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于利維坦18話的個人看法
論C媽如何嘗試讓維吉爾破防:
第一步,從保育院事件談起,通過維吉爾以往失去,殺戮后的反應與保育院事件后的反應對比,表明保育院承載著維吉爾改變都市的希望并引發(fā)維吉爾思考
第二步,待維吉爾自己思考到保育院是否真的能改變都市時,告訴他不行并指出保育院不過是為了洗刷自己的罪孽而生的贖罪券(就是指出維吉爾是自私的)
第三步,強化第二步,呵責維吉爾一切的行為都是為了(被刪除)
以上應該是為了讓維吉爾否定自己,放棄自己堅持的路與目標
第四步,展示自己想要創(chuàng)造的世界(此時維吉爾已經(jīng)想嘗試一下),并展示“試煉”(直接舉經(jīng)受實驗的孩子的例子展示)(或者這場對話本身就是試煉)
第五步,詢問維吉爾在向哪走(前三步的延續(xù))
第六步,自問自答說人向著愛前進,并指出人一切彼此愛的行為,終點都是愛己(即只在乎自己而不關注他人)
? ? ? ? ? ? ?這里維導已經(jīng)有些動搖,畢竟以往的經(jīng)歷,背負了太多的罪孽,目睹了太多的血與淚,自己痛苦,疲憊不堪,卻無法得到任何滿足;相比之下,C的道路,只要注視著自己,只要只愛著自己,就能獲得極大的滿足,就可以不再忍受曾經(jīng)的痛苦,不必再背負著罪孽
經(jīng)過以上幾步,常人已被蠱惑而成為扭曲,但維吉爾意識到這只是片刻的、當下的饕足,若是接受,就會“看不到前路只是萬丈懸崖”,也無法帶來真正的滿足,自己不應如此,而應該將周圍的一切,無論是快樂,抑或是血,是罪孽,都放入眼睛中,并背負它們前行,成功薄紗C媽(
最后,維吉爾做出了自己的覺悟:背負痛苦與渴望前進,為了某一天的勝利
再說說別的吧,C媽提到的“后輩”,明顯是A(
A認為人要靠理性戰(zhàn)斗,要“通過服裝和工具,以最像人的面貌戰(zhàn)斗下去”
就是理性為主,而以情感作為武器戰(zhàn)斗(就是神備)
(這里我想到了在《神曲》中,維吉爾就是象征著理性,引導但丁走出地獄與煉獄)
但C媽認為理性是污染,認為肉體要與心靈融合,將真實的情感展露
然后是維吉爾的神備外觀
頭戴長著月桂葉的荊棘之冠,象征維吉爾背負的,以及將要背負的罪孽
身披血色的破碎披風,腳下鮮血凝成的地毯,象征著前方的血路
(右肩上其實還有玫紅色的肩甲)
整體還是挺帥的,就是維吉爾的姿勢讓它變得有點。。。奇怪
(雖然這個姿勢應該是象征著維吉爾當時的內心,寧愿獨自墜入地獄也要將天堂獻給世人而背負痛苦)

可惡啊,兩周一更根本不夠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