退而反思
? ? ? ?早晨,陽光溫暖、和煦,穿透窗戶帶著夾角灑到邊桌,拖著暗且長的尾巴,行走數(shù)公分,最后投射在地板上;長期日曬,靠窗處已些許微黃,自然紋路越發(fā)清晰可見,還有來回摩擦的痕跡。我們臨窗相對而坐,舒適安寧的氛圍,把環(huán)繞四周的空氣渲染的微微有些困意,身體完全塌落在扶手椅內,后背緊緊貼著椅背,精神隨著暖流漸漸融化渙散開來。談話內容搖擺飄浮,忽東忽西;從天氣到午餐,也聊到了近況。愜意、悠哉,也許當下環(huán)境與過往歲月對比強烈,或許氣氛到位,有感而發(fā),勾起了回憶,讓他興趣盎然地說起過往經歷;以前迷茫、跳躍,高傲的靈魂和思想不知該往何處安放,似乎整個地球無法找到一個與之匹配的圣潔的地方;對未來也恐慌,曾在不同國家和地區(qū)生活多年;歲月長河里,歷經雨打風霜,漸漸學會接受和妥協(xié),不再浮躁彷徨。發(fā)現(xiàn)和認可自己后,才懂得生活的可貴和挑起該有的擔當。停頓片刻,他問我怎么看生命事業(yè),我的生命事業(yè)是什么。
? ? ? ?生命事業(yè),從未認真思考過的話題,應該是夢想工作樂于奮斗終身樂此不疲。我把所有能量匯集大腦,努力思索,緩緩說道:“以前總羨慕他人目標明確,找不到方向等于沒有存在感;跟朋友聊起,又不知該把自己歸向哪一類,教師?軍人?作家?唯一可以選擇的好像只有工人或其他。大眾觀念,工廠上班的稱為工人,無奈只能滑向其他;每想到此,倍感失落。后來就鼓勵自己,告訴自己一定有的,暫時沒發(fā)現(xiàn)罷了。我開始找啊,急迫的苦苦尋找,毫無進展,當時意識不到這不是一時半載的事,即使身邊人相勸,全當耳旁風,油鹽不進。后來,終于有一絲眉目了,已足夠讓人興奮、激動,抑制不住內心的狂喜,躍躍欲試。慢慢冷靜下來,轉念一想,便開始猶豫了;反問自己,確定可以為此奮斗終身嗎?未來道路上,是否有十分的執(zhí)著、堅強和毅力忠誠并緊緊黏附當初的選擇?;叵肷械娜魏问?,自有定數(shù),自有因由,自有存在的道理。事物有多面,不止一種選擇,每個人只能擇其一,不同選擇放在一起,才構成了多樣性。權衡再三,我選擇了普遍保守的一條路,繼續(xù)手頭工作,做一行愛一行,遵守基本的工作道德。當切換到生活模式時,拾起興趣所在,全當業(yè)余愛好來培養(yǎng)。沒有誰規(guī)定生活必須怎樣。放松、輕快的環(huán)境,把自己浸入其中,盡情享受,何嘗不是一件快事。假設把興趣化為賴以為生的工具,時有掣肘,頂著環(huán)境和生活因素的壓力,難以百分百達到預期的幸福高度;所以,因地制宜,本著活在當下的精神信條,選擇了興趣的另一面;也許,隨著歲月流逝,斗轉星移,已經學會也足以冷靜足以坦然的與生活和工作的積極、消極面共存;而不像當初二者劍拔弩張,勢不兩立。”
? ? ? ?有時,學會與生活的遺憾和不完美和平相處,也是生活的藝術。
? ? ? ?這不是孰是孰非的命題,朋友之間各抒己見,暢所欲言,兩人時而不忘互夸:這樣看來,我們都有積極樂觀的心態(tài),想一點一滴地變得更好,也熱血了一把。兩人相視哈哈大笑。其實,生命事業(yè),何嘗不是’成功者’標榜自己的代號,又被大眾視角數(shù)倍放大了,把它當作往前走的動力,本身是件好事,也要結合實際,量力而行。做好平凡工作,也是成功,把你認為不喜歡的工作做成可以為之一直拼搏奮斗的愛好,就是最好的事業(yè)。