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喀什去伊犁,第一次嘗試臥鋪大巴
zh從喀什前往伊犁的伊阿鐵路還未修好,所以這次選擇公路出發(fā)。
來到喀什的汽車客運站,買前往伊犁的臥鋪大巴,上鋪331,下鋪351,下午出發(fā)。
車上可橫向容納3張床位,上車需要脫鞋(鞋要放在塑料袋里)。
環(huán)顧整車,漢族好像就我一個,好在同車有一個老爺爺和幾個小姐姐會漢語。
老爺爺問我來自哪里,結(jié)婚了沒有之類的話題,我告訴他我們那邊一般30左右才結(jié)婚,他們表示很驚訝。
大巴在漫天黃沙中從喀什向著阿克蘇的方向行駛著,新疆的臥鋪大巴第一次坐,感覺有點像往返于大阪和東京之間的夜行巴士,只不過沒有每到一個站點就亮燈罷了。
半夜車在獨庫公路西邊一段路的檢查站停車休整,同車的幾個小姐姐漢語講得很流利,她們也是去伊犁,開心地在車下跳起了舞,年齡大些的嫌車內(nèi)悶熱,下車打撲克或者席地而睡。
次日車繼續(xù)出發(fā),未從獨庫公路走,而是往庫爾勒的方向行駛。中途出了點故障耽擱一會兒。車上的氣味加上狹窄的環(huán)境讓我覺得有些不舒服。
外面就是草原了,這曾是大月氏國、烏孫國所在地,原新疆的首府。比起南疆“下土”的天氣,這里氣候環(huán)境真的很“江南”,但我仍然感覺呼吸不太通暢,同車的幾位小姐姐也說受不了了,等火車線路開通她們就坐火車往返喀什和伊犁。第三天凌晨才到達目的地,渾身上下酸痛酸痛的。
這次從青海入新疆去伊犁的目的之一是為了看望一個多年未見的姐姐。
從這里居民區(qū)打車去機場10元錢,特色小吃——面肺子值得嘗一嘗。
傍晚陪姐姐在伊寧的母親河——伊犁河邊散步,時間過得好快。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