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王之亂期間,陸遜的后裔為何慘遭殺害,幾乎被滅族?
自東漢末年以來,吳郡地區(qū)有四大家族,分別是顧、陸、朱、張,在三國時期最顯赫的當屬陸氏!孫權將孫策的女兒嫁給了陸遜,還任命陸遜為上大將軍、丞相,總攬軍政大權。陸遜的兒子陸抗也官至大司馬之職。東吳滅亡后,按理說陸遜的后裔應當受到西晉的禮遇,可是誰也沒有想到,他們卻全部慘遭殺害!
陸抗有六個兒子,分別是長子陸晏、次子陸景、三子陸玄、四子陸機、五子陸云、六子陸耽。陸抗死后,六個兒子都成為東吳的將領,其中長子陸晏、次子陸景都在西晉滅吳的戰(zhàn)爭中被殺,三子陸玄的情況不詳,四子陸機、五子陸云、六子陸耽都在八王之亂中慘遭殺害!特別是陸機、陸云之死,更是讓人扼腕嘆息。

303年,成都王司馬穎讓陸機代理后將軍、河北大都督的職務,率領二十多萬大軍討伐長沙王司馬乂。在鹿苑之戰(zhàn)中,陸機被打得大敗,“赴七里澗而死者如積焉,水為之不流”。之后軍中諸將紛紛詆毀陸機,說他打算謀反。司馬穎聞訊大怒,派人將陸機逮捕,然后殺害,與此同時,他的兄弟、兒子也慘遭殺害。
陸機在被殺前,嘆息道:“華亭鶴唳,豈可復聞乎!”陸機被殺并不是因為他打了敗仗,而是因為他遭到了誣陷,那么軍中之人為何要詆毀陸機,導致陸遜后裔慘遭滅門呢?其實原因并不復雜,這主要是因為陸機兄弟來自江東,他們受到重用,引起了中原士族的不滿,甚至與中原的士族結下冤仇。

在晉朝的官員們看來,陸機、陸云都是“亡國之余”,所以對他們存在很深的歧視。早在陸機、陸云兄弟入朝之初,盧志就當年質問他們,“陸遜、陸抗是君何物?”在中國古代,提及對方先人的名諱是非常不禮貌的行為。對此陸機當場懟道:“如卿于盧毓、盧珽”。后來陸機兵敗,盧志就在司馬穎面前進讒言誣陷。
除了盧志這樣的世家子弟外,連宦官、將領都瞧不起陸機。孟玖是司馬穎身邊的宦官,備受信任,他打算安排自己的父親擔任洛陽令,盧志都同意了,可是陸機堅決不許。后來,陸機擔任大都督,但手下的將士根本不聽指揮,孟玖的弟弟孟超還沒交戰(zhàn),就四處劫掠,于是陸機將孟超的部下逮捕。

孟超聞訊大怒,居然率領數(shù)百騎兵直接闖入陸機的大營,將人奪了回來,還公開辱罵陸機,“貉奴,能作督不!”在當時,“貉奴”是中原人對東吳人的蔑稱。從這件事,我們不難看出,陸機雖然統(tǒng)率二十萬大軍,但他根本無法有效地指揮,甚至遭到部將的羞辱后,也無法發(fā)作,這樣怎么能打勝仗呢?
俗話說“強龍不壓地頭蛇”,陸機、陸云頗負盛名,來到洛陽后,被人們稱為“洛陽三俊”??墒撬麄冊跓o形之中就觸犯了中原世家大族的利益。因此這些人千方百計地對陸氏兄弟進行打擊。陸機、陸云沒能及早抽身,還卷入了西晉王朝的紛亂,最終才命喪于此。相比之下,“三俊”之一的顧榮就比較聰明,“一日一夜行三百里”,逃回江東。
參考資料:1.《晉書》;2.《資治通鑒》;3.《三國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