恨子不成龍,恨鐵不成鋼

我不是鹿晗的粉絲,但出于科幻激情緣故,我曾經(jīng)對《上海堡壘》有所期待,但現(xiàn)實是很骨感的,風波之后我?guī)缀醣芏?span id="s0sssss00s" class="color-lblue-01">不談。
我本人也在寫科幻小說,目前在個人公眾號連載,出于同情我還是寫了寫,同時表達對江南的佩服之情。
內(nèi)容不含劇透。
這是我19年在個人平臺寫的一篇長評,借此分享一下我的觀點。
內(nèi)容有過刪改,但觀影前后,我的觀點仍然保持不變。
科幻也是科學幻想。廣義上,科幻分為軟硬兩派。以嚴格技術推演和發(fā)展道路預測,來描寫極其可能實現(xiàn)的新技術新發(fā)明給人類社會帶來影響的科幻作品,稱為硬科幻。情節(jié)和題材集中于哲學、心理學、政治學或社會學等傾向的科幻作品,成為軟科幻。
《上海堡壘》片方的定義是“愛情+科幻+戰(zhàn)爭”,顯然,在擁有最大賣點的“科幻”熱詞面前,片方還是選擇了將“愛情”提前,但在“啟航特輯”里,導演口中卻說電影更加偏向講述“外星人入侵人類抗擊外星人”的故事。江南身為中國作家、小說家、內(nèi)地幻想文學家,注意,是幻想文學家,他筆下的《九州縹緲錄》、《龍族》系列等都是同類作品。
我不指意一位幻想文學家能生產(chǎn)出一篇多好的科幻作品,當然我希望——哪怕他只有一部——它是能讓人看下去的那種,而不是劈頭蓋臉的違和?;孟胛膶W首先失去了科幻一定的嚴謹性,這是為劇情而作出的妥協(xié),無可厚非。江南在他不熟悉的領域完成了《上海堡壘》是一件很不容易的事,但作品仍然脫離不了江南那種專注于描寫人物情感的毛病,以拋棄科幻嚴謹性換取情節(jié)發(fā)展,雖然后來《上海堡壘》被廣大網(wǎng)友調(diào)侃“套了科幻殼的愛情”,但并不至于到“賠了夫人又折兵”的地步。
在特輯里,江南也坦言,自己作為原著作者,為電影制作而對自己的作品做了很多的修改,足見他對于取舍問題的大方。
-
國產(chǎn)特效給我的總體感覺是飽和度過分拉大,特效與周圍環(huán)境無法融入,尤其是對待黑色特效上。參考典型《蒸發(fā)太平洋》??础读骼说厍颉凡幌氯椋娪爱嬅娼o我的感覺是各個畫面分配的飽和度不均勻,做舊的手法太過刻意,新的太新,舊的太舊,但好歹不是上述的刻板又經(jīng)典的“國產(chǎn)”特效。
很不幸的是,后來我發(fā)現(xiàn)《上海堡壘》就是那種畫面飽和度過分的片子,盡管真實場景必須是這樣、盡管我之后也不得不承認他們的外星人沒有“腳滑”和“團影”的五毛特征,卻也總會讓人聯(lián)想到那些五毛的特效。
-
最受詬病的除了特效以外,無非就是演員。鹿晗、舒淇,一開頭陣容就不一般,大家也陸陸續(xù)續(xù)戴上了有色眼鏡,更有甚者越戴越緊。作為一名歌手和演員,鹿晗在他的圈里算是一個比較安分的人,我是這么評價他的:陰柔,在唯一出演過的玄幻動作劇《盜墓筆記》里當過一個油面小生,手臂跟我一樣細,比我?guī)?,比我富…?/p>
那么,鹿晗到底合不合適《上海堡壘》“江洋”這個角色呢?官方給“江洋”設定是:大部分男生的縮影,不高不帥,沒錢貧嘴。心里卻還對女神充滿愛意,企圖癩蛤蟆吃天鵝肉。
這不就正正適合各位眼中的鹿晗他本人嗎。要我們這些廣大宅男站上戰(zhàn)場,喊得不也一樣是奶聲奶氣的嗎。(狗頭)
可能大家對這類片子存在誤解,比如“男主的身材必須是魁梧的,性格必須是鐵血的”那種類《戰(zhàn)狼》《靈籠》式思維。而《上海堡壘》卻用令人百思不得其解的“反行其道”的方法,試圖讓觀眾從一個無論從性格或者體型上都和觀眾意愿截然相反的人身上去體會劇情的氛圍和發(fā)展,難免會受到輿論打擊。看完電影之后我還是想不通,甚至一度頭腦發(fā)熱,懷疑是演員“給了”不情愿的導演“錢”去給自己炒一炒,又或者是導演“給”了“錢”去安撫演員就算尬著也一定要演下去。
-
我也經(jīng)常在電影群里調(diào)侃《上海堡壘》特輯特效不止五毛,小鮮肉和粉絲撐起來的票房最多處在死撐狀態(tài),我更多地還是抱著“恨子不成龍,恨鐵不成鋼”的心態(tài)來看。
-
另外我覺得用“上海堡壘關上了科幻的大門”這樣的話講,雖然某個層面上是切合了,但還是有點令人痛心。
-
上面一部分我查過資料,來自360百科和百度百科。
·
內(nèi)容可能有知識點錯誤的地方,歡迎指出,也歡迎大家理性討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