航天疑問:假如在太空出艙時,一不小心飄到了太空,如何救援?
分不同的情況,都有一定概率獲救
就在11月7號晚上,神舟十三號乘組已經完成了他們的首次太空出艙任務,前后耗時6.5小時,標志著我國空間站建設,又成功了一步。

我們看到航天員王亞平和翟志剛出艙,都是穿著我國自主研制的飛天艙外服作業(yè)的。于是很多人有些疑問,那就是假如航天員在太空出艙的時候,一不小心,飄到了太空之中,應該如何自救呢?
這個問題,需要分開來回答:分為有沒有裝備或者宇航服之類的。

1、如果是宇航員身穿艙外服。
這個時候,其實,不需要太著急,還是有一些挽救的辦法的。首先就是需要保持冷靜(如果是航天員,基本素質就不需要擔心了),然后適當調整自己的姿態(tài),雖然失重環(huán)境下不太好處理。

這時航天服的作用就體現(xiàn)出來了。宇航員穿的航天服,都是專門制作的,非常給力。就拿我國的第二代飛天服來說,重量是120公斤,造價大約3000萬人民幣。里面搭載的設備更是現(xiàn)先進無比,比如氧氣瓶、壓力裝置、恒溫系統(tǒng)、生命支持系統(tǒng)等等。
可以保障航天員在太空的環(huán)境下,至少生存4小時!而且還具有防撞擊的功能。

所以一旦遇到這種脫離空間站的情況,有三種解決辦法:
第一就是我們有機械臂,非常的靈活,可以迅速定位抓??;
第二就是其他隊友,可以身穿航天服,帶著繩子來救援;

第三就是實在飄得太遠(畢竟飛船速度7.9公里/秒),那么可以等空間站再飛回來的時候營救(適當變軌之類的);還有就是地面的神舟十四號備用飛船,緊急發(fā)射,前去營救。
2、如果沒有穿宇航服就飄出去了。
這就非常的危險了,因為太空實在是太危險了。

這時候寶貴的救援時間,大約只有2-3分鐘!
因為太空是缺氧的環(huán)境,沒有辦法呼吸,但是這時候千萬不能憋氣!必須正常保持呼吸的節(jié)奏和頻率。為什么呢?因為太空不僅沒有氧氣,也沒有壓力,可是我們人體的呼氣和吸氣,其實是一種保持體內外壓力平衡的辦法,外部一旦失去壓力,而憋氣不讓體內空氣流出,那么就意味著內部必須承受。

這樣,一瞬間人體就會因為壓力失衡,而導致肺部破裂,人體爆體而亡。
當然了,這種時候生存的概率確實很低,因為太空還有強輻射和超低溫。并且也因為沒有壓力而讓人體內除了血液之外的液體(比如汗液、眼淚)沸點降低,一會人體就會開始膨脹。

根據(jù)科學家估計,人在太空環(huán)境,最多只能生存2-3分鐘。
3、本身在太空這種情況,幾乎不太可能存在。
如果沒有身穿艙外服,是不可能主動打開空間站艙門的,因為內外壓力根本不平衡。而穿上航天服之后,還會系上安全繩的,并且我國還有機械臂固定航天員的腳在踏板上。所以脫離空間站飄出去本身就不太可能。

除非是空間站遭受到外部攻擊,導致航天員只能棄空間站而逃。
前幾天航天員們專門進行了這方面的演習,一旦出現(xiàn)極端情況,立刻穿上航天服進入到返回艙。

當然了,這是一種假設,也體現(xiàn)出太空有多危險,航天員們能夠為了航天事業(yè)而勇敢上去,這本身,就值得尊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