拉,穿過恒河到了另一邊,并在馬尼克建立了他的司令部。
這樣,他就避開了在陸地上行軍的帝國軍隊,當那部分人好不容易從卡拉渡河到達馬尼庫爾時,阿拉丁已經(jīng)派他的兄弟阿勒馬斯·貝格前去迎接見蘇丹,當他們見面時,他想方設法迷惑陛下放送戒備解除武裝。他誘使菲魯茲命令隊伍留下來,而他自己則被劃到了對岸?,F(xiàn)在只有兩輛豪特車,載著蘇丹和他挑選的一些貴族,如瓦基爾·達爾·胡拉姆、馬利克.法赫魯丁等人。
叛徒阿爾芒斯又提出了另一個請求:“(陛下)請下令坐在船上的幾個貴族和他們的追隨者卸下自己的武器,以免與我的兄長發(fā)生不必要的誤會。即使是這個居心不良的請求也沒有引起愚蠢的蘇丹的懷疑,因為他對侄子的愛和對黃金的貪婪完全蒙蔽了理智。他命令貴族們放下武器,大家服從了。
然而,當船靠近岸邊時菲魯茲和他的伙伴們幾乎不敢相信自己的眼睛。他們看到阿爾丁的軍隊全副武裝,士兵編隊駐扎在四面八方嚴陣以待。菲魯茲的親信清楚地看到,阿爾芒斯·貝格用他那能言善辯的口才誘騙了蘇丹。
然而,當馬利克·胡蘭拒絕被動地接受事情,問阿勒馬斯·貝格提問:為什么阿拉丁的部隊被‘包裹’ 在盔甲中,似乎準備戰(zhàn)斗,而中央軍卻要放下武器。叛徒回答說:“他的兄弟想給蘇丹一個皇家接待,從德干帶來的金銀珠寶將在所有儀式中放在菲魯茲的腳下?!睂τ隗@恐不安的貴族和輕信的蘇丹提出的各種問題,阿勒馬斯·貝格都閃爍其詞。
眾人抵達目的地后,阿拉丁很高興接待他的叔叔。當船靠岸時,阿拉丁和他麾下的貴族們走上前來,拜倒在蘇丹的腳下。菲魯茲把他扶起來,非常親熱地對他說:“我把你從襁褓中撫養(yǎng)至今大,所以現(xiàn)如今你才能長大成人。難道我把你養(yǎng)大,讓你加官進爵身居高位只是為了暗殺你嗎?對我來說,你一直比我自己的兒子還親,現(xiàn)在也是如此即使是現(xiàn)在。世界可能會改變,但我與你的關(guān)系不會改變,我對你的愛不會減少?!?/p>
在一番語重心長的勸說后,菲魯茲把阿拉丁的手握在自己的手里,領(lǐng)著王子走向他的船。就在這時,努格拉特·汗發(fā)出了致命的信號。薩馬納的塞利姆用他的劍襲擊了蘇丹,但這一擊沒有打中,他傷了自己的手痛的滿地打滾。但刺客接下來的一拳,卻打傷了年老體衰的老國王。
困惑和痛苦以及接二連三的攻擊讓蘇丹淚流不止:“哦,阿拉丁,你做了什么? ”另一個受雇的刺客伊赫提魯丁追趕著蘇丹,把他摔倒在地上,干凈利落的將其斬首。菲魯茲的項上人頭被放在一根長矛的頂端,交給他那個忘恩負義、背信棄義的侄子。而船上的貴族和士兵都已經(jīng)手無寸鐵,只能任人宰割。阿拉丁在血腥政變大獲全勝后,也順理成章的宣布自己為新蘇丹。
誠然,菲魯茲并非庸才。他在處理內(nèi)憂外患均能表現(xiàn)出優(yōu)秀的軍政素養(yǎng),對內(nèi)鎮(zhèn)壓了前朝余孽馬利克·查朱的叛亂,粉碎了神棍西迪·毛拉的陰謀詭計。對外逐退了蒙古入寇,與印度教徒的戰(zhàn)爭中也小有成就。他之所以敗給侄兒阿拉丁,還是因為愛意深沉,導致其心慈手軟,最終才慘遭殺害滿盤皆輸。
德里蘇丹國(1206一1526)The Sultanate Of Delhi (1206-1526)
德里蘇丹國公元711年至1526年The Sultanate of Delhi 711 - 1526 A.D
德里蘇丹國:政治和軍事史The Delhi Sultanate A Political And Military History
憤怒的時代——德里蘇丹國的歷史The Age of Wrath A History of the Delhi Sultanat
卡爾吉的歷史(公元1290-1320年)History Of The Khaljis A.D. 1290-1320
巴基斯坦簡史
高級印度史
印度通史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